他曾是朱元璋的孙子,不料被亲叔夺权,被迫去了四面山

在重庆的四面山上,有一个王姓大家族,他们的祖辈并不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 也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来这里的,他们很富有,清朝的时候出了不少大官,晚清更是做起了生意,成为了当地首富,他们独自居住在一个叫会龙庄的古老庄园里,如今的王姓后人,各有所成,富甲一方,仅仅是这座会龙庄,就值一座金矿。

他曾是朱元璋的孙子,不料被亲叔夺权,被迫去了四面山

会龙庄不但名字霸气,里边的建筑也是相当的宏伟,装饰也很是奢华,光是庄园里的柱子,都要比故宫的大上好几圈。据重庆的地方志记载,这座庄园的主人名叫王财美,他在清朝初期来的这里,建了这座庄园。但是王氏族人却说,这座会龙庄不是他们祖先所建,而是清朝大官和珅的秘密府邸,王氏祖辈当年做过和珅的贴身侍卫,后来和珅因贪污受贿被抄家,这座宅院并没有被朝廷发现,王氏便成了这座庄园的主人。

他曾是朱元璋的孙子,不料被亲叔夺权,被迫去了四面山

重庆师范大学的长黄中模教授,却不这样认为,当他知道会龙庄的事情之后,非常感兴趣,花了大量精力对它进行研究,他查阅了很多文献,甚至还专门跑去北京,对故宫里的柱子经行测量,最后得出结论,这会龙庄根本不是清朝时期的建筑,根据清朝当时的一些规定,如果民间有人用皇家专用的元素,来做建筑,是会被杀头的,而且会龙庄的柱子根本,并不是像大家口中所说的那样,比清朝皇宫里的柱子还要粗。

他曾是朱元璋的孙子,不料被亲叔夺权,被迫去了四面山

这个结论一出,王家人也糊涂了,一个是从祖上流传下来的家族历史,一个是专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他们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真的,黄中模教授大胆猜测,这会龙庄可能是明朝所建,对会龙庄的建筑规格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又去南京的明朝遗址进行了实地考核,经过对比,得出结论,这里果真是明朝初期的皇家建筑,王氏祖先很可能就是建文帝,当年朱建文被叔叔朱棣夺了皇位之后,一直下落不明,还流传出很多的故事。

他曾是朱元璋的孙子,不料被亲叔夺权,被迫去了四面山

有史料记载,建文帝四年,公元1403,谷王木惠和李景隆叛,燕王朱棣夺了皇城,攻入京城后,城中起了大火,当时混乱不堪,皇帝朱建文也失去了踪影,当时有人猜测,他可能是通过地道逃了出来。正统五年,公元1441,也就是建文帝失踪后的38年,有一个和尚从云南到广西,自称是建文帝,思恩县知府岑瑛得知此事之后,派人传唤他,原来此人本名杨行祥,钧州人士,当时已经九十多岁了,得知他假冒朱建文之后,岑瑛很生气,将他收押进了大牢,过了四个月,他死在了狱中。同行的十二人,全部都是辽宁人士,根本不是来自云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都曾有传闻说建文帝出现过。民间还有传闻说,建文帝丢到帝位之后,装扮成僧人逃到西南边陲,在深山密林中修建了皇宫,做了民间皇帝。

他曾是朱元璋的孙子,不料被亲叔夺权,被迫去了四面山

这群王姓后人,可能并不是和珅的贴身侍卫的后人,而更有可能是建文帝的后代。建文帝从地道出逃之后,南下到了重庆,在这里修建了豪华的庄园,,隐居了下来,却不敢再用自己的名字,退而求其次,改成了王,黄中模教授这样的说法,似乎更加符合情理,诸位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