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全球爆發,養老資源的匱乏,對老年人的照料及自身健康都產生了巨大挑戰。


疫情的衝擊使得人們對“健康”的渴望愈發強烈。中國老齡化的飛速進程,在後疫情時期如何做好老年人照料及居住環境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理想的居住方式對於任何人的生活質量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以現狀來說,老年人的住所實際上就是其大部分活動的中心,因此老年人住宅居室設計是關注老年人健康與安全的大問題。


結合以往經驗,我們將從養老空間的尺寸、色調光環境、通風條件、無障礙設計及安全性,四個方面展開討論。


1.空間尺寸——滿足功能活動需求


為了能夠很好地滿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以臥室成為其居住空間的核心,儘量為老年人的臥室營造溫暖而舒適的生活氛圍。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 臥室平面佈局尺度關係

為了方便輪椅通過,床與電視櫃之間的距離需要保證大於800mm(0.8m),推算室內開間淨尺寸保持3300mm(3.3M)以上,進深尺寸,如果是單人床,保持3600mm以上,雙人床4200mm以上。


如果空間夠大,可以考慮設置保姆間。進臥室門位置應避免狹窄的拐角,方便擔架進出。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老年人活動不便,大部分時間可能都呆在臥室,臥室除了傢俱、床,櫃子外,還需要具備書房、興趣愛好等其他的功能活動空間,因此可以考慮把活動空間靠近窗的位置佈置,方便老人曬太陽,同時觀賞風景。


當臥室空間帶有陽臺或飄窗時,可以把其改造為活動空間,結合設計擴大窗前空間,以便形成完整的活動區域。活動空間也可以設在臥室入口處,以方便輪椅就近轉圈。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2.室內色調光環境——兼具美學與情感需求


2.1 室內照明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正常整個房間的照明,老齡人需亮度50-250lx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閱讀的照明,老年人需亮度600~1500lx(年輕人的兩倍左右)。


隨著年齡的增長,視力會逐漸一點一點地減弱。因此,年輕人覺得合適的光亮,對於老人是覺得暗的,相比於年輕人,更需要增強照明的亮度。


例如,看報紙,或者寫作的時候,可以多使用輔助照明,如支架等來為老年人提供良好照明。

2.2 色彩搭配

顏色不僅能提升空間效果,還能改變人的心情和生理狀況,從顏色的角度創造空間。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根據顏色的不同,房間的感官和心情得以變化。運用這些用途,優化色彩組合,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顏色效果,來創造老人舒適的住宅環境。整體空間的色調搭配,燈光控制來提升空間溫度感。


3.宜居條件創造——採光通風


冬天,南面陽光充足,床的位置可以選擇靠近點窗來佈置,夏季,陽光強烈,床的位置應避免直射。靈活的傢俱擺放,以求不同時節達到更佳的舒適性。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採光、通風要滿足要求,通過臥室門及窗開啟,形成空氣對流。避免形成通風死角。合理選擇朝向,老人畏冷喜陽,臥室應選擇佈置在南向,使光線能儘量照射在床上。


老人午休或生病臥床時,可以享受陽光,同時也有利於衛生消毒。同時應注意防止空調室外機位置離老人床頭過近。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4.無障礙設計——體貼的人性化關懷


老年人運動系統退化,如肢體、肌肉、骨骼的能力衰減是其行為改變的主要特徵。住宅空間內廚房,衛生間等有水房間都具有潛在的危險性。


供老年人自行操作和輪椅進出方便的廚房,使用面積不宜小於6㎡。而供坐輪椅老人的廚房更應注意:廚房形狀以開敞式為佳。


櫥櫃設計時應注意操作檯的連續性;為了方便輪椅使用者靠近檯面操作,櫥櫃檯面下方應部分留空。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 廚房與衛生間無障礙使用示意

4.1 廚房無障礙


根據老人身高,重新定義廚房高度:市面上普遍認可的櫃檯合適高度為[身高/2+5~10cm]。假如檯面低了容易增加彎腰時的負荷,檯面高了一直站著烹飪容易產生肩膀疲憊的痛苦和感受。


建議採用可以坐下來的廚房設計。如為高齡或腿腳不便老人,操作檯根據使用者腿部情況高度+18cm=約73~85釐米左右。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4.2 洗手間無障礙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臺盆及水龍頭設計則需要尺寸:

A. 水龍頭把手容易接觸的深度約30cm左右

B. 接觸到水流的深度約30cm左右(出水向外傾斜)

C. 手插入的容納空間需水龍頭吐水高度在10cm以上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老人站立時,80cm是洗漱臺的舒適高度,可以減少腰部的負擔,以及水不容易流向肘部而滴落,深度空間上需要達到60cm,這樣的空間站或者坐都恰好了。

老人手撐著的力氣需要支撐整個身體,而由順手處的扶手拉的過程則省力許多,所以扶手的位置應設定在離馬桶15~30mm的牆壁上。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傳統馬桶較低,老人站立起較費力,所以可以用輔高坐墊來增加5cm馬桶的高度!另外馬桶兩側的把手使得老人如廁時有支力點。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 電動馬桶坐墊


廁紙的位置同樣重要。廁紙如果離身體太近,則需要身體扭轉向一側;廁紙如果離身體太遠


4.3 浴室無障礙

直接進入浴室時,門寬需75cm以上;當進入需迂迴時,門開尺寸至少80cm以上(洗浴過道容身處亦大於80cm);進入浴室路上應沒有障礙。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進入處需有可直接抓取的扶手(否則不用開門,改成移門較好)。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淋浴空間寬度至少設定在80cm以上,這樣才能容納輪椅或者淋浴椅時的空間;當老人需要照護者從後面幫忙洗浴的時候,所需寬度需控制在1米以上,深度需在1.6米以上。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傳統的浴缸有常見的深度大約60-65釐米。如果在固定的地面上,進入浴缸有很高的橫跨高度。隨著年齡的增加,很容易打破身體的平衡,久坐也易趨於疲軟。


當進出抬起腳達到腰高,則老人會增加跌倒的風險。從地面到浴缸邊緣的高度為350~450mm是最容易出入的,浴缸的深度約500毫米左右。


為浴缸內外安置防滑墊,老人不注意地移動,容易滑倒、或摔倒。入浴扶手、淋浴坐椅、以及浴缸內防滑小凳也是必不可少的(避免老齡人坐下去難起身)。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4.4 開關插座安全

一般家庭裡開關的高度是120釐米,但對於老齡人是感覺高了的。可以將高度稍微降低到90~100釐米左右,避免電器線出現在地上(容易絆倒)、插座的漏電保護等等。

後疫情時代:聊聊那些曾經被忽視的養老空間設計要點


結 語


放眼未來,在疫情結束之後,社會對老年人群體的健康問題和生活品質會更加關注,預計剛需養老客戶量會增加。


潛在的居家養老需求部分會轉向機構養老,對於專業的養老機構來講,是機遇,專業化的養老機構會更加會受到市場的青睞。


而專業化的康養機構,離不開對醫療流程工藝的精通及對老年人照護關懷的瞭解,市面上大多的康養項目,最終並不能達到真正體現醫療技能的專業和康養的價值。


專業的康養諮詢策劃及設計規劃的密切結合及無縫對接,能減少項目落地的誤差,最大化表現康養功能的專業度,保證項目完整的價值體現,使機構能真正高效,有效,專業化的提供康養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