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基因突變,群體免疫行不通。

4月10日下午,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邀請鍾南山院士與韓國防疫專家在線交流,鍾南山就何時復學、何時能動、全球疫情走勢等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視頻連線當中,鍾南山表示,全球疫情走向取決於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疾病本身的規律。現在這個疾病的基因突變已經非常適應在人體內生存,所以它傳播的力度比較大,而且比起流感它有高達20倍以上的死亡率,這個問題確實比較值得重視。走勢就是它的變異規律、發展規律。一般的呼吸系統疾病到了夏天會降低一些,這是疾病本身的規律。

新冠病毒基因突變,群體免疫行不通。

終南山:新冠病毒基因突變,群體免疫行不通。

鍾南山還指出,無症狀感染者不是憑空來的,主要是來自兩種人群:一個是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另一個是來自比較明顯的疫區的人員。這些無症狀感染者已帶有病毒,大部分有傳染性,在發病後五天左右傳染性最強。新冠病毒的感染性比SARS、MERS、季節性流感高得多,能高百分之三甚至三點幾左右。

另外更重要的是兩個干預,一個是疾病的干預,它跟流感不一樣,流感的病死率一般來說只有百分之零點幾,歐洲一些國家達到了10%,病死率比較高,就應該考慮迅速發展疫苗。疫苗是人為的、能夠接種免疫的辦法,“群體免疫”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付出的代價和犧牲太大。

現在美國以每天2萬人的速度在增加,我們都很擔心。地球上的200多個國家,缺哪一個都不行。任何一個國家大暴發,全世界都不可能安寧,也不可能控制。所以需要政府共同行動。目前關鍵的問題還是遏制與減少感染。經過大暴發的打擊以後,大家共同努力,更好的講究衛生,平時工作更加註意距離,以及大家更好的研究疫苗,這樣才有可能真正控制新冠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