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溪流終成河——記玉鬆汝瓷第二代掌門李曉涓

她出生於汝瓷世家,對汝瓷有著滿腔摯愛。幾十年來,她嘔心瀝血,致力於汝瓷的傳承和創新。她就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汝瓷燒製技藝傳承人李曉涓。

“我有一個好師傅。”李曉涓笑著說,她的成功絕非偶然。她的婆婆孟玉松,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汝瓷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從藝40多年來,孟玉松把畢生精力都奉獻在汝瓷研究上。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師傅”指引,加上自身對汝瓷的極高悟性,李曉涓經過多年潛心學習與磨練,逐步熟悉了汝瓷釉用原料、坯用原料、模具製作、燒製等整個汝瓷的現代原料加工工藝流程。

涓涓溪流終成河——記玉松汝瓷第二代掌門李曉涓

“汝瓷必須走發展的路子,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在傳統文化上挖掘,在造型上積極領跑,把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移植到汝瓷上來。”多年來,李曉涓廣泛深入地學習古陶瓷文獻,並博採眾長,在秉承汝瓷“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蟹爪紋、芝麻支釘釉滿足”傳統特徵的同時,大膽創新。她研發出的汝瓷茶(酒)具、汝瓷茶罐、汝瓷首飾等新產品一經問世,便受到市場的追捧。同時,李曉涓在汝瓷的外觀造型設計上很下功夫,做出了許多令人驚豔的創新——作品“國色天香瓶”採用傳統手工拉坯和捏塑工藝相結合的方法,瓶身飾以國花牡丹,雍容華貴、釉層勻淨、光亮瑩潤,寓意繁榮昌盛,富貴平安,幸福吉祥;“疏影缽”最負盛名,“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勾勒了迷人意境,三朵凸起的梅花寓意幸福、平安、和諧,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有夢想就有追求,有追求就能創造奇蹟。為了檢驗自己的真實能力,生產出更好的汝瓷產品,李曉涓在繼承傳統陳列瓷的同時,還創作出了一大批有代表性、有個性的作品,並取得了令人仰慕的成績:“虎枕”被英國珍寶博物館收藏,“捧盒”榮獲第十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展百花杯銀獎,“疏影缽”被外交部定為外交活動國禮……

涓涓溪流終成河——記玉松汝瓷第二代掌門李曉涓

為製作出更多個性鮮明的汝瓷茶具,2011年10月,李曉涓專程到素有“瓷都”之稱的江西景德鎮求教取經,觀摩學習。回來後,經過近5個月的反覆試驗,在做壞了1000多把茶壺之後,她終於大功告成獨創出了“中國青”汝窯系列茶具——沿用汝窯傳統支釘支燒工藝,精雕細琢成器,壺蓋密封嚴密,旋轉起來聲音細膩,壺口出水流暢。更為奇妙的是,裝滿水後按住壺蓋上排氣孔翻轉茶壺,壺中竟然滴水不漏,堪稱一絕。

婆婆孟玉松因病住院期間,是李曉涓最難熬的日子。由於流動資金出現了問題,當她決定貸款40萬元做週轉資金時,就頂著種種壓力。是丈夫的話語鼓勵了她:“錢是用來辦廠的,你貸了款由我來還,咱就是賠光了,也不讓你因為這些錢受絲毫委屈。”正是在丈夫的鼎力支持下,李曉涓終於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涓涓溪流終成河——記玉松汝瓷第二代掌門李曉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汝瓷品類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如何提高日用瓷品質,使其更生態、環保,成為發展汝瓷文化的新課題。”李曉涓說,精心挑選高品質的天然礦物,加入合適比例的瑪瑙,採用特殊工藝製成汝瓷生態瓷,將是今後一個時期她的主要研究方向。

“用這種瓷製成的酒杯飲酒,輕聞淡香,入口綿爽,回味悠長。”李曉涓說,由於這種汝瓷酒具採用的特殊工藝可以形成多晶體的陶瓷結構,透氣性、吸附性大幅提高,對改善酒的口感有著奇特的功效,這一汝瓷產品問世後,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

涓涓溪流終成河——記玉松汝瓷第二代掌門李曉涓

2018年7月,李曉涓歷時兩年多研發的汝瓷生態瓷泥,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證書。同年12月,她研發的“汝瓷膚色專用瓷泥及燒製方法”,再獲國家專利,為汝瓷增加了一項新的裝飾手法,也使汝瓷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

近年來,李曉涓還申領了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20多種,她的作品也先後榮獲了國際和國家級大獎40多次。

涓涓溪流終成河。李曉涓靠著自己的智慧和永不言敗的秉性,一躍成為汝瓷界的“璀璨新星”,也闖出了一片汝瓷的新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