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記憶中的瓊瑤阿姨,竟然已經82歲。
一個月前,她在社交平臺宣佈“小別”,言語之間彷彿剛剛“退休”。
從2017年開始,她經歷了太多負面的事,生離死別,抹黑,謊言,顛倒是非,無處不在。
為此,她一直在努力對抗,努力活著。
而今事情結束,她決定關閉留言板,離開社交媒體,在有限的歲月裡,尋找生命中最後的樂園。
筆調一如既往,盡顯瓊瑤女郎的弱柳扶風。
不過,這封長信洋洋灑灑,寫到過往經歷時,又以一個鬥士的筆鋒,對自己做了肯定。
瓊瑤說,她曾經,拼命地,日以繼夜地,嘔心瀝血地寫。
後來作品出版,歷盡歲月,變得不流行時,她以一己之力,復活了被消滅的65部作品,期間還完成了80萬字的《梅花英雄夢》。
像一個征服者,捍衛著自己的王國。
在如今這個時代,說起瓊瑤,多數人會想起什麼?
想起瓊瑤劇的三觀不正,想起瓊瑤女郎以弱為強的作風,想起瓊瑤小三上位的崩壞的價值觀。
但瓊瑤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今天她82歲了,趁此機會,好好聊聊。
01
瓊瑤本名陳喆,是戰爭年月出生的人,底下還有個雙胞胎的弟弟。
當時,接產醫生對瓊瑤的母親說,女孩子弱,保男孩,存活率要大些。
母親沒有同意,於是作為早產兒的瓊瑤,一出生就進了保溫箱。
上世紀30年代的保溫箱,質量無法與現在比,瓊瑤卻活了下來,還有了幾個弟弟妹妹。
戰火愈演愈烈,家家顛沛流離,瓊瑤跟著父母,拉扯著弟妹,一路從重慶逃到桂林,又回到了四川。
期間坐船屢次掉進水裡,走到半路,還和弟弟妹妹走丟了,又與霍亂擦肩而過,她多少次想要放棄又堅持了下去。
這些戰爭年月的故事,被瓊瑤用整整30章的長度,詳細記錄在1989年出版的自傳《我的故事》。
1949年,受到大伯資助,一家人才算是在臺灣安定下來。
不過,安穩對於瓊瑤來說,來得太快了,前十年都在戰火紛飛中度過,現在卻要坐在教室裡讀書寫字,歲月靜好。
她的學習跟不上,痛苦極了,內心有一大堆生命力要釋放。
瓊瑤同班同學寫的回憶錄裡提到:
“她(瓊瑤)對父母戀愛的細節如數家珍,警如個子矮小第一排的母親如何把情書揉搓成小丸子,等父親捧書講解到她桌前,用力一彈,正好落在他攤開的書本中。”
有了父母親的花好月圓,瓊瑤自己的師生戀就談得更明目張膽,如火如荼。
她最得心應手的是寫作,於是她來宿舍找這位老師請教,還拿已經開始動筆的《窗外》給老師看。
經常是她寫一段,老師就改一段。
但除寫作外,瓊瑤的成績依然不好,更讓她苦澀的是,長大的弟弟妹妹都成了成績拔尖的驕子。
有一次,她攥著只有20分的數學考卷回家,看見小妹妹正坐在玄關抱頭大哭,父母圍在身邊正安慰她。
瓊瑤驚慌失措,問母親怎麼了。母親說,妹妹沒拿一百分。
這句話有如五雷轟頂,當晚她就吞了安眠藥,一星期後才在醫院醒來。
她形容那感覺像是“重生”。
可對待戀愛,瓊瑤似乎早已開啟了第二段人生。
她可以將自己包裹在粉紅泡泡裡,不再理會現實的挫敗。
她寫日記,將對老師的熱忱全記在了日記裡。
哪知沒過多久,日記就被母親發現了。
自殺搞得家裡筋疲力盡,高考又失敗了,母親直接拿著日記,去了法院,又去了教育部。
東窗事發,老師被學校解僱,在窮困和酗酒中死去。
瓊瑤雖也受了打擊,但沒有淪陷下去。她再也不理會學業,專心埋頭寫作。
02
瓊瑤說,是“愛捉弄了她,也是愛成就了她 ”。
但在愛之前,是寫作讓她遇見了她的第一任丈夫。
在媽媽給她安排的眾多結婚對象之中,她看中了畢業於臺大外文系的馬森慶。
馬森慶是個文學青年,一窮二白,文學倒是張口就來。
這段婚姻開頭就曲折,結了婚,瓊瑤臨盆時,馬森慶收到公司調派,去外國工作一年。
1961年的國外,簡直是沙漠中的金子會發光,人人都祝賀他好運。
瓊瑤能怎麼辦?她只好搬回家,靠孃家人照顧。
馬森慶登上飛機的第二天,瓊瑤動了胎氣,在醫院掙扎36小時,生下了孩子。
在家裡,孩子要買奶粉,買衣裳,買營養品;在外面,馬森慶沒錢了,也找瓊瑤要。
對瓊瑤來說,唯一還能掙錢的路子,只有寫作。
在馬森慶遊蕩國外的那一年裡,只要孩子熟睡,她就飛奔回書房埋頭苦幹。
終於,《情人谷》被《皇冠》雜誌選中並發表了。
這是瓊瑤第一次給雜誌投稿,拿到錢,她也沒多想,換了美金就給馬森慶寄去。
一年後,瓊瑤盼來了她期望已久的驚喜:馬森慶從國外回來了。
國外的經歷顯然給了他壓力,他更專注於寫作了。
在高雄那間上下兩層的屋子裡,他和瓊瑤兩人,通常是一個在樓上寫,一個在樓下寫。
差距很快就出來了。
馬森慶寫不出滿意的作品,倒是瓊瑤,中短篇小說接連不斷在《皇冠》發表。
一天,皇冠雜誌社的社長平鑫濤給瓊瑤寄了封信,問她是否可以寫一篇長稿,這成了壓倒馬森慶自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天他就發了瘋,陰陽怪氣,指責她的寫作都是雕蟲小技,一輩子不會有大出息。
漸漸地,不回家成了習慣,賭博、撒謊,這些壞習慣也跟著來了。
瓊瑤一個人在家裡,提心吊膽,想著他是不是出車禍了,是不是醉酒掉溝子裡了。
馬森慶荒廢寫作的年月,正是瓊瑤突飛猛進的時候。
此時此刻的她已經有了三個可以穩定發稿的地方,第一部長篇小說《窗外》的初稿也完成了。
瓊瑤常驚訝於自己的毅力,不管經多少事,流多少淚,她都能寫完她的小說。
爭吵的婚姻或許還有救,認輸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果然,《窗外》發表後,馬森慶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大罵瓊瑤。
不過,瓊瑤的人生才剛開始。
在雜誌發表兩個月後,《窗外》發行了單行本,第三版再版時,社長平鑫濤來信了。
“在忙什麼呢?難道沒有新作問世,不準備‘乘勝追擊’嗎?”
03
皇冠出版社成立於1954年,《窗外》發表之前,一直都業績平平。
作為社長,平鑫濤經常要靠給《聯合報》副刊做主編才能支撐下去。
瓊瑤的來臨,無疑給了平鑫濤一次打翻身戰的機會。
《窗外》的問世,似乎無形之中將《皇冠》雜誌和瓊瑤捆綁在了一起。
《皇冠》簽約了14個作家,瓊瑤是最賺錢的,以至於經營慘淡的《皇冠》因為有了她,一夜之間成了業界龍頭。
就連社長平鑫濤家裡都煥然一新,大房子,小汽車全都安排上了。
一顆搖錢樹,任何人遇到了都不會輕易放走,平鑫濤也是一樣。
兩人第一次見面後,平鑫濤就託人送了她一臺電唱機;
《窗外》大獲全勝的宣傳期間,他還邀請瓊瑤到家裡來吃飯。
妻子林婉珍像招待其他作家一樣炒了一桌子菜,帶著三個孩子一起,和瓊瑤相談甚歡。
之後瓊瑤為了方便寫作,果斷帶著孩子搬到了臺北。
瓊瑤形容自己的寫作,不像是其他理想主義的作家要躲躲閃閃,她是滿足、快樂,甚至陶醉的。
說起發稿的地方,她也會自豪地說,因為自己每篇稿子都會被收錄,已經成了她寫作的小園地。
幸運的是,平鑫濤比瓊瑤自己還要重視瓊瑤作品。
小說的銷量越來越好,連載時,只要上一期剛好是小說大結局,下一期一定賣得很慘。
所以他總是催著瓊瑤寫,瓊瑤在寫作間隙去逛街,去見朋友,去喝咖啡,他都不滿意。
這樣的工作態度,瓊瑤是很滿意的。
那時,瓊瑤還沒有離婚,平鑫濤對她怎樣好,妻子林婉珍這邊也只當是利益交涉,互相利用。
一次,女兒去瓊瑤家玩,回來說,爸爸問瓊瑤,喜歡冬天還是夏天?瓊瑤說,冬天的時候,我喜歡夏天;夏天的時候,我喜歡冬天。
林婉珍心裡驟起波瀾。
可是,雜誌社與最能賺錢的作家合作,不是一天兩天就完事了的。
有了平鑫濤的助力,瓊瑤不光靠寫作過活,還開拓了龐大的瓊瑤劇產業。
從60年代到90年代,共有13部電視劇、25部電影出自兩人的手筆。
無數大明星從他們這裡發跡,每部作品只要一轉手就是兩三千萬的收入。
不光他們倆黏在一起,許多大明星也跟他們有了千絲萬縷的關係。
皇冠出版社原本是平鑫濤與林婉珍一起創辦,開社時的第一筆錢還是林婉珍出的。
瓊瑤來了之後,出版社的運作、作品風格全都改頭換面,處處散發著瓊瑤式的作風。
作為《皇冠》的作者,瓊瑤調整了她的生活方式,一切為寫作服務,飲食清淡,甚少外食,以保證大腦的清晰。
她兢兢業業地寫,收入再多,也一個字都不抄。
同樣是寫作,上一段婚姻毀了,而在平鑫濤這裡,卻是心意相通,你儂我儂。
瓊瑤的選擇顯而易見。
04
瓊瑤在小說、電視劇裡創造了許多小女人,但她自己卻是脆弱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強悍的心。
她喜歡寫作,就十年如一日鑽研一種風格,最終這種風格以“瓊瑤”為名,傲世群雄。
她喜歡戀愛,但她不輕浮,她從第一段婚姻開始,就是衝著和人白頭偕老去的。
與平鑫濤重組家庭,最後相伴到死的結局,也證明了這一點。
瓊瑤天真爛漫,做事務實,在業界是出了名的可信。
當年張愛玲落魄卻選擇與稿費不多的《皇冠》永久合作,就是因為在瓊瑤和平鑫濤這裡,利益永遠能得到保障。
“每半年三千美金,只多不會少。”
而對平鑫濤來說,能與這樣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女人在一起,林婉珍的傾心付出就顯得暗淡了許多。
就連她不辭辛勞坐50分鐘的車只為送去他最愛吃的徽菜醃篤鮮,都成了無用。
2019年5月23日,平鑫濤去世,林婉珍出版《往事浮光》,瓊瑤“小三劣跡”又被拖到線上,鞭撻一番。
瓊瑤在社交賬號上,嘩嘩寫了許多“對不起”之後,兩次提及書的版權都賣給平鑫濤了。
這就是在暗暗提醒平家人,沒有我,你們沒有今天的好日子。
這樣厲害的女人,一個人也能戰鬥到底。
2014年,於正新劇《宮鎖連城》首播,瓊瑤發現多處場景類似自己20多年前的創作《梅花烙》。
兒媳何琇瓊飛往內地商量未果後,瓊瑤決定起訴於正抄襲。
版權官司最難打,瓊瑤一邊在微博上哭訴,一邊聚集許多被抄襲的作家,打贏了官司。
如今瓊瑤女郎已成紀念品,倒是瓊瑤本人,總有新的觀眾,等著看她的老劇新改,等著她新一波的狗血升溫。
說到底,瓊瑤是幸運的,她清醒,理智,堅強,她才是最佳的“瓊女郎”典範。
很多事,她不是不懂得,而是更知道如何融合資源,享受成功,享受生活而已。
無論往事如何,都是上一代人的恩怨。
而瓊瑤之於我們,或許也是最奇妙的,她滋養了我們對於情感的豐富體驗。
希望她此後的人生,真的如她所願,可以輕鬆一點,自在一點。
在有限的歲月裡,尋找到生命最後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