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總是把最壞的情緒給了最親近的人?成為壞脾氣的垃圾桶

為何我們總是把最壞的情緒給了最親近的人?成為壞脾氣的垃圾桶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工作中所面對委屈和壓力,依然要強打精神微笑面對;但一旦回到家中,父母關切的言辭,反而讓你暴跳如雷,對他們毫不掩飾的說出你不該說的話,面對訕訕而退的父母,內心雖然愧疚,卻不想說出口?

當你工作中不如意,第一時間你找誰傾述?如果你的生活不如意,誰將成為你洩氣的垃圾桶?敘說的應當是你最可信的朋友,讓你發臭脾氣的是唇齒相依的家人。

為什麼,人,總會把最差的一面呈現給家人,把最好的一面留給別人?原因在於,親人永遠是你溫馨的港灣;而別人因為事關生存。

為何我們總是把最壞的情緒給了最親近的人?成為壞脾氣的垃圾桶

一:家永遠是一個人最堅固的堡壘

家,是唯一讓你不設防的地方。在家中,你可以放任無需掩飾真性情,一言一行,率性而出。面對父母,你總是把自己的需求告訴他們,把心中的想法毫不掩飾的告訴他們。

父母作為生活的經歷者,面對你的生活做出他們睿智的分析和判斷,支持你鼓勵你安慰你。而人性總是這樣,面對最親近的人的關懷,絲毫不會認為這是應該心存感激的,而是自然應該得到的。

當離開父母的身邊,無論你走多遠,總是走不出他們對自己的牽掛;無論你事業有成還是流離失所,他們總是毫不猶豫的站在你的身邊;但這種思念與關懷,受之坦然,更甚者,不順心時就暴跳如雷,對著電話的那頭大發雷霆,短暫沉寂的話筒裡,傳來一聲,“孩子,你要照顧好自己。”這個時候,你可為此感到內疚?

而生活的眼光在於一個人價值的體現,也就是你在生活中物質的生活水平;我們不得不面對,你騰達時來賓四座,你落魄時四鄰不應;但,你身後的父母,何曾嫌棄過你的一無所有?你的彷徨掙扎,看在眼裡痛在父母的心裡。

為何我們總是把最壞的情緒給了最親近的人?成為壞脾氣的垃圾桶

二:孩子是父母希望的延續。

作為父母而言,總會把自己曾經未完成的事業或夢想,寄予在子女身上,希望他們來完成自己的曾經的夢想。

當你揚帆出發,他們的目光飽含著對你的期盼和關注,只是希望在你前行的路上,一帆風順。他們會時不時的問你過得怎麼樣,問你身在異地是否適應,問你吃得飽不飽,而對於工作,或許插不上嘴,但也會插上幾句,同事之間要處理好關係,要學會控制性格,而不能在家一樣,依著自己的性子做事。

熟悉的聲音裡充滿關切,但對你而言,總是顯得囉嗦和多餘,你會很不耐煩的回答知道了,沒事就掛了。

即使你在工作中不順,即便因為人際關係讓你焦頭爛額,你卻會很少想到作為過來人的父母對你的叮囑,你只按著自己的方式做事,意圖改變工作中失利的局面。

也許是真的因為工作讓你疲於應付,以致於很長的時間沒有給父母打電話,但他們卻會準點準時給你來電,你沒接上,但你懶得回。

只感覺,他們的眼光同時代有代溝,他們處事的方式已經同社會脫節,但你絕對不會想到,生活的內容都是大同小異,處事的方式都需要內方外圓。

為何我們總是把最壞的情緒給了最親近的人?成為壞脾氣的垃圾桶

三:適應生活,你就得戴上強顏歡笑的面具

無論你參與什麼職業,最要緊的是處理好同事的關係,把自己的壞脾氣收起來。即使上司的決定是完全錯誤的,你還得臉上露出笑意,認同他的決定,雖然你會在肚子裡罵娘。

雖然你在一個勾心鬥角的環境中很累,但你不得不對周遭的人群露出善意的微笑,那隻想證明,我與你和平共處。

因為某處失誤,你被訓得狗血淋頭,你還得假裝真誠接受,虛心聽取對方的教誨。

人,所處的環境,決定了你的生存方式。

那個時候,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家中,你就會顯露你暴怒的本性,毫不掩蓋著對父母對自己至親的人大喊大叫,根本不會顧及他們的感受。

在家中是天堂,在生活中是地獄。

你戴著偽善的面具,面對著生活中發生的一切,即便你不願意,但你得去接受和忍耐。

為何我們總是把最壞的情緒給了最親近的人?成為壞脾氣的垃圾桶

四:親人才是唯一的依靠

你的困與苦,或許你可以說給你的朋友聽;你內心的壓抑之感,也可以說給你的朋友聽;但,你的憤怒,卻撒向了最關切你的人。

面對你的委屈和不快,親人也會隨著你的心境而變化;你的一言一行,決定了一個家的溫度。

他們不會因為你一時的暴怒,怨恨於你,遠離你。反而會更在意你的心境,不想觸及你內心的癮痛,小心翼翼避開話題,只為你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好。

你把所有的壞脾氣,毫無保留的一洩而出,這個家成為你人生失意最佳的庇護所,他們從來不計回報,只要有所求,就願意付出。

這就是親人的力量,沒有什麼人可以比擬。

因為至親,他們可以接受你的傷痛,也可以接受你的憤怒,成為你壞脾氣的垃圾桶,只因為,你是他們生命的至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