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路難開?稅收大數據為鄂企復銷“搭橋”

編者按:當前,湖北經濟從“按住暫停”轉向“重啟恢復”,但有些企業仍面臨採購、銷售、資金等方面難題。日前,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運用稅收大數據助力湖北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深挖稅收大數據價值,建立企業產銷對接的“橋樑紐帶”。人民網財經特別推出“稅收大數據助力湖北企業復工復產”系列觀察,聚焦各地稅務部門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牽線搭橋,“一對一”幫扶湖北企業打通產銷鏈、資金鍊上的痛點堵點,助力企業加快復產復銷。

“生產恢復了,銷售怎麼辦?”初春的武漢,格源精細化學有限公司正等待買主。這家主要生產和銷售女貞醛等化學制品的公司,由於停工時間過長,導致不少下游企業另找賣主,雖然開始復產,卻因訂單較少再度陷入困境。

而在千里之外的廈門,中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卻面臨相反的困境。該公司3月底接到了一筆價值5000萬元的訂單,但上游提供原材料的企業因為疫情原因未能開工,尋找新的原材料供應商成為中坤生物的當務之急。

“我們缺乏準確的信息來源,接觸的一些女貞醛粗品生產企業不是質量或者產量達不到要求,就是尚未全面復工無法承接訂單。”原材料採購問題一直都懸而未決,負責採購的副總經理謝藝雄焦急無比。

就在兩家企業犯難的時候,一份稅收大數據名單幫助這兩家企業實現了精準配對。有了稅收數據“搭橋”,武漢格源和中坤生物“牽手”成功,簽訂了4500萬元的採購合同。

受疫情影響,湖北企業一度停擺,不論是省內銷售還是發往省外的產品,都亟待恢復銷售渠道。得知企業難題,稅務部門第一時間跟進服務,通過稅收大數據精準“搭橋”,助力企業打通銷售鏈。

為了幫助更多像武漢格源一樣的鄂企把握復工復產關鍵期,稅務部門自上而下逐級建立了支持湖北企業復工復產專項工作組,運用稅收大數據推送湖北企業產品信息,開展精準幫扶。一場以稅收大數據為媒的“接力賽”在全國各地開跑。

在安徽,天長市輝盛電子有限公司通過當地稅務部門稅收大數據提供的信息,成功匹配了生產供應商――荊州市弘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採購了356.4萬元的LED燈珠,並達成1500萬元採購意向。據瞭解,為助力鄂企復工復產,安徽企業積極行動,把大單留給鄂企,儘量為鄂貨進皖提供便利條件。

在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急需10KV開關櫃等設備,哈密市伊州區稅務部門通過提取稅收大數據分析發現,有5家湖北企業生產此設備。抱著既能解決本地企業困難,又能支持湖北企業復工復產的想法,伊州區稅務局把湖北企業信息推送給新疆湘晟。

“幫助湖北企業既是我們企業應盡的責任,也是我們企業在特殊時期發揮自身價值的體現。”新疆湘晟副總經理凌太平說。

在浙江,稅務部門成功幫助133戶企業與湖北企業實現購銷。其中100戶浙江企業與湖北企業簽訂採購合同,33戶浙江企業與湖北企業簽訂銷售合同,累計成交金額5億元。此外還有55戶企業與湖北企業達成初步意向,意向金額近20億元。

上海、山東、青島等地稅務部門以增值稅發票鏈上下游為線索,結合企業增值稅發票開具金額、開具戶數,篩選出主要依賴湖北地區經營且資質良好的企業,再結合“點對點”的排摸,精準定位重點關注企業名單,及時開展政策輔導和精準幫扶,通過幫助本地企業間接為鄂企復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