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套》:浅析张爱玲笔下既矛盾又复杂的母爱

前言:

《连环套》是张爱玲所创作的一篇中篇小说,对于偏爱写女性题材的她来说,张爱玲在这篇小说中也刻画了一个悲剧性的女性角色霓喜。

霓喜从小被养母所收养,十四岁时卖给了一位印度商人,为他生下一儿一女之后,两人之间却始终过着鸡飞狗跳的日子,最终霓喜带着一双儿女被赶出了家门。回归贫苦生活的她又被药店老板看中,重新开始了姘居生活,随着老板年老逝世,正房一家人又将她赶了出去。最后她又找了一位英国工程师,却依然离不开被抛弃的命运。

《连环套》:浅析张爱玲笔下既矛盾又复杂的母爱

小说中的她从贫苦中来,最终又回归贫苦,不同的是身边又增加了与三个男人所生的五个儿女。在动荡的时局交替中,一位单薄又坚韧女性既面对生活的压力,又割舍不断孩子身上的亲情。

挣扎于复杂情感中的霓喜也曾有过放弃孩子的想法,或者用他们作为筹码来换取男人对她的那一点怜悯,但故事直到最后,霓喜也始终将孩子放在了自己身边。相对于那些有权有钱却对孩子毫无感情的男人而言,霓喜的身上笼罩着母亲最崇高的光环。

发源于母亲内心最原始、最纯净的母爱

“在这一刹那,她是真心爱孩子的,再苦也要带孩子走。少了孩子她就是赤条条无牵挂的一个人。”

霓喜被雅赫雅赶出绸缎店,正在收拾自己的所有家当时,发现属于自己的财产竟只有当初带来的那个蓝地小白花土布包袱。这个为雅赫雅生下一双儿女、一心帮他经营店铺的女人到头来赚不到一点体己钱,可见这个男人极其精明吝啬。

《连环套》:浅析张爱玲笔下既矛盾又复杂的母爱

尽管身上所剩无几,无法预测眼前的生活到底是怎样,但源自内心的母爱让霓喜舍不得扔下孩子。在为人父母这一方面,霓喜与富有且强悍的雅赫雅相比,立见高下。

“她带着四个小孩走出同春堂,背一个,抱一个,一手牵两个,疲乏地向窦家人说道:我走了,可别赖我卷逃,我就走了个光身子。”

原以为有了窦尧芳的宠爱,霓喜可以过上安稳可靠的日子,却没想到窦尧芳早早地走在了自己前面。面对正房那一帮子亲戚,势单力薄的霓喜显然不是对手,任何好处都轮不到霓喜手里,除了与窦尧芳生下的两个孩子。

霓喜没有自私的将孩子留给窦家自己图个轻松,依然是放在了自己身边,尽管加起来已经变成了四个孩子。离开窦家的时候,霓喜身边围绕着四个孩子,一个可怜又单薄的妇人今后如何生存下去,都是个未知数。

《连环套》:浅析张爱玲笔下既矛盾又复杂的母爱

在大时代背景下,女性独立生存已经不易,更何况带着几个孩子。在社会生存法则之下,本来就占据优势的男性群体诸如雅赫雅之类,他们拥有一定的财富和地位,有着体面的生活环境,却始终未将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反观弱势群体如霓喜,尽管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却依然受内心母爱的驱动,将自己的骨肉留在了身边,这何尝不是张爱玲笔下两种性别对待孩子的一种巨大反差和讽刺。

被生活压力所迫、被利益驱使的畸形母爱

“雅赫雅要把孩子留下,似乎他对子女还有相当的感情。那么,如果她坚持要孩子,表示她是一个好母亲,他受了感动也许会回心转意。”

霓喜知道雅赫雅下了决心赶自己走,她下意识地想把孩子留在身边,转念却有了另一番打算。自己虽然让雅赫雅憎恨,但看在孩子的面上,身为父亲的雅赫雅或许会网开一面。这个可怜的女人对眼前的男人还抱有幻想,还企图利用孩子为筹码来获得男人的一丝怜悯,殊不知在他的眼里,金钱才是占了第一位置。

《连环套》:浅析张爱玲笔下既矛盾又复杂的母爱

雅赫雅也想过自己留下孩子,但开出的条件是孩子归他,每月给霓喜一百三;孩子归霓喜,每月给她三十块钱。三个人的花费竟然抵不过一个人,雅赫雅想通过这种逼迫的手段让霓喜留下孩子,甚至连钱的数目都考虑得清清楚楚,可见这个女人甚至自己的亲生骨肉都在他的算计当中。

霓喜以一句“我穷死了也不至于卖孩子”结束了这场谈判,在孩子与生存之间,霓喜有过挣扎,也产生过利用孩子的想法,

这是她一个弱女子面对现实生活所产生的无奈,更是当时社会生存压力下众多女性的生活写照。

“霓喜抱着屏妮给他看,当他的面掐得屏妮鬼哭神嚎,故意使汤姆生心疼。汤姆生给了几回钱,后面都不给了。”

《连环套》:浅析张爱玲笔下既矛盾又复杂的母爱

离开第三任“丈夫”,霓喜身边又多了一个与汤姆生所生的孩子屏妮。霓喜三番五次去找汤姆生要钱,第一次给了五千元支票,渐渐地对方就不给了。没了办法的霓喜疯狂纠缠,甚至在汤姆生面前把屏妮掐得哇哇直叫,试图想唤起这个男人内心的柔软,可对方都无动于衷,仿佛掐的是别人家的孩子。

霓喜这种疯狂的举动,对亲生女儿体现出的畸形的母爱,直接原因是汤姆生心狠抛弃所造成的结果,更深层次的原因便是这个现实社会对她所造成的残害。

褪去浮华利益、回归本质的母爱

“她的儿女们一律跟她姓了塞姆生,因此都加入了英国籍,初时虽然风光,事变后全都进了集中营,撇下塞姆生太太孤孤零零在外面苦度光阴,按月将一些沙糖罐头肉类水果分头寄给他们。”

《连环套》:浅析张爱玲笔下既矛盾又复杂的母爱

小说的开头与故事的结尾,便是霓喜改名成了赛姆生太太,带着一大堆罐头和水果去送给集中营中的孩子们。她口头念叨着自己这是养儿防老,以后自己可以指望他们。可是真的是如此吗?

此时塞姆生太太已经六十开外了,已经逐渐步入垂暮之年,她还有多久的日子?可是能带给她指望的儿女们都被关在集中营里,何时出来都是个未知数,可怜的老人守着这渺茫的希望,终究是内心的母爱在维持着这一切。因此就算生活再困难、条件再艰苦,只有这种抛开所有利益因素、来源于内心最纯净的母爱,才能持续维系着这些温暖举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