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助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以专门的一个部分阐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征程。其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小节,着眼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强调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为成都“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高水平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补齐短板、提升效能,成功创建首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2020年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国领先。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成都要进一步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创新服务方式,丰富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让天府文化日益成为市民共同价值追求和成都牵手世界、世界了解成都的鲜明标识。

一是围绕天府文化,坚持以文化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4500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底蕴和基础。“十四五”期间,要发挥文化场景的教育引导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的文化基因、特质、气度和魅力,打造一批天府文化景观和识别体系,加强文化场景建设,重点做好绿道、社区、家庭、公共空间文化场景营造,挖掘生活娱乐设施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营造美学空间,浸润市民生活。推动阅读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彰显天府文化特色、体现生活美学的“城市阅读美空间”。在乡村,着力探索“农家(社区)书屋+”模式,常态化开展农家(社区)书屋阅读示范活动,让村民阅读更加便利。

二是围绕世界赛事,坚持以文润城,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十四五”期间,成都应以举办大运会、202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2025年世界运动会等为契机,坚持“谋赛就是营城,营城就是惠民”的理念,推动各类体育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完善以绿道赛事为依托的全民健身赛事体系,营造更多健康生活场景。

三是围绕文创产业,创新服务方式,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互联网+”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热点,有助于推动成都构建与世界文化名城相匹配的,内容丰富、传输快捷、运营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十四五”期间,成都应以市民需求为中心,以大数据为手段,用好用活蜀工蜀绣、川剧川曲、天府美食美景等文化资源,从文创产业供给侧进行改革入手,通过聚集用户的文化体验数据,精准对接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趋势,打造更多符合大众需求的“成都礼物”和“现象级”IP,丰富市民文化体验,提升城市魅力。

(作者: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副主任、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