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代高爾夫準備推出,看了車後,真有幾句話想說的

全球累計銷量超過3000萬,從1974年起至今馬上就要推出第八代車型,事實高爾夫在歐洲是一款可以跨越階層界限並廣受喜愛的好車。眼見今年就得換代,網上也開始預熱,看了一下真是有幾句話想說的。

第八代高爾夫準備推出,看了車後,真有幾句話想說的


大部分中國車主對高爾夫的認識是從第四代開始的,而第五代沒有國產的原因顯然就是因為第四代沒有賣好。當時國內有售的第5代高爾夫僅限於進口的GTI。到了第六代,剛好遇上了中國車主開始認知和接受技術內涵年代,TSI、DSG也順勢被捧上了天。第6代高爾夫算是在中國市場上最輝煌的,那年頭甚至還可以加價。

第八代高爾夫準備推出,看了車後,真有幾句話想說的


回看一下,大眾在國內轎車可稱得上有統治性地位。2018年銷量在前十佔了一半,2019因為捷達自成品牌,也能在前十當中佔四位,朗逸是長期銷量冠軍。其實,諸如為中國而設計的大眾車型已經很本土化了。而在我心目中,設計動機最單純,最用心做的一款大眾車是高爾夫,只可惜銷量被甩到了29位。

第八代高爾夫準備推出,看了車後,真有幾句話想說的


顯然,高爾夫並不是很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價值觀。說白了在中國轎車要好賣,明明一輛A級車看上去都要像一輛B級車那樣大氣,後排空間又得超寬敞。至於內飾可以渣一點,動力肉一點,操控更沒有追求了。顯然這些中國特供車的強項都是高爾夫的弱項。如今的大眾,還是我們認識之初的德國技術直男嗎?

第八代高爾夫準備推出,看了車後,真有幾句話想說的


高爾夫發展到第八代,設計師的思想包袱挺重的,既不能欺師滅祖又要迎合潮流。好吧,就讓新一代車型保持緊湊之餘再前衛一點。也許,和CC的設計理念有點相似吧,整車顯得更為扁平,大燈修長,尾燈處理更加精緻。相信,歐洲人依然大愛。不過恐怕並不討好中國車主的目光了。還有,真想吐槽一個,後保險扛的假排氣裝飾開個孔也可以吧,就算做戲,能做足一點嗎?

第八代高爾夫準備推出,看了車後,真有幾句話想說的


打開車門,相信是近年大眾內飾中能夠讓人最滿意的了。基本洗掉了老的套路,雙液晶屏都不算什麼事兒,中控屏的懸浮方式有設計師的自己想法,無論角度、造型都很貼合於駕駛者的使用和視線。按鍵和方向盤的質感,顯然也提升了不少。而最吸引人的是排擋了,小小的一個電子排擋拔杆可以很好地減少對周圍儲物空間的阻擋。重點的是,和新一代保時捷911同款呢。用在大眾上是挺好的,但對於跑車來講,這早已引起無數保時捷粉絲的瘋狂吐槽。

第八代高爾夫準備推出,看了車後,真有幾句話想說的


動力不會有明顯改變,國內提供1.4T+DSG,而且還是高低功率的選擇吧。而基於MQB EVO平臺下打造,成功減肥30-35Kg,對加速、操控都有相當的好處。

第八代高爾夫準備推出,看了車後,真有幾句話想說的


雖然車還沒有出來,但基本都可以預期,在中國還只能是一款好車但很難賣得好的結局。但是,作為一款40而不惑的經典車型,特別已變得很中國的大眾,還能讓高爾夫保持原有的味道,這已經十分難得的了。能堅持這樣的一份初心做買菜車,還能有幾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