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協議、離婚潮,《民法典》中不可不知的婚姻、房產新規···

催婚協議、離婚潮,《民法典》中不可不知的婚姻、房產新規···

2019年,結婚950萬,離婚415萬,所以離婚是兒戲?離婚兒戲的背後,難道不是結婚兒戲?

遊戲婚姻,難道真的就是腦袋一拍十塊錢領證?

婚姻是圍城,城外人想進去,城裡人想出來;但現在看來,是城外人不敢進,因為城裡人可能出不來了。

《民法典》離婚冷靜期已宣佈通過,並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實施。

“毒舌女王”與母籤催婚協議

已過而立之年的蔣方舟,依舊未婚。

如今,她已然不是當初那個站在商業浪潮和文學理想十字路口徘徊張望的女青年。現在的她,更多是一種從容。

對於自己的愛情觀,她覺得愛情是人生中少有的不以成敗論定的一件事情,只要有過很美好的瞬間和相互成就的瞬間就是美好的愛情。

催婚協議、離婚潮,《民法典》中不可不知的婚姻、房產新規···

催婚協議、離婚潮,《民法典》中不可不知的婚姻、房產新規···

雖然7歲出書,19歲被清華降檔錄取,自詡父母親開明,很少干涉自己的婚姻。但哪家父母又能真正不為兒女婚姻大事操心?

前不久,閃耀在公眾視野中的“毒舌女王”蔣方舟在一檔節目中談到,母親開始頻頻“關心”自己的婚姻大事。於是一份“催婚協議”應運而生。

協議內容規定:父母只能每半年催婚一次。

當下,不婚、晚婚主義大行其道,很多人緊隨其後。站在風口浪尖上的她,自然而然了青年男女們對標、援引的對象。

婚姻這件事,就怕跟風。每一種愛情,都是幸與不幸的交織。

對於鎂光燈下星光熠熠的明星,多少人效仿,多少人又在標榜···

無獨有偶,噹噹之戰——創始人李國慶和妻子俞渝之爭還在昨日,言猶在耳。

不禁不令人去想,當愛情褪色,在婚姻與利益、商業相互攪拌難分難解時,我們如何抉擇、取捨?

一面是不婚主義者的死磕,另一面又是大張旗鼓的離婚熱潮。

離婚熱潮 一號難求

2020年,新冠肺炎“迫使”很多夫妻朝夕相處。距離產生美。但在產生美的道路上,不少夫妻之間也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生活“褶子”。這種情況下,家庭裂痕與矛盾也就隨著“親密時間”的拉長而水漲船高。

隨著疫情勢頭漸入平緩,“報復性離婚”的熱潮彷彿避無所避。根據相關信息來看,按照全年來算,深圳歷年離婚總量一般不會超過同期結婚總量的三分之一,而到今年4月,深圳的離婚總量達到了結婚總量的84%。

與此同時,深圳民政局婚姻網上預約系統截至6月16日的離婚名額都已經被預約滿了,剩餘為0。

催婚協議、離婚潮,《民法典》中不可不知的婚姻、房產新規···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離婚卻是一個人的決定。

過去,由於傳統觀念的加持,離婚事關兩個家族,是婚姻當事人的“禁地”,人們尚有忌憚。但在改革開放40年後的今天,已經司空見慣。

快節奏的生活下,個人財富積攢開始變快,夫妻婚姻之間的利益之爭彷彿成了家常便飯。自然而然,在離婚率居高不下的背後,人們面臨的可能是房屋產權之爭,也可能是企業資產糾紛,還可能為兒女股權、財產繼承頭疼···

為什麼大家都在爭先恐後?

細心朋友都都知道,正值兩會,民法典草案已經一錘定音。關於新民法典中的婚姻繼承問題自然成了焦點。

新民法典引入離婚冷靜期。

具體而言,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申請日的30天之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均可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登記申請。與此同時,新民法典中關於婚姻關係當中夫妻共同財產範圍也有擴大。

在這種情況下,無疑讓離婚雙方當事人拖泥帶水、糾紛不斷。

所以,離婚變得迫在眉睫,變得勢在必行。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但離婚顯然已經不是一個人的決定。

催婚協議、離婚潮,《民法典》中不可不知的婚姻、房產新規···

此次疫情下,國內死亡人數4600多例。

據不幸身染新冠肺炎的廣東莆田高先生口述,當時他便兩眼一抹黑,咋辦?

作為第一波感染者,在高死亡率的新冠肺炎面前,人生陷入了極大的彷徨和痛苦之中,前方等待的···他不敢想。

他膝下有一兒子,並且還經營著一家300多員工的建材企業。“不管怎麼說,我也算一個身價千萬的成功人士,可那一才發覺未來一片漆黑。”

平時,他是大忙人,事必躬親,盡心盡力,經常顧此失彼。對兒子少了關懷,和妻子的關係一直都很焦灼,幾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

可是,當他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一切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不僅反問自己:“如果倒下了,孩子怎麼辦?他還那麼小,公司會不會癱瘓,親人之間會不會反目?妻子會不會‘引狼入室’,稀釋自己的財產”等等一些問題?

想想後背就發涼。

······

如上事例,屢見不鮮。

那麼,如果我們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又該如何權衡和取捨呢?每一個人都需要考慮。

幸運的是,他重新站了起來。有了這樣一次經歷,他第一時間做的事情就是進行了財產架構的重新配置。

當然,反面教材也是隨處可見。在婚姻生活與財富增值上,有人雞飛蛋打,就有另外一些人生贏家。

片酬1.6億,戲說拍戲是副業?

在一期訪談節目中,有人問他這一生最大的投資是什麼?

他滿臉洋溢著幸福。“我最成功的的投資,就是找了一個會理財的老婆。”

身處娛樂圈的陸毅,事業風生水起,他是身價不菲的實力派擔當和流量明星。但就是這樣,卻也曾經因為開餐廳而一再虧損。

催婚協議、離婚潮,《民法典》中不可不知的婚姻、房產新規···

婚後的他,全權將財產交給自己的妻子鮑蕾打理,而鮑蕾也不負所望,稱得上一個賢內助。通過學習理財投資,財富如同滾雪球一般扎堆、聚集。

眾所周知,2007-2008年是股市紅利期,4000點的時候,盡數拋出,大賺一筆。成功地保住了勝利果實。

不止如此。因為房地產前景一片大好,追隨娛樂圈大腕任泉、李冰冰的腳步,鮑蕾開始向房地產市場挺進。結果又賺地盆滿缽滿。

人生在於折騰,但也在於審時度勢。之後,鮑蕾又開始置辦保險基金。有了孩子以後,她又從激進型轉向穩健、長期投資,增加保險和基金的比例。

如今再看,鮑蕾理財賺到的錢,已遠遠超過陸毅的拍戲片酬。娶妻娶賢不娶色。

難怪他會說自己最成功的投資是找了一個會賺錢的老婆···

賺錢、管錢是一種能力。在舉步維艱的2020,能讓財富繼續在雪地打滾,這又何嘗不令人豔羨。

理財就是理生活。那些生活一塌糊塗的人,婚姻又怎麼會美滿?又有多少人因為婚姻問題,陷入財產爭奪大戰。

懂得投資自己、規劃理財的人,無疑是給自己往後人生上了一把鎖。

熱播劇《歡樂頌》當中,有一幕相信大家不陌生:當時,已經談婚論嫁的樊勝美和王柏川去售樓部,本該皆大歡喜,可當時的王柏川開始推三阻四,滿臉寫著三個字:不願意。

房本上不能寫樊勝美的名字。

催婚協議、離婚潮,《民法典》中不可不知的婚姻、房產新規···

催婚協議、離婚潮,《民法典》中不可不知的婚姻、房產新規···

催婚協議、離婚潮,《民法典》中不可不知的婚姻、房產新規···

催婚協議、離婚潮,《民法典》中不可不知的婚姻、房產新規···


這個細節,扎心又現實。

這裡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名字,而是兩個人、兩個家族的利益捆綁,甚至是混淆。

成年人的愛情,不止是愛情,還是損益斟酌、更是利益權衡···

尤其在今天,新民法典出爐落地,關於夫妻財產的劃分界限有所擴大。

比如,婚前屬於個人購房、股票債權、基金等理財產品,在婚後婚姻關係存續期,如何看待因市場行情變化造成拋售後的增值部分等等問題。這些都是民法典有待解決的問題。

再比如,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房子產權問題。當下年輕人的婚姻,基本都是和房子、家族財產的繼承捆綁在一起,所以在購買房子的時候(尤其一些二手房市場),又該注意什麼?就當下來看,一般而言土地使用權是70年。但是,這個70年又是怎麼一回事?70年的土地使用權到期怎麼辦?會不會收回房子?

催婚協議、離婚潮,《民法典》中不可不知的婚姻、房產新規···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謹慎購買。一個常見但又容易忽略的問題是什麼呢?一些正處於火熱銷售中的樓盤,雖說是新房子,但房子的土地使用權已經過了10餘年。

在這種情況下,雖說70年到期可以自動續期或者續期繳費,但如果我們忽略產權問題,是不是就會有一筆不必花的冤枉錢落入別人口袋?

蕭伯納說:“想結婚的就去結婚,想單身的繼續單身,反正最後你們都會後悔。”不論單身也好,還是踏入婚姻大門。對待未知人生,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安全。如果某一天愛情沒有了,至少麵包要有保障,不為生活絆腳。

此次民法典落地出爐,在婚姻家庭、房產傳承方面可以說大刀闊斧迭代。當然,除了以上部分,作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的《民法典》,涉及範圍還包括其他方方面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