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莹:正确处理孩子负面情绪,只需4步:接受分享引导策划

李中莹:正确处理孩子负面情绪,只需4步:接受分享引导策划

“太难了!我写不好!”

吉米开始不停嚷嚷,抱怨自己汉字写得不好。

“讨厌的铅笔!”

他气急败坏地把铅笔扔到门口,自己干脆躺地上打滚。

我见状的第一反应就是制止。

“吉米!不许乱扔铅笔!赶快把铅笔捡起来!”

一般情况下,我的厉声呵斥会让他收敛。

他知道我生气了,马上说,“对不起,对不起。”

可是,即使他照我说的去做了,这样的情况还是会再次发生。

我一度很困惑:为什么我及时管教了他,他还是屡教不改呢?

后来,我反思了这个管教过程,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儿子想把字写好,是好事。写不好发急,也是正常的,只是他表达情绪的方式不恰当。而

只看见了他的行为,没有看见他的情绪。我没有引导他正确处理情绪,而用命令的语气直接去解决事情,过于急躁和草率了。

这样的管教,虽然在当下的效果明显,及时制止了错误的行为,但没有立足长远培养他的能力,即情绪管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中莹:正确处理孩子负面情绪,只需4步:接受分享引导策划

前几天,我读了《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很受启发。书中提到了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四个步骤,值得所有家长借鉴。

第一步:接受

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要急着评判,首先要用同理心去帮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直接了当地说出你看到的在他脸上流露出的情绪。

比如:

你看来有点生气。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我看到你有点怒气,什么事使你生气啊!

有时你问孩子为什么感到伤心难过,他未必能很好地回答你。但无论孩子怎样回答,你都要表现出尊重孩子的感受,肯定地接受和认识他们的感受。

“接受”,代表着

注意到你有这个情绪,并且我接受有这个有情绪的你。接受他的感受,是把他拉近,而否定他的感受,是把他推开。

李中莹:正确处理孩子负面情绪,只需4步:接受分享引导策划

第二步:分享

管教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1)先处理情绪

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要帮助他们去捕捉内心的情绪。因为孩子们可能对情绪认识不多,无法用适当的文字描述。

那家长可以提供一些情绪的字眼来帮助他转化成情绪类别。

比如说。

你感到很生气,是吗?


你是不是觉得很难过?

如果孩子回应上面的“肯定”部分,想说出事情的内容,家长就可以用话语把他带到正确的方向。

比如,

原来是总是写不好,让你不开心,来先告诉我,你内心的感觉怎么样?


哦,怪不得你这么反应啊,你心里现在觉得怎么样?

帮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绪,并不是告诉他那是应该有的感觉,而只是单纯地帮他刻画出当时的内心感受,并且帮助他发展一些表达情绪的词汇。

比如:

高兴、开心、愉快、快乐、欢欣、欢喜、恼怒、气愤、生气、盛怒、负气、发怒、不悦、大怒、震怒、悲痛、悲伤、哀痛、哀伤、悲恸、伤心、悲哀、哀伤、沉痛、痛苦、难受、忧伤、难过、痛心、不快、忧愁、哀愁、忧闷、忧郁、忧虑、忧伤、惧怕、害怕、恐慌、惊恐、恐惧等等。

李中莹:正确处理孩子负面情绪,只需4步:接受分享引导策划

孩子越能够精准地用语言表达出他的感受,就越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

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一些时间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要打断他,只是单纯地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当孩子有足够的情绪表达后,他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等方面都会出现明显的舒缓迹象。

(2)后处理事情

如果上述的情绪处理得好,孩子会平静一些,这个时候家长再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细节,以便进一步引导孩子。

李中莹:正确处理孩子负面情绪,只需4步:接受分享引导策划

第三步:肯定与引导

一个受挫的孩子会用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比如摔东西、骂人打人。

我们接受的是孩子产生的情绪和内心的动机,而不是孩子的不恰当行为。

因此,我们在了解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情绪并帮他描述感觉后,要让孩子明白这些行为是不恰当的,而且是不被允许的。我们一定要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规范。我们明确告诉他,哪些言行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哪些言行是不能接受的。

比如,

写了好几遍都觉得自己写的不好,你很生气。我能明白这种感受。但是你扔东西就不对了。因为你就算你把铅笔扔掉了,你还是写不好啊!所以,扔铅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同时,我们需要在这个时候引导孩子思考一些较为恰当的方法来处理负面情绪。当他学会调整负面情绪时,就不需要家长的责罚和管制。

这一步骤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明白他们的感觉不是问题,而不良的言行才是问题的关键。所有的感觉及所有的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

李中莹:正确处理孩子负面情绪,只需4步:接受分享引导策划

第四步:策划

要想帮助孩子处理情绪,解决问题,就要询问他想得到些什么,然后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去发展自己的想法,帮助他做出最好的选择,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除非事情需要家长独自处理,否则尽量选择有孩子参与的解决方案。

回到自家娃的例子上,后来我问他:

“吉米,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个字写好呢?”


他说,不知道。


此时,他可能是真的不知道,而并非故意做对。因为之前已经帮他处理了情绪。


“我想到一个办法,不知道行不行。你认真看课本上的字,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再一笔一划写这个字。”


“我也有一个办法,我写好以后,妈妈你帮我检查一下吧!看一看哪个写得不好,我再重写。”


“我们一起来看吧!你先看,把你觉得写得不好的字找出来。”

基本上,他自己都能够把写得不好的字找出来,然后擦掉重写。

当孩子从犯错中得到成长,就获得价值感。

这个管教过程有点花时间,但效果好。因为在这之后,他乱扔铅笔的情况就很少发生了。

当孩子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我们一定要管教。但简单严厉的制止,一不小心就破坏了亲子关系。而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好的亲子关系,不仅仅需要父母付出,更需要学习技巧。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