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局一勝”——從明朝言官與宦官之間的對壘,看明朝的墮落之路

明朝的言官制度,是歷史上的最高峰,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明朝幾乎歷任皇帝都受到言官的規諫,每一位內閣首輔都受到言官的彈劾和抨擊。

明朝的宦官勢力也比較出名,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一個比一個名氣大!他們專橫跋扈,排斥異己,巧取豪奪,屢興大獄,加劇了明朝政治上的腐敗,給人民帶來無窮災難。

“五局一勝”——從明朝言官與宦官之間的對壘,看明朝的墮落之路

言官與宦官,是制衡關係。一方是皇帝的正身之鏡,一方是皇上的趁手工具。宦官作為皇上的身邊人,極易蠱惑君主使其陷於聲色犬馬,竊取權柄,禍亂朝政。明朝的太監在歷史上出了名的,可是數一數,除了鄭和寥寥幾人之外,其他的都不是什麼好東西!言官的責任是監察內外、彈劾百官,對於犯了罪的宦官,言官有權利也有義務對其進行彈劾!所以,有氣節的和正義感的言官與險惡毒辣、妄圖竊權的宦官有著天生的對立!這兩者如綠洲和沙漠,涇渭分明!但是,隨著明代宦官權勢的一步步攀登、言官群體的墮落,兩者的關係,從針鋒相對一步步走到了沆瀣一氣!


“五局一勝”——從明朝言官與宦官之間的對壘,看明朝的墮落之路

第一回合:言官VS王振

從永樂朝開始,宦官漸漸受到重用。東廠、西廠先後設立,並改太監不識字的祖制,英宗時,掌權宦官王振網羅部分官僚為黨羽,形成閹黨,開明代宦官專政先聲。此後,宦官之禍迭起。

正統七年,太皇太后去世。此時三楊內閣中楊士奇和楊溥都已年老患病,而楊榮更是在兩年前去世,新上位的閣臣勢力微弱,以至於宦官王振囂張跋扈,無人能治!王振攬權後第一件事是把明太祖掛在宮門上那塊禁止宦官干預政事的鐵牌摘下來。

面對黑惡勢力王振,言官們重拳出擊,紛紛挺身而出,對王振進行彈劾,但是奈何王振羽翼眾多,再加上英宗偏愛,很多直言的言官被殺害。王振生威日起,以至於言官自御史以下,見到王振都要下跪!若是有人不跪,就會受到處罰或者殘害。王振當道,言路閉塞,《明史》記載:"中外莫敢言事者數年"

第一回合,言官處於下風!

“五局一勝”——從明朝言官與宦官之間的對壘,看明朝的墮落之路


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20萬軍隊被擊潰,王振終惡有惡報橫死於亂軍之中,從徵的數十位文武大臣幾乎全部戰死沙場。皇太后命令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監國。都御使陳鎰面奏郕王,歷數王振之罪,王振的死黨馬順還為王振遮護,喝逐群臣。給事中王竑見馬順還在裝腔作勢,怒不可遏,上前一把抓住馬順,拳打腳踢,當場結果了他的性命。憤怒的人們又當場打死了王振的另外兩個死黨、宦官毛貴和王長隨。接著,朱祁鈺下令殺死王振的侄子王山並族誅王振之黨,把馬順的屍首拖到街頭示眾,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處斬,並籍沒王振家產。

景帝即位,廣開言路,但是好景不長,英宗復辟,宦官曹吉祥得寵。他與石亨勾結,壓制言官。幸好,曹吉祥在後來因謀反被誅殺,不然,英宗在其間又會出現一次宦官竊權!

第二回合:言官VS汪直

言官們被弄權的閹黨搞的身心疲憊,對他們很是忌憚,於是在成華初年,紛紛上書勸諫憲宗要嚴格監控宦官,不得讓其干政!可惜憲宗腦子有問題,依舊重用宦官!

這時候,西廠有一個汪直,此人歷任御馬監掌印太監、西廠提督,權柄森森。西廠在他的手裡橫行朝堂,無視法度,致於冤獄累累,

閣臣商輅聯合言官,一同上書彈劾汪直及其黨羽無視法度、草菅人命。憲宗有意偏袒汪直,所以頂著朝臣的壓力,留下了汪直。這件事以罷除西廠為告終。

第二回合,第一場,言官小勝。

“五局一勝”——從明朝言官與宦官之間的對壘,看明朝的墮落之路


無論何時,總會有一顆老鼠屎毀掉整鍋粥,都御史王越和御史戴縉想要升官,他們看準了英宗偏寵汪直,所以兩人極力巴結汪直,荒唐地上書讚頌汪直功德。有人打樣,就有人學樣,更多人諂媚汪直,所以"直焰愈熾"、"甘為鷹犬而不辭,臺中紀綱為之掃地"。

汪直權勢滔天,雖然最終被彈劾遠離了朝堂,但是他給明朝言官已經留下了深重傷痕!

這時候,部分言官已被閹權同化,走上了墮落之路!

第二回合,第二場,言官看似勝利,實則失敗!

第三回合:言官VS劉瑾

劉瑾得權之後,其勢更甚於王振、汪直,後世一直用權傾天下來形容劉瑾。劉瑾曾引誘皇上游樂,不顧朝政,很多大臣都上書彈劾劉瑾,劉瑾懷恨在心,倒打一耙,迫害了很多正臣。

劉瑾為禍朝堂,言官不顧生死,與其抗爭。陸昆因彈劾劉瑾被下詔獄出名,蔣欽被廷杖後,在獄中不忘上書,又被杖打三十,他被打的皮開肉綻,鮮血淋漓,硬骨頭的他三日後竟又上書彈劾,願效法古人,死諫!其錚錚鐵骨,令人淚目!

哪裡有打壓,哪裡就有反抗,但是奈何皇帝朱厚照熱愛遊玩,劉瑾大權獨攬,黨同伐異,言官體系遭到劉瑾的沉重打擊,正直的言官們都被殺害或者流放,剩下的都是畏懼閹權、貪圖權利的小人!

劉瑾干政五年,他權傾天下,納賄自肥,言官敢怒不敢言。後來閹黨內部出現矛盾,言官趁勢反撲,揭露劉瑾罪行,劉瑾伏誅。

“五局一勝”——從明朝言官與宦官之間的對壘,看明朝的墮落之路


在劉瑾之後,宦官勢力遭到了壓制,嘉靖年間,取消了宦官總鎮一方的權力!穆宗期間雖然宦官與言官之間存在小摩擦,但是並無甚大事發生。

第三回合:言官慘敗,

第四回合:言官VS礦稅太監

萬曆年間,言官終於揚眉吐氣了!

大太監馮保、張鯨、張誠等人一個個被打倒,司禮監和東廠凋零。

但是此時的皇上特別喜歡錢財,於是就派遣太監們幫他斂財,萬曆二十四年起,礦稅太監大行其道,橫徵暴斂,百姓民不聊生。言官們又行動起來,彈劾宦官,進諫皇帝,言官們鐵骨錚錚,竟逼得神宗讓步,召回開礦的太監!

第四回合:言官勝!

第五回合:言官VS魏忠賢!

明熹宗時期,魏忠賢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他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魏忠賢之名,如雷貫耳!明朝閹黨權勢在他這裡到到了頂峰!

言官們面對窮兇極惡的魏忠賢,有人挺直脊樑,誓死抗爭,而有的人則是滿身求榮,淪為鷹犬!

御史周宗建彈劾魏忠賢,但是寡不敵眾,被誣告下獄,慘死獄中。

魏忠賢之勢愈演愈烈,羅織罪名、屠殺異己。其行為惹怒左副都御史楊漣,他於天啟四年上書彈劾魏忠賢,歷數魏忠賢二十四條大罪!點燃了言官與宦官之間正面戰爭的導火線!

“五局一勝”——從明朝言官與宦官之間的對壘,看明朝的墮落之路


楊漣登高一呼,七十餘位官員彈劾魏忠賢,其中有四十多位言官。後來,這些人都受到了魏忠賢的報復。

魏忠賢邪風正盛,言官之中的正義直言之士都被打壓驅逐。所剩之人都為奸佞。他們諂媚獻禮,對一個太監卑躬屈膝,助紂為虐,無恥之尤!更有甚者,竟然對魏忠賢歌功頌德!為千古之笑話!

御史潘汝禎,率先建立魏忠賢之祠來邀寵,接下來,其他人有樣學樣,不久之後,魏忠賢的祠堂竟然傳遍了天下!令人咂舌!

此時言官,骨氣盡失,氣節無存,完全墮落,墜入閹黨濁潭。

此時的明朝,宦官、言官盡為蛀蟲!蠶食著飄搖的大明!

第五回合:言官墮落!

總結

縱觀明朝歷史,宦官與言官的鬥爭從未消亡,直到言官懾服宦官淫威,與其同流合汙!

言官群體為士大夫中的精英分子,肩負懲邪糾弊、澄清政治的重任,是明代政治中正氣力量的代表。而宦官集團身為奴僕,身殘形穢,心理變態,斷絕子嗣,無身後之謀,往往思竊弄權柄,鮮少顧忌,逞兇自恣,是歷代政治中的毒瘤和邪惡力量的化身。那麼,在兩者的較量中,

何以正不勝邪而邪得以壓正呢?

首要原因,就是皇權,明朝有些皇帝寵信宦官,他的閹權就變成了皇權!皇權之下,盡為臣子,所以言官於宦官的鬥爭始終處於弱勢!

而且明朝皇帝平均 素質比較低下,皇上不務正事,所以宦官趁機竊權干政,王振、劉瑾、魏忠賢竊權都是如此。在人治環境下,皇帝素質是治亂的關鍵,皇帝昏聵,宦官得以出奴為主,把持朝政,進退大僚,成為實際上的“皇帝”。劉瑾被視為“立皇帝”,魏忠賢被稱作“九千歲”,就是宦官顯赫權勢的真實寫照。閹權代表皇權,宦官借皇權打擊異己尤其是言官,其中勝敗就沒有懸念了。

皇帝在言官與宦官的爭鬥中偏向宦官,使得言官頗感無奈。權閹弄權之初,言官還是警惕、抗爭的,但皇帝往往站在宦官一邊,扭轉了雙方的力量對比。明末朱長祚認為,言官能比較有效地制衡閣臣,防止其擅權,唯獨對宦官,卻無可奈何,在抗爭中處於劣勢,多遭荼毒。可謂是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卻未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清人修史時曾感嘆道:“明代閹宦之禍酷矣,然非諸黨人附麗之,羽翼之,張其勢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