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如此強烈抵觸和嘲諷B站《後浪》?

這幾天,B站《後浪》話題餘熱未減,還在發酵,但討論的重點不再是演員何冰老師那一句句致敬青年的鏗鏘語錄,而是集中熱議年輕人現實生活的無奈沉重。

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如此強烈牴觸和嘲諷B站《後浪》?

很多年輕人認為,《後浪》視頻畫面顯示的僅僅是在“金字塔”塔尖跳舞的極少數精英,並不代表他們這群在塔底匍匐的芸芸眾生。

於是,他們紛紛牴觸和嘲諷《後浪》,甚至將矛頭和口水指向何冰老師,導致其微博淪陷。

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如此強烈牴觸和嘲諷B站《後浪》?


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如此強烈牴觸和嘲諷B站《後浪》?


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如此強烈牴觸和嘲諷B站《後浪》?

他們不願意“被代表”,不願意自己本是穿著一件“爬滿蝨子的長衫”被人莫名其妙地說成是一套“華麗的旗袍”。

他們還痛哭於地下室,而不是高呼於《後浪》中的大別墅。

他們還擁擠在地鐵,而不是坐進《後浪》中的直升機。

他們還奔命在深夜裡,而不是撲通鑽入《後浪》中的藍海。

他們還憂慮著被公司裁掉失業,而不是狂歡在《後浪》中的酒杯……

儘管如此,他們也是實實在在的個體生命,也在不斷追求並努力去實現個人價值。

他們更願意看到大眾對個體生命的真實表達,更願意看到大眾對個體價值的普遍尊重。

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如此強烈牴觸和嘲諷B站《後浪》?

耶路撒冷有座紀念猶太人遭納粹屠殺的“大屠殺紀念館”,裡面的一整座圖書館將遇害的六百萬人名字編成目錄。

圖書館不僅有這些人的名字,還記錄了他們的生日、居住地,把一切查得出來的資料皆蒐羅齊全。

這些人曾經活過,他們舉足輕重。

而這座紀念館,其實就是“名字紀念館”。慘遭屠殺的,並不是無名無姓的群眾,他們都曾是有血有肉的人。

同樣的,在華盛頓特區有座越戰紀念館,裡面詳細列出了在越戰捐軀的美軍的名字,共有五萬個。儘管世上再也沒有他們呼吸的氣息,到他們依然值得被世人深深銘記。

以這兩座紀念館為例,是想說明——

每一個普通的人,儘管平凡但卻重要,都皆有意義。

換而言之,我們應該對生活中存在的真實現實給予神聖的肯定,而不是像《後浪》忽視了大多數年輕人的真實存在,儘管他們還不夠光鮮亮麗。

話又說回來,他們如此牴觸和嘲諷《後浪》,是因為《後浪》加劇了他們的不安。

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如此強烈牴觸和嘲諷B站《後浪》?

人的安全感一般由三種感覺組成。

一是重要感,凡是我的東西都特別重要。但現實是,B站對他們的東西不屑一顧,《後浪》中更沒有他們任何的蛛絲馬跡。

二是優越感,凡是和我有關的都要超過別人。但現實是,《後浪》中表現的貴族生活,他們都望塵莫及,直接碾壓他們。

三是主宰感,希望別人都能聽從於我。但現實是,《後浪》直接拋開他們,毫無顧忌地替他們發聲代言,他們沒有任何存在感。

基於此,他們在《後浪》中沒有一樣東西能真正抓得住。更為殘酷的是,他們發現,自己長期以來所依託的精神支柱是那樣靠不住,在《後浪》面前不堪一擊。

進一步講,現代大多數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是因為他們所賴以支撐的一切是變化的,不穩定的,他們無法掌控的未來,從而焦慮和恐懼。

比如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就讓許多年輕人茫然無助,而《後浪》卻恰逢其時地狠狠破碎了他們的幻想,讓他們找不到任何個體生命的價值。

那如何找到安全感和個體價值?

世界頂級勵志大師傑克•坎菲爾德提出聞名的“吸引力法則”,他認為,你向世界發出什麼樣的能量,世界就會回饋你什麼樣的能量。

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如此強烈牴觸和嘲諷B站《後浪》?

中國高僧濟群法師也指出,心的本質就是世界的本質。

他們二者的話,殊途同歸。

換句話說——你的樣子,就是世界的樣子。

而要實現安全感和個體價值,歸根結底,我們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共同來構建更好的世界。

“奔湧吧,後浪。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後浪》最後一句如此有力地說到。

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如此強烈牴觸和嘲諷B站《後浪》?

在此,祝願我們每個人都不再是一個被拍在岸邊的孤獨的浪花,而每個人都將不斷向前奔湧,一起與這個奔湧的時代起舞高歌!

我相信,下一個《後浪》,我們不再是吃瓜群眾,而都是靚麗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