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這個神奇的網站究竟該如何續寫神奇?

豆瓣,這個神奇的網站究竟該如何續寫神奇?

畢志飛訴豆瓣侵權一案近日進入二審環節,讓國民見識了何為一個創作者的不屈不撓,只可惜,無堅不摧如畢導,有時間耗在譁眾取寵上,沒精力放於打磨作品上。

但畢導的歇斯底里也絕非一無是處,至少它將“豆瓣電影評分是否公正”的話題再一次推向輿論漩渦,其實早在兩年前,《人民日報》就對此提出過質疑與警示,但時至今日,類似情況依舊愈演愈烈。而且這也不是國內個案,IMDb也曾遭遇過同樣信任危機。

豆瓣,這個神奇的網站究竟該如何續寫神奇?

拋卻水軍運作不談,單說獲得今年暑期檔票房冠軍的《我不是藥神》,是否真如9.2的高分那麼名副其實;同屬抗日題材,同樣出自姜文之手的《鬼子來了》和《邪不壓正》就那麼口碑兩極;新加坡新銳導演陳哲藝向李安致敬的長片處女作《爸媽不在家》,藝術水準就真得不及李安成名作《推手》;根據豆瓣評分最高的紀錄片剪輯而成的同名電影《最後的棒棒》,只是添刪內容,結果就能由深入人心變為背離人民?

這當然牽扯受眾的個人喜好,但顯而易見,這與豆瓣加速商業化步伐也難脫干係。

豆瓣網曾被譽為“那批五月花號乘客的精神烏托邦”。它的創立初衷只是一個分享書籍、電影、音樂的網絡社交場。註冊成為“豆友”後,就可以上傳你的精神食糧,並發表內心感言,且能獲悉有多少人正與你不謀而合或趣味相投,倘若邂逅靈魂伴侶,只需點擊對方頭像,就可與其成為“友鄰”,而伴隨人數的遞增,或大或小的文化圈層也開始孕育生長。

豆瓣,這個神奇的網站究竟該如何續寫神奇?

哪怕一個輕微話題也能迅速聚集同類,成為一個小組

以致,在這片曾經的世外桃源中,受眾幾乎可以找到任何冷門資源。豆瓣創立第二年,單書籍一類就達80萬種,10年後,書影音條目更是突破1800萬,成為遠近聞名的海量數據庫。

而伴隨“小組”與“同城”版塊的出現,豆瓣逐漸成為繼百度貼吧、天涯社區之後的又一流行文化策源地。

這其中,曾經有個名為“廣州影像”的社團,團員意欲用鏡頭記錄歷史的變遷。他們一度7天組織一場活動,尤其在廣州舊城改造如火如荼之時,眾人更是深入城市的各個角落,不遺餘力地為當地居民留下難忘的影像記憶。

他們曾深入那時還叫生物島的琶洲,在荒無人煙的廢棄屋舍中,搶拍斑駁牆壁上的黑白全家福,也曾親臨偏遠的山林,體會它別樣的荒涼和美麗。

膠捲的厚重外加景緻的深刻,讓這群同齡人在無話不談的氛圍中也練就了純青的技藝。

但是上層建築從來都需要物質基礎。

豆瓣起初會依靠像噹噹、卓越等電商導流,賺取商品成交額10%的利潤。

但伴隨電商江湖的風起雲湧,多元化品類的注入勢必成為大勢所趨。為此,2013年10月,豆瓣上線“東西”頻道,獲得權限的用戶,可以在豆瓣上分享商品信息,如果交易成功,豆瓣便能與商家互利共贏。

豆瓣,這個神奇的網站究竟該如何續寫神奇?

2013年上線的豆瓣“東西”頻道明顯與豆瓣氣質不符

同時,鑑於電子書日益受到廣大讀者青睞,2012年,豆瓣推出相關出版業務,個人可申請成為作者,所寫作品進入銷售環節後,與豆瓣七三分成。

豆瓣,這個神奇的網站究竟該如何續寫神奇?

豆瓣繞過出版社直接簽約作者,自行編輯並出版數字內容

而伴隨智能手機的普及,在線購票、付費FM業務也應運而生。自然,最大營收還是來自2011年上線的品牌廣告投放。

然而,回顧豆瓣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創始人楊勃還是太過理想主義。自始至終,豆瓣網的盈利模式始終晦暗不明。以致,前8年,一直深耕精神文明建設的豆瓣只是成為了投資人眼中“中國新興中產階級所有媒體消費和非物質層面的心靈港灣”,卻對掘取財富置若罔聞。之後,在資本的挾持下,豆瓣雖然也期待彎道超車,但不是被他人捷足先登,就是涉足與自身氣質不相匹配、自己對此也心知肚明的陌生領域,不僅屢屢收效甚微,還影響了既有環節的精心佈局。

其實,經年累月的優質評論數據才是豆瓣的最大商業價值,以此為依託謀求與相關機構線下合作,再順理成章反哺線上開拓,豆瓣一定可以成為既有別於BAT,又領先於同級別的企業第三級,但它卻要在植入性廣告這類自毀門面中一意孤行。

有豆友爆料:在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海報劇照一欄裡,出現了一個名為《劇中人物佩戴珠寶——蒂凡尼》的相冊,雖然仍舊是電影截圖,但背後卻是珠寶商的運籌帷幄。

在豆瓣13週年的紀念活動中,更有資深豆友留言:豆瓣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樣,那時的首頁皆是精心策劃,現在則難免流量先行。

的確,彼時的豆瓣有自己的約法三章:尊重差異化,堅持眾生平等,呼籲理性剋制。但現在不要說普通人,哪怕是一些專業影評人,出口傷人、汙言穢語早已屢見不鮮,至於一言不合就兩方對壘的情況,更是不勝枚舉。

豆瓣,這個神奇的網站究竟該如何續寫神奇?

“知名影評人”木衛二在豆瓣上的留言讓人重新認識了“一個自稱文化人的自我修養”

先前,有人質疑豆瓣小眾,但伴隨社會發展的多樣性,個性化已成大勢所趨。更何況,萬千小眾的匯流成海,使非主流也能成為主流。因此月活躍用戶達3億的豆瓣,原本可以活得高傲而有尊嚴,但如今卻僵而不死,這與前期過於淡泊名利錯失發展契機,以及後期迷失自我急功近利密切相關。

而電商導流利潤微薄,電子書市場遠未形成大規模盈利,在線購票行業,淘票票、貓眼已兩家獨大,付費FM也已遍地開花,以致留給豆瓣的生存空間日益萎縮,更遑論互聯網公司本就日新月異的生存法則對它更形成圍追堵截之勢。

但是,面對全世界沒有另一家能與豆瓣對標公司的事實,依託改革開放近40年,中國國民也在加快綠化文化荒原的背景,雖不復以往,但文藝氣息依舊濃厚的豆瓣,只要緊握公信力,從現有的分門別類中挖掘商機,東山再起也指日可待。

其他姑且不談,單論“豆品”一項,一旦加入衍生品行列,銷售翻番完全不在話下,試想那麼多願為生活品質揮金如土的文藝青年,怎會對豆瓣文化產品冷眼旁觀!

但終究是絕地逢生還是羊入獅口,就看豆瓣高層能否力挽狂瀾、大刀闊斧了!

文|浮光掠影

--END--

【第一製片人服務影視創業者】

2013年6月創立,微信內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影視商業圈平臺

關注中國最具創造力的製片人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影視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影視人和商人們最新動向和信息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影視人獲得更多信息、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公司、項目合作 ◇ diyizhipianren

項目、影視宣傳合作 ◇ dyzpr816

我們在一起, 看看將來影視業是個什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