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青春片」崛起

“狗哥,幫我問下圓圓嘛,她得不得行啊?”

開篇即高能的《風犬少年的天空》,在新教導主任字正腔圓的演講與一通重慶方言的天台喊話穿插下,正式開播。


「地域青春片」崛起


摻雜著重慶方言的對白,莫名喜感,也引發了彈幕中一片對口音的討論:“小朋友口音很正宗啊”、“長大了口音反而退步了”、“重慶話嗎”、“這個口音好可愛”……

不止是方言臺詞,從第一集片名“大興村四兄弟與新來的”,到主角所在的重慶解放碑中學,《風犬少年的天空》都流露出濃重的地域色彩。


地域青春,是《風犬少年的天空》最鮮明的標籤之一。


「地域青春片」崛起


青春劇嬗變三十年,經歷了從新浪潮到套路化的起起落落。而如今,青春劇正在改革“公式化”創作,借“地域化”再次崛起。

1

“請回答”1990~2010

新浪潮、愛情元素增重

國產青春劇的序章,由1990年的《十六歲的花季》開啟。

現在看來土味而有年代感的劇情,承載了70一代的青春記憶。青春的髮絲拂過九十年代,留下白雪、陳非兒、歐陽嚴嚴和韓小樂的校園故事。


「地域青春片」崛起


受《十六歲的花季》影響,九十年代青春劇,大多都有相似的“模樣”,比如1997年播出,郝蕾、牛萌萌、李晨主演的《十七歲不哭》,2002年播出,金莎、李智楠、保劍峰主演的《十八歲的天空》,不僅片名有“系列感”,劇集也多圍繞著叛逆青春、校園故事、情感上的懵懂迷茫和對未來的嚮往與憧憬。

將短的歡愉長的青春濃縮進一集又一集電視劇,看屏幕中的演員重現少年時期的明媚與熱誠,帶給觀眾“憶青春”的共鳴和“恰同學少年”的歲月感慨,掀起了青春類型劇集的新浪潮。


「地域青春片」崛起


在這一波浪潮中,那些青澀演員的名字,如今大都已經家喻戶曉:1996播出的《校園先鋒》和《真空愛情記錄》,前者由李亞鵬、陳瑾、潘粵明主演,後者的演員陣容中囊括了陳龍、保劍鋒、馬伊琍。1998年張一白執導的青春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彙集了李亞鵬、徐靜蕾、王學兵、龔蓓苾、田震。

此後的十年間,臺灣青春偶像劇強勢佔據大眾視線,將愛情元素在青春劇中的比重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自2000年起,《流星花園》《鬥魚》《惡魔在身邊》《惡作劇之吻》等臺偶劇不斷刷新著青春劇的收視率高峰,臺偶熱席捲亞洲,還捧出了林依晨、楊丞琳等“視後”。


「地域青春片」崛起


這一階段呈井噴態勢的臺灣青春偶像劇,共同特徵在於外形靚麗的演員、走在潮流前端的造型服飾和曲折離奇的愛情故事。剝開外殼,內裡大多都是“王子愛上灰姑娘”的故事變形。

直到2010年,格局生變,臺灣偶像劇的套路逐漸喪失吸引力,而大陸正迎來大規模的IP爆發。


2

“請回答”2010~2019

公式化、大小屏幕共振

2010年至2015年間,小屏幕上的青春劇雖然有幾部IP改編劇打頭陣,但還是陷入了一段時間的沉寂。

翻拍自《流星花園》的《一起來看流星雨》,在一片吐槽聲中播完了三部。曾經最熱門的長篇言情小說《泡沫之夏》,也被改編為電視劇,由何潤東、黃曉明、大S主演,也因為主演的選角遭受爭議。


「地域青春片」崛起


而大銀幕上,華語青春片正揭開1.0時代的輝煌序幕。

2011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上映。一群男生坐在操場上看沈佳宜,已經是9年前的事;2013年,《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為趙薇處女座買票進影院的觀眾,記住了電影裡透過樹縫灑下的細碎陽光;幾個月後,高考完的應屆生衝著郭敬明小說改編、為楊冪、郭采潔、郭碧婷的全明星陣容湧入影院,卻沒想到刷新青春片評分新低的《小時代》最終能拍4部;2014年,《左耳》《萬物生長》《同桌的你》《梔子花開》《誰的青春不迷茫》接連上映,填滿了學生流量最大的暑期檔。


「地域青春片」崛起


青春電影一路高歌猛進,卻也暴露了創作上的種種問題:內裡空洞、劇情狗血、同質化嚴重。而其所創造的“鮮肉流量+大IP+強情節”的“戲劇青春”公式模板,也對產業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令人目不暇接的青春電影浪潮中,改編自同名小說的網劇《匆匆那年》悄然播出,憑藉著全新選角、良心製作收穫了豆瓣8.1的高分,後續IP又被張一白導演改編為電影版,由彭于晏、倪妮主演,收穫了5.86億票房。


「地域青春片」崛起


《匆匆那年》和後續高評分的青春劇《最好的我們》《一起同過窗》等,宣告了“戲劇青春”的終結,書寫了青春劇新的“獨家公式”。

自小說改編而來的、由新人擔綱主演的小成本青春劇,摒棄了固有公式,以對校園生活的真實重現、內容上的寫實與感情線的並重贏得了高口碑。其中的代表作品,有“振華三部曲”中同一製作班底的兩部:豆瓣8.9分的《最好的我們》、8.7分的《你好,舊時光》,而7.2分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7.9分的《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原著小說也出自同一位作家。


「地域青春片」崛起


《匆匆那年》之後,《最好的我們》也被改編為電影,由陳飛宇、何藍逗主演,最終票房達到4.11億。雖然電影版評分普遍不如電視劇版,但大小屏幕的共振,依然為IP擴大了影響力。

3

“請回答”2020

“地域青春”或開啟新篇章

降低愛情元素的絕對比重之後,青春劇有迴歸誕生之初寫實風格的趨勢,同時劇集的表達也上了一個新臺階。時代色彩、代際關係、地域文化,正在為青春劇翻開嶄新的一頁。

以《我在未來等你》《人不彪悍枉少年》為代表,懷舊風的青春劇對故事時代背景的描摹更為細緻。

以2019年播出的《我在未來等你》為例,豆瓣8.5分的《我在未來等你》中,37歲的大學老師郝迴歸(即劉大志)意外回到1998年,遇見了17歲的劉大志。1998年的劉大志,買雜誌用的還是舊版的一塊錢紙幣,電視機上放著《新白娘子傳奇》,書桌上有學生必備的21金維他,還穿著當時最流行的回力鞋。


「地域青春片」崛起


劇中《朋友別哭》《愛》等耳熟能詳的歌曲配合著不同劇情出現,加重了年代感。而時髦的英語老師、動不動要記過的主任、熱衷於當媒婆的媽媽等捕捉共性的人設,又能讓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能產生代入感。

除此之外,《我在未來等你》還加入了對代際關係的討論。回到過去的郝迴歸重新面對母親郝鐵梅的表現、37歲的班主任郝迴歸與17歲的差學生劉大志之間亦師亦友的關係,溫情之餘,更具現實意義。


「地域青春片」崛起


而2020年,同樣採用“穿越”設定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對代際關係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探討,豆瓣評分達到8.2。

意外“跨越”20年的李進步,與正在上高中的媽媽李青桐成為了朋友,攜手走過高中到大學的時光。見證母親青春歲月的李進步,回到現實之後,對上一代人的情感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懂得了母親的隱忍、堅韌,也不再埋怨母親種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故事從17歲的叛逆少女李進步與母親李青桐的矛盾開始,最後定格在穿越迴歸後李進步與母親的和解。


「地域青春片」崛起


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弱化了劇情設定上奇幻元素的違和感。此外,《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還有一個更為鮮明的標籤:東北青春故事。

劇中1999年的鐵原市,大澡堂、燒烤棚、爬犁、冰燈,滲透了東北文化。“波稜蓋”、“磕磣”、“損色”等大碴子味兒的方言臺詞,增添了劇集喜感與代入感。


將青春“地域化”,看似是一種限制,但從《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風犬少年的天空》來看,也頗有“奇效”。


「地域青春片」崛起


東北話和重慶話,都是方言體系中極具特色的代表,發音上的喜感與煙火氣為劇集增色。劇集中不同時代背景下主角的故事,勾連一代人的青春,而加重某一地域的文化、民俗特色,則可以喚起當地各個代際人群的集體記憶和時代感慨,深化劇集部分觀眾的情感粘連,達到與觀眾對話的效果。至於劇中人設、情節的普遍性與典型性,可以彌補地域化的缺點,讓不同地區的觀眾產生共鳴。


「地域青春片」崛起


近年來優質的青春電影,如斬獲平遙國際電影展費穆榮譽最佳影片的《過春天》、8.3分的《少年的你》,也都帶有地域特色。

“青春猶如彩虹一樣,十分勇敢,不會脆弱,十分進取,而不是苟且安生。”塞繆爾·厄爾曼如是寫道。青春是永不褪色的母題,而創作者賦予了其不同的質地。“地域青春”崛起的2020年,或許能為青春劇開啟一個新的紀元。


「地域青春片」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