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有時,最好的愛,是理解

1、理解,是最好的陪伴


《慶餘年》最觸動我的,是林婉兒緊抱著失落的範閒那一幕。


那時,範閒的好哥們滕梓荊去世了,為保護他離開的人世,留下自己的妻兒,戰死了。


那時,範閒很難過,難過得像個沒事人一樣,難過得不願流露悲傷,難過得不願跟人交流。


那時,範閒失魂落魄來找林婉兒,說著說著就忍不了心痛,忍不了眼淚。


那時,林婉兒很擔心他。


看著那個失落的範閒,她說:你給我講他的故事,好嗎?


慶餘年:有時,最好的愛,是理解

緊緊抱住悲傷的範閒

林婉兒想去了解範閒的心情,所以她傾聽。


聽完之後,她理解了範閒的悲傷,所以,她緊緊地抱住了他,陪他流淚。


她借滕梓荊的話告訴他,滕梓荊視他為家人,他就是那個讓藤子荊甘願赴死的人。


沒有無關痛癢的安慰,,沒有手足無措的慌亂,林婉兒此時展示的愛,只是恰到好處的理解。


正是這種理解,讓範閒得到安慰,也正是她對範閒和滕梓荊兄弟情的解讀,讓範閒重新振作。


此時,林婉兒的理解給了範閒陪伴和動力。


而範閒離京追捕嫌疑人向她告別時,林婉兒說:“我理解你,所以我不攔你,但我會日日憂思,你定要歸來。”


此時,林婉兒的理解,給了範閒愛與牽掛。


於愛情而言,有時,對愛人的理解,便是平凡生活中最好的陪伴。


2、理解,是無聲的成就


同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銀河補習班》裡父親對孩子的理解。


那個父親,在所有人包括孩子媽媽都認為他兒子不成才的時候,理解自己的孩子其實也很優秀;


那個父親,在周邊老師父母都強塞知識到孩子腦海裡時,理解孩子有自己的學習方法;


那個父親,在寫作方式固化的高中,理解並說服老師理解孩子的思維;


那個父親,在掐滅了孩子興趣愛好的高中,理解他的愛好,帶他去看比賽;


那個父親,在清華北大為尊的志願氛圍中,理解孩子的夢想,支持他走向心儀的院校。


慶餘年:有時,最好的愛,是理解

帶孩子擁抱自然

這個平凡的父親,帶孩子去自然環境中感受內心。


也是這個平凡的父親,在所有人看不起自己兒子的時候,沒有放棄,理解他,支持他。


父親告訴兒子,書很薄,每天裝進腦子幾頁就好。


這個父親,只是理解,所有的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優秀的方法。


正是這樣的理解,將一個資質平平的孩子培養成了一個優秀的飛行員。


也正是父親的理解,原諒了一個不懂愛的孩子,將善意和愛播撒在孩子心間。


可以說,是父親的理解,成就了孩子的一生。


對子女而言,有時,理解,才是最好的成就。


3、理解,是深沉的愛


年度暖心劇《俗女養成記》裡,兒子陳嘉明當眾說出自己喜歡男的。


父親非常訝異,大姑更是要鬧翻天了,滿口嚷嚷著子孫不孝,不停地批判著陳嘉明。


誰料,母親卻平靜應對,並把大喊大鬧的大姑轟出了家門。


慶餘年:有時,最好的愛,是理解

厲害的母親

其實,母親早在好幾年前偷看兒子的日記時,就知道兒子是同性戀了。


多年來,她一直沒有捅破。


相反,從最初知道時的慌亂,到隨後翻報紙、打電話諮詢,一步一步理解了兒子。


那個年邁有白髮的母親,在一天天的擔憂中,理解了同性戀不是兒子的錯,也理解了兒子的孤獨。


所以她一直未曾說破,反而在時間的流逝裡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並最終接受了兒子的男朋友。


而這份理解的背後,跳動著的,是母親害怕孩子孤獨的心。


於父母而言,有時,理解,是對兒女深沉而無聲的愛。


4、理解,讓愛無畏


生活總有很多磨難,是愛,讓我們突破磨難,而讓愛無所畏懼的,正是那一份難得的理解。


我想,愛,正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


理解所以信任,信任所以支持,支持所以陪伴,陪伴所以同心,同心,故而,無畏!


最讓我們泣不成聲,永遠是遇到磨難時,那一句“無論如何,我都會支持你”!


因為有了理解,因為有了支持,即便這世上的磨難,都出現在眼前,怕也是無礙的。


理解,其實,是一件極為不易的事。


如若這世上有人,理解或願意理解你,這是怎樣的幸運!


慶餘年:有時,最好的愛,是理解

因為有了理解,所以無畏

而比理解你更珍貴的,是有人,在一點點學著理解你。


學會用你用的“語言體系”,學會用你用的手機軟件,學會一點點融入那個對他們而言,無比陌生的世界。


只要靠近你一點點,笑容就多許多。


這種理解,不是簡單的附和,也不是掛在嘴邊的話語,是用盡所有力氣和心思,在理解你、支持你、陪伴你。


這種愛,絕無僅有,它讓你明白,無論在哪,其實你並不孤單。


於我而言,這個理解我的人,是父母,是愛人。


那麼對你而言,世上最願意理解你的人,是誰?


將心比心,我們對他們(父母、愛人)的理解,又有多少?


(注: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