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搶了,首都的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不知道北京的朋友們最近有沒有在朋友圈或者各種微信群裡看到過關於搶糧儲備的信息,尤其是一些年長的朋友似乎特別熱衷發此類信息。要是大家對此只是付之一笑,不信不傳那都無所謂,要真的信了加入搶糧隊伍,那真的就不應該了。可以負責任的說,首都的糧食安全絕對是有保障的,大家的米袋子、菜籃子都安全得很。

首先,全國的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這是北京糧食安全的基礎。受疫情影響,國際上一些國家尤其是原本的糧食出口國為了確保本國糧食供應,紛紛宣佈禁止本國糧食出口,引發廣泛擔憂。放在國際上,這的確是問題,尤其是對那些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而言更是如此。幸運的是,中國民以食為天,要說世界上哪個國家對糧食安全最為重視的話,那肯定非中國莫屬。為確保14億人口糧食安全,中國有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有完善的主糧生產戰略和糧食儲備戰略,對任何可能的風險都有充足的準備。據統計2019年中國水稻生產量達20961萬噸,進口254.5萬噸;小麥生產量達13359萬噸,進口349萬噸;玉米產量26077萬噸,進口479萬噸。可以看出,中國主糧進口占比小,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小。目前而言,中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庫存充裕、儲備充足,價格也比較穩定,完全不必因為擔心糧食供應短缺或者價格大幅上漲的問題。

其次,北京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供應平穩,大家可以把心放肚子裡。即使是疫情初期,北京對糧油、蔬菜、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也有著充足的準備,雖然價格有所波動,但主要是受春節假期供應減少的原因造成的,與往年同期相比並沒有過高的漲幅。春節後隨著各地復工復產的加速,北京的糧油、蔬菜、肉蛋等生活必需品已經得到充分保障,價格也紛紛回調,迴歸常態。其實大家真的不必擔心,想一想,有新發地這樣的大型糧果蔬批發市場,北京的糧食保障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加之北京有大量中字頭和市屬國企從事糧食生產、批發、銷售,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據瞭解,北京地方糧食儲備相當於6個月的市場供應量,各項輪換購銷機制健全。北京市、區兩級政府均有糧食應急供應機制,全市設立了八百多個應急供應點,可以確保糧食供應安全無憂。其實大家換個角度想想,北京首都的地位是不允許存在任何糧食風險的,即便是2003年也沒出任何問題,現在比那時各方面又進步了許多。

再者,搶購糧食更多的是心裡安慰,沒有太多實際效果。實際上不管是政府還是專家,大家已經給出了建議,那就是即使是為了居家防疫,儲存的糧食和各類食品最好不要超過兩週。因為糧食的供應是長期穩定的,價格也不會出現太大波動,而果蔬等又不耐儲存,買多了容易變質,營養成分流失,也容易造成浪費。搶糧真的是沒有必要,想想看,過去搶板藍根,搶食鹽,今年搶雙黃連,有哪一次真正用上了,無非是短暫的恐慌和最終的浪費而已。所以大家一定要調整心態,遇事不要跟風,自己好好想想,遇到身邊的人有類似情況也不妨勸一勸。

事實上,與其搶糧,不如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積極響應復工復產。目前北京出臺了不少減租減稅和信貸扶持政策,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這給小微企業和有志於創業的朋友提供了不錯的機會。不管我們從事什麼行業,現在都要好好珍惜工作機會,這才是我們最好的糧食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