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數學跟不上,作為老師的老爸,咋幫忙?

女兒數學跟不上,作為老師的老爸,咋幫忙?

古有懸樑,今有吊發

不是社會上傳播的女孩生理方面的問題,也不是智力方面的原因,而是:

1.學習方式

初中知識的學習,雖也有理解、總結的成分,但不少內容是"貝多芬"(背多分),而高中知識的學習,更加偏重理解、總結(當然也需在理解、總結的基礎上背下來),部分女孩進入高中後,沒有及時完成學習方式的轉變。

2.觀念

不少人說到了高中,部分女孩數學成績跟不上是常見現象,還舉出例子:某某在初中數學成績很優秀,進入高中後,儘管她一如既往地勤奮、認真,但數學成績就是一般般,這種想象可不少。其實,沒有任何科研成果證明高中女孩數學成績跟不上是正常現象,但受偏見和非理性的影響,部分女孩逐漸接受了這種說法,信心動搖乃至喪失,成績再也難有起色。

3.基礎不紮實

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有一定道理,因為知識有一定的連貫性,數學思維的建立和提高也是一個過程。

4.剛一進入高中,學習科目多且某些科目難度大,部分女孩難以適應,力不從心,一段時間後成績還是不理想,"夾生飯"越吃越多,有心翻盤,無力迴天。

女兒數學跟不上,作為老師的老爸,咋幫忙?

專注,最美的風景

5.方法有問題

學習過程中,沒有把課本上的概念(含定理、公式等)完全弄懂弄透。有人說"數學是一個嚴密的邏輯自洽體系,環環相扣,某個概念,某個定理,理解不好,後面的課程就更難理解,它像一臺精密的機器,一個零件不轉,整臺機器不工作",這種說法相當有道理。

再如,某道題不會,看過參考答案感覺會了,接下來必須做的是,把答案扔在一邊,自己獨立把它做出來;然後再找幾道類似的題,自己獨立限時完成後再加以總結,同學:你是這樣做的嗎?

6.毅力不夠,欠缺堅韌精神

學習是爬坡,對於較難的科目,更是如此。如果一學就會,題目一做就對,學習就太沒價值和意義了。不是有了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有希望。"傻傻地努力,笨笨地堅持。"是成就自己的不二法寶。成長的實質是自我突破、自我超越,"屢敗屢戰,愈挫愈勇"方顯英雄本色。

女兒數學跟不上,作為老師的老爸,咋幫忙?

條件很差,表現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