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越是老实,越是容易吃亏,牢记一句话,别再傻傻地被人欺负了

做人越是老实,越是容易吃亏,牢记一句话,别再傻傻地被人欺负了。这句话就是:诚实但别当傻瓜,坦诚但别太幼稚!

大凡吃过亏上过当的人,都喜欢说这样一句话:“做人不能太老实。”这话也许有些厚黑,但假如我们认真思考一番,就会发现,它绝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教人奸猾的不良之辞,而是数不清的过来人在屡屡受伤之后,用血的经验和教训归纳出来的至理名言。

做人越是老实,越是容易吃亏,牢记一句话,别再傻傻地被人欺负了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假如你过于忠厚老实,别人问什么话都毫无隐瞒,但等你问别人的时候,他却闪烁其词,想尽办法推脱。过后的感觉,往往就像是被人扒光了衣服,而别人却穿戴体面,在背后还笑你是傻瓜!真相就是这么残酷,在现实中到处可见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的案例,也都是不可辩驳的例证。所以,做人要诚实,但别当傻瓜;要坦诚,但别太幼稚!

来看一个职场案例:

一家广告公司里,某设计部门的主管位置空缺,这个部门中的A先生和B先生最有希望得到这个位置,于是,竞争便在这两个人中间展开了。实事求是地说,两个人条件相当,学历、能力、经验等各方面都不相上下,唯一的区别就在于A先生的人际关系看起来要比B先生好得多。

A先生常和公司其他同事一起唱歌、吃饭,一直相处得很融洽;B先生则很少将时间花在这个上面,整天板着一张脸,大家没事的话,都不愿意和他交流。如此,人缘好的A先生就成为最佳人选,这个部门的员工也都认为主管的位子非A先生莫属,就连B先生自己也不认为自己能赢,每次和A先生聊天都是满口的提前祝贺,好像A先生的正式任命已经提前颁布下来一样。A先生尽管嘴上还是保持谦虚,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心里早乐开花了。

然而,最后的任命结果却出乎大家的意料,做了部门主管的恰恰是平时不苟言笑的B先生,不仅如此,被大家普遍看好的A先生竟然还被公司委婉地劝辞走人了。大家对此都是百思不得其解。

做人越是老实,越是容易吃亏,牢记一句话,别再傻傻地被人欺负了

原来,表面上放弃了竞争的B先生暗地里下了很多工夫,平日不请客吃饭的他,私下里也开始请公司的同事们唱歌吃饭,甚至还热心地帮男女同事介绍对象。期间,更是多次邀请A先生吃饭,说是提前与上级联络感情,希望以后多多关照之类,捧得A先生心花怒放。

A先生心里一得意,再加上酒喝多了,嘴上说话也就没有把门的了,一些不敢对人说的抱怨和牢骚,全部抖了出来,甚至对总监的不满也毫不避讳地说了出来。而B先生则以匿名信的方式将这些话添油加醋地汇报给了总监。总监尽管虽没有全信,却也开始暗地里调查这些话的真实性。结果,A先生不但没有成为部门主管,反而被劝辞了。

在人性的丛林里,无处不存在着欺诈,像上面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竞争的特性决定了欺诈的必然性,竞争使得我们不得不谨慎行事,竞争也使得我们每个人必须有防人之心,做人不能太老实,可以诚实但别当傻瓜,可以坦诚但别太幼稚。

诚实但别当傻瓜,如何理解呢?就是要保证自己说话做事都是真实的,不能含欺骗成分。与此同时,要有所保留,有所防备,否则,就是傻瓜。比如做生意,你不弄清楚客户是什么人,不完全了解他的用意,就将自己的信息全部泄露给他,这时他就很可能从信息中找出可以欺骗你的破绽。

做人越是老实,越是容易吃亏,牢记一句话,别再傻傻地被人欺负了

坦诚而不幼稚,又如何理解呢?这个世界上,人心总有险恶的一面,我们要懂得把握分寸。假如总是疑神疑鬼,拒人于千里之外,说明你不够坦诚。假如不管对方是什么人,都掏心掏肺,一厢情愿地以为善意会换回善意,那就是相当的幼稚。

“诚实但别当傻瓜,坦诚但别太幼稚”,不是教你学坏,而是教你在竞争激烈、充满危险的社会懂得自我保护,不要太过老实。事实上,很多人就是因为过于老实,待人太过真诚,轻易泄露底牌,最终给自己惹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毁掉了自己。所以,做人不能太老实,还是留个心眼,不要给他人以可趁之机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