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靠信息不對稱可能賺到財富,現在還會如此嗎?

財經王大拿


信息不對稱,一致是積累財富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前如此,現在同樣,只不過形式上可能稍微有點差別。

先說下在以前社會中,信息不對稱是重要的積累財富的手段,因為在過去,由於不像現在網絡的發展,所以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特別普遍,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在某個先進城市賺錢的行業,在一些偏落後的地區,可能還沒有這樣做的,這時候如果你去這些偏落後地區做這個業務,很可能賺得第一桶金,其實往大了,當年美國賺錢的互聯網,國內還很多人並不知道,這時候你能夠把互聯網業務引過來,做網絡業務或者網購,顯然你就有可能是今天的馬雲了,只是我們很多人,根本不瞭解這種信息,甚至網購平臺都給你做好的時候,很多人初期也不接受這種方式,不敢輕易網購,更不用說自己在網上開店了,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對稱。

如今,網絡的高速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的應用,使得人們可以更方便的利用碎片時間獲得信息,信息的傳播力遠大於過去,那麼是不是信息不對稱來賺錢的模式就很難出現了呢?非也,現在依然可以考信息不對稱賺錢,只是模式稍不同而已。

比如這兩年比較火的網紅文化,最初很多人,包括我,也實在不理解,很多”譁眾取寵“的人,怎麼就會引發很多人的觀看,甚至是打賞。在這個基礎上,又從網紅單獨的炒作,又演化為網紅之間的PK,接著又從網紅PK,引發了電商為網紅刷錢,網紅不管PK輸贏,都會以幫電商賣貨來”感激“電商的PK助陣,而粉絲又會在直播間感激的買著電商的產品。不理解的人始終不理解,直到最近很多明星甚至羅永浩、董明珠這樣的企業家,也都加入了直播賣貨的陣營,再次刷新了人們的認知。其實從邏輯角度,這種當下最火的網紅現象,也是信息不對稱的代表,因為很多人並沒有理解,網紅出現,完全滿足了人們對於傳統娛樂不滿足的需求,而那些看起來的”譁眾取寵“,卻又滿足了很多現實裡不滿現狀人們找到了自尊,至於網紅的PK,則是精神的寄託,而電商賣貨,則是粉絲經濟又一體現,從自己刷禮物只換來一句“謝謝”,到買電商的東西最起碼是實物,電商刷錢也就是這個目的。

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在想,自己怎麼利用信息不對稱來賺錢呢?其實很簡單,你的關注點在哪裡,你就會在哪裡,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你成天在研究如何賺錢,你肯定會發現,原來賺錢有很多的竅門,只是太多的人,都渾渾噩噩的過一天是一天,從沒真正的思考過。希望此文,能給那些不安於現狀的人,有一些啟發。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盡情關注!


財經王大拿


就賺錢的模式來看,可以大致分為三類,我們一般憑藉其中的一種或者多種來實現盈利。第一種是突破性增長,即善於發現商機,在藍海時期率先進入某一領域,在短時間內構件自身的“護城河”,包括品牌威力、產品特性、銷售實力、特許權等,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和行業壁壘,這種商機的發現更多依靠的是專業技能與對現實社會和商業模式的理解;第二種是成為龍頭企業,即如果在某一行業有一定的基礎,則利用資金、技術、人脈、經驗等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得其他企業難以企及,從而在行業之中利於不敗之地,並且能夠不斷地向前發展;第三是借勢,“只要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即藉助社會大背景實現盈利。

在第三種模式中,其實就涵蓋了信息不對稱。借勢的前提條件之一是明確未來的“風口”在哪裡,即只有利用信息優勢,才能提前進入或部署一個行業,掌握一定的資源,或是實現一定的創新,等到風口的到來,以在未來的發展中佔據優勢。

馬雲說:“沒有傳統的企業,只有傳統的思維,傳統思維只有一條就是捍衛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既得利益。”因此,長期以來,有市場競爭的地方,就有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但在不同的年代表現形式不同。

在早期傳統年代,信息的來源是處於節點上的情報人員,並通過傳統的面對面交流或紙質的書信、報紙等手段來傳遞信息,例如在《貨幣戰爭》一書中。羅斯柴爾德家族利用自己在歐洲編織的情報網,提前“預知”到了滑鐵盧戰役,藉此在急劇變化的局勢中發了一筆橫財;人類進入電氣時代以後,電報、廣播電臺、電視等成為了大眾傳媒的重要工具,掌握了信息傳遞的渠道,也就掌握了信息的資源優勢,這不僅僅適用於經濟範疇,卡扎菲政變上臺後率先佔領電視臺和廣播電臺,控制輿論,也是對信息不對稱的利用。

每一次信息革命,都會加快信息傳播的速度,讓信息的控制權發生轉移,從而引發價值鏈的重新組合。互聯網是信息高速公路,可以瞬時、分佈式溝通信息,消除距離,帶來了信息的大爆炸。一方面,互聯網確實衝擊著基於信息不對稱的商業模式,把選擇權讓渡給了用戶手中。買家也可以查詢到“二手車”的具體信息,可以不再聽信賣方的一家之言;投資者依賴於監管部門和中介機構,實現了作為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由此可見,互聯網拓寬了信息獲取渠道,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方式,信息不對稱收受到打擊。

但另一方面,互聯網在提供降低信息不對稱的可能性的同時,在現實中製造了更大的信息不對稱。這是因為信息不對稱能否降低的關鍵不在於信息是否更多,而在於信息搜尋與匹配的效率是否更高。互聯網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不僅傳遞信息,還在生產信息,由此可能出現更多的垃圾信息和干擾信息,使得人們面臨甄別信息真假的問題。

從專業的眼光出發,大量蒐集和分析信息,從而實現信息的對稱,做出理性的選擇,互聯網為信息的對稱帶來了可能,但這樣的對稱伴隨著高昂的成本。而非專業人士往往由於對專業問題認知的缺乏,人云亦云,面臨信息的巨大噪音,正確信息的佔比大幅度下降。這也催生了利用信息不對稱通過產品、服務進行謀利的知識付費平臺和中介平臺。握有真知的專業人士相較於普通民眾具有信息優勢,並且利用這種信息優勢提供有關信息判斷的服務,從而獲得利潤。

因此,互聯網的出現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影響,但是現在的互聯網還無法徹底消除信息不對稱,甚至會新增其他的信息不對稱。而且互聯網信息的混雜催生了利用信息不對稱性進行盈利的新業態。但互聯網作為一把打開信息對稱的鑰匙,隨著社會信用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望可以消除信息不對稱的現象。


治理科技王老師


我認為依靠信息不對稱賺錢的情況永遠存在。只是更加隱秘而已。

道理很簡單,針對同一條信息,每個人解讀的能力不對稱,導致了信息背後的信息運營能力不對稱。這更顯知識的力量。

我把盲人摸象的故事稍微延伸做個類比。

假如有另外一個盲人,因為讀過關於大象的書,而書中恰好有類似大象腿像柱子,大象肚皮像牆的比喻,他就會很快判斷大家摸的是大象,而不是柱子和牆。

在搜索引擎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有人通過搜索引擎,碰出新的思想火花,而有的僅僅是看看娛樂八卦。這就是差別,這個差別永遠不會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