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靠信息不对称可能赚到财富,现在还会如此吗?

财经王大拿


信息不对称,一致是积累财富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前如此,现在同样,只不过形式上可能稍微有点差别。

先说下在以前社会中,信息不对称是重要的积累财富的手段,因为在过去,由于不像现在网络的发展,所以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特别普遍,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在某个先进城市赚钱的行业,在一些偏落后的地区,可能还没有这样做的,这时候如果你去这些偏落后地区做这个业务,很可能赚得第一桶金,其实往大了,当年美国赚钱的互联网,国内还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时候你能够把互联网业务引过来,做网络业务或者网购,显然你就有可能是今天的马云了,只是我们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这种信息,甚至网购平台都给你做好的时候,很多人初期也不接受这种方式,不敢轻易网购,更不用说自己在网上开店了,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

如今,网络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更方便的利用碎片时间获得信息,信息的传播力远大于过去,那么是不是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的模式就很难出现了呢?非也,现在依然可以考信息不对称赚钱,只是模式稍不同而已。

比如这两年比较火的网红文化,最初很多人,包括我,也实在不理解,很多”哗众取宠“的人,怎么就会引发很多人的观看,甚至是打赏。在这个基础上,又从网红单独的炒作,又演化为网红之间的PK,接着又从网红PK,引发了电商为网红刷钱,网红不管PK输赢,都会以帮电商卖货来”感激“电商的PK助阵,而粉丝又会在直播间感激的买着电商的产品。不理解的人始终不理解,直到最近很多明星甚至罗永浩、董明珠这样的企业家,也都加入了直播卖货的阵营,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其实从逻辑角度,这种当下最火的网红现象,也是信息不对称的代表,因为很多人并没有理解,网红出现,完全满足了人们对于传统娱乐不满足的需求,而那些看起来的”哗众取宠“,却又满足了很多现实里不满现状人们找到了自尊,至于网红的PK,则是精神的寄托,而电商卖货,则是粉丝经济又一体现,从自己刷礼物只换来一句“谢谢”,到买电商的东西最起码是实物,电商刷钱也就是这个目的。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在想,自己怎么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钱呢?其实很简单,你的关注点在哪里,你就会在哪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你成天在研究如何赚钱,你肯定会发现,原来赚钱有很多的窍门,只是太多的人,都浑浑噩噩的过一天是一天,从没真正的思考过。希望此文,能给那些不安于现状的人,有一些启发。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资案例与逻辑思考,尽情关注!


财经王大拿


就赚钱的模式来看,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我们一般凭借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来实现盈利。第一种是突破性增长,即善于发现商机,在蓝海时期率先进入某一领域,在短时间内构件自身的“护城河”,包括品牌威力、产品特性、销售实力、特许权等,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壁垒,这种商机的发现更多依靠的是专业技能与对现实社会和商业模式的理解;第二种是成为龙头企业,即如果在某一行业有一定的基础,则利用资金、技术、人脉、经验等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得其他企业难以企及,从而在行业之中利于不败之地,并且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第三是借势,“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即借助社会大背景实现盈利。

在第三种模式中,其实就涵盖了信息不对称。借势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明确未来的“风口”在哪里,即只有利用信息优势,才能提前进入或部署一个行业,掌握一定的资源,或是实现一定的创新,等到风口的到来,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优势。

马云说:“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思维,传统思维只有一条就是捍卫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既得利益。”因此,长期以来,有市场竞争的地方,就有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但在不同的年代表现形式不同。

在早期传统年代,信息的来源是处于节点上的情报人员,并通过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或纸质的书信、报纸等手段来传递信息,例如在《货币战争》一书中。罗斯柴尔德家族利用自己在欧洲编织的情报网,提前“预知”到了滑铁卢战役,借此在急剧变化的局势中发了一笔横财;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后,电报、广播电台、电视等成为了大众传媒的重要工具,掌握了信息传递的渠道,也就掌握了信息的资源优势,这不仅仅适用于经济范畴,卡扎菲政变上台后率先占领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控制舆论,也是对信息不对称的利用。

每一次信息革命,都会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让信息的控制权发生转移,从而引发价值链的重新组合。互联网是信息高速公路,可以瞬时、分布式沟通信息,消除距离,带来了信息的大爆炸。一方面,互联网确实冲击着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商业模式,把选择权让渡给了用户手中。买家也可以查询到“二手车”的具体信息,可以不再听信卖方的一家之言;投资者依赖于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实现了作为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由此可见,互联网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信息不对称收受到打击。

但另一方面,互联网在提供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的同时,在现实中制造了更大的信息不对称。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能否降低的关键不在于信息是否更多,而在于信息搜寻与匹配的效率是否更高。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不仅传递信息,还在生产信息,由此可能出现更多的垃圾信息和干扰信息,使得人们面临甄别信息真假的问题。

从专业的眼光出发,大量搜集和分析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对称,做出理性的选择,互联网为信息的对称带来了可能,但这样的对称伴随着高昂的成本。而非专业人士往往由于对专业问题认知的缺乏,人云亦云,面临信息的巨大噪音,正确信息的占比大幅度下降。这也催生了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产品、服务进行谋利的知识付费平台和中介平台。握有真知的专业人士相较于普通民众具有信息优势,并且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提供有关信息判断的服务,从而获得利润。

因此,互联网的出现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但是现在的互联网还无法彻底消除信息不对称,甚至会新增其他的信息不对称。而且互联网信息的混杂催生了利用信息不对称性进行盈利的新业态。但互联网作为一把打开信息对称的钥匙,随着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望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治理科技王老师


我认为依靠信息不对称赚钱的情况永远存在。只是更加隐秘而已。

道理很简单,针对同一条信息,每个人解读的能力不对称,导致了信息背后的信息运营能力不对称。这更显知识的力量。

我把盲人摸象的故事稍微延伸做个类比。

假如有另外一个盲人,因为读过关于大象的书,而书中恰好有类似大象腿像柱子,大象肚皮像墙的比喻,他就会很快判断大家摸的是大象,而不是柱子和墙。

在搜索引擎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有人通过搜索引擎,碰出新的思想火花,而有的仅仅是看看娱乐八卦。这就是差别,这个差别永远不会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