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認識中國與日本發展的差距

通過在日本的訪問、考察、接觸和了解,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對日本發展的看法和評價不能簡單地被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表象所掩蓋。總體上,日本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高度發達文明的程度。與此相對照,中國在現代化的道路上與日本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中國發展的定位,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自己,高度重視日本泡沫經濟破裂的深刻教訓,更加重視生態環保和社會發展,全面提高我國的國民素質。


深刻認識中國與日本發展的差距


近期,我們組團到日本進行21天的考察調研,

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題,

到有關政府部門、企業、大學、

研究機構訪問交流,

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

到東京、大阪、福岡等地參觀考察。

總的感受是,

雖然日本經歷了20多年的經濟低迷,

被稱為“失去的20年”,

但日本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到

高度發達文明的階段

中國在現代化道路上與日本還有巨大的差距。

我們必須時刻自省自警自勵,

學習借鑑日本的長處,

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自己


正視中國與日本發展的巨大差距


深刻認識中國與日本發展的差距


到底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和日本的發展?

這是訪日前後始終縈繞在我們心頭的問題。

通過在日本的訪問、考察、接觸和了解,

我們深深地感受到,

對日本發展的看法和評價不能簡單地

被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

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表象所掩蓋,

日本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像

有些人所認為的那樣“深陷泥潭”,

相反日本經濟運行總體還比較平穩,

經濟社會發展都進入到有序運行的軌道,

經濟和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

都達到了精細化的程度。

日本的就業相對比較充分,

人民生活比較富足,國民心態比較平和,

社會秩序安定和諧,

城鄉地區之間發展比較均衡。


總體上,日本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高度發達文明的程度。與此相對照,中國在現代化的道路上與日本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第一,經濟實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雖然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

但中國的國土面積是日本的25倍,

人口是日本的10倍多,

反過來


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國的10倍。


2010年,日本人均GDP是42150美元,

而中國只有4260美元。


日本在世界上的高收入國家中名列前茅,

而中國僅排在第120位左右。


一是強大的高端工業製造能力。


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的中村裕彥先生說,

日本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上的高端製造大國?

因為日本沒有多少資源,

能源自給率不到20%,

糧食自給率只有28%,

要維持日本人的生存,

滿足能源和糧食的進口需要,

就必須發展具有強大競爭力的製造業,

這是日本的生存之道和生命線所在。

日本正是以這種深刻認識和進取精神,

牢牢佔據世界製造業的高位。

工業實力和強大的製造能力

成為日本最重要的王牌。

工業製造業的高度自動化,

使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械設備

和工業機器人制造大國。


深刻認識中國與日本發展的差距


世界500強企業中,

日本共有68家跨國企業上榜,

僅次於美國而居世界第二位。

日本產生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公司和品牌,

如豐田、三菱、日產、索尼、東芝、松下等,

其產品技術含量和質量精益求精,

享譽全球。在日本工作的中國教授告訴我們,

日本產品很少有質量問題,

更不可能有假冒偽劣,

同樣的產品各地價格也相差不多,

顧客儘管放心購物。

日本製造成為品牌、技術、質量的代名詞。


深刻認識中國與日本發展的差距


二是強大的金融實力。


日本早在20世紀80年代

就確立了世界金融帝國的地位,

後來雖然受到泡沫經濟破裂和金融危機的衝擊,

但金融實力依然強大。

日本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

2010年,

日本的海外淨資產總計為3.07萬億美元,

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的55.8%。


三是強大的技術優勢。


永遠保持技術領先優勢,

這是日本手中的核心王牌。

日本提出“技術立國”戰略,

在研發領域始終保持世界至尊地位。

日本的研發投入佔全球研發投入總量的20%,

而其人口只佔全球的2%。

日本的科研投入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3.4%,

其中77%來自企業,

而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只有2.3%。

全球十大發明型企業中,

有八家在日本。

其專利發明集中在電子、機械、精細化工、

納米新材料、能源與環保等高科技行業。

在可見的將來,日本的技術領先地位難以動搖。


第二,日本處在現代化的領先地位。


訪問日本期間,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日本完善的基礎設施,

特別是發達的綜合性立體交通體系。

日本全國近1.28億人,

居住在面積只有37.78萬平方公里的列島上,

而且還主要集中在本州島上,

但到處的交通都很通暢,

包括東京這個國際化大都市,

幾乎看不到長時間堵車的現象。

主要是因為,雖然日本汽車工業發達,

居民家庭汽車擁有率很高,

但大城市地下鐵路、

地上高架輕軌構成了一個立體交通網,

到任何一個地方都很方便,

人們出行首選的是輕軌和地鐵(日本人都叫電車),很少有人會開車上班,

甚至一些大公司的經理、

政府的高官也都乘坐地鐵。

我們在東京的幾天活動,

充分體驗到了地鐵和輕軌的方便之處。

日本人很為他們完善便捷、

節能環保的基礎設施自豪,

並認為日本在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

運營和管理方面具有向其他國家出口的優勢。


日本在城鄉、區域發展方面

已達到了比較均衡的狀態。

從南到北,沿途所見,各地區發展都很現代化。

日本的農村一樣能夠享受現代化發展的成果,

交通便利,服務設施比較完善,

生活水平與城市差別不大。


與此相對照,中國的城鄉、

區域之間還存在著很大差距。

特別是中國還處在農村勞動力

向城市大規模流動的階段,

僅消化吸收這龐大的農村人口,

最終達到城鄉之間的相對均衡,

恐怕就需要兩三代人、

幾十年的時間,

這就充分體現了中國與日本現代化的差距。


第三,日本在生態環保方面的突出成就。


日本雖然是一個地域狹小、

自然災害頻發和多山的國家,

但生態環保做得非常好。

人們具有非常強烈的環保意識,

每個人都自覺地保護環境。

穿行在日本的城市之間,

高速公路許多時候是在山洞和橋樑之間通過,

所見山巒到處都是森林覆蓋,

一片鬱鬱蔥蔥。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達到64%,

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日本非常重視綠化,

即使在繁華的東京,高大的樹木、

整齊的草坪、大片大片的綠色也盡收眼底,

似乎有土地的地方就被綠色的植物所覆蓋。


深刻認識中國與日本發展的差距


訪問日本真正地感受到什麼是整潔乾淨。

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

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乾淨,

這大概是我們中國人到日本的強烈感受。

據介紹,

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類管理最嚴格的國家,

家家戶戶自覺對垃圾進行分類,

按時定點收集,甚至街道上的垃圾筒也不多,

人們出門都自覺地帶著塑料袋,

把準備扔的垃圾保存起來,

放在有收垃圾的地方。

在任何地方,

都看不到亂扔垃圾和隨地吐痰的現象,

也沒有如美國紐約地鐵亂寫亂畫的問題。


深刻認識中國與日本發展的差距


日本更是十分強調節約的國家,

全民具有強烈的節約意識。

日本的飯菜都份量較少,

剛好夠一個人吃即可,

即使是大家一起聚餐,

所點食物也是夠吃就好,

不會出現吃不完浪費的現象。

日本人認為,他們的資源和食物有限,

雖然現在已經非常富裕,

但視浪費為犯罪,良心上感到不安。

對比中國人餐桌上的巨大浪費,

真使我們感慨萬千。


這次東日本地震海嘯和核輻射,

造成電力普遍緊張,

日本人更是感到了能源的緊缺,

提倡和推行各行各業和全社會節能,

辦公室、家庭和許多公共場合都只開一半的燈,

雖然沒有強制,但人們都非常自覺地實行。

日本一些企業都配備有能源管理師,

負責落實節能標準。

交通節能也是日本節能的一大領域,

政府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國民自覺不開汽車,

現在騎自行車在日本又流行起來,

既節能,又減少汙染,還可以鍛鍊身體,

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日本是世界上節能減排做得最好的國家,

其能源使用效率相當於中國的15倍之多。


第四,日本是世界上最和諧有序的國家之一。


日本社會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有序。

交通人流都在無形中聽從一個指揮,

就是都遵守規則。

在大城市的街道上很少能看到警察,

各個路口只有紅綠燈在指揮交通,

綠燈亮時發出一種“啼嘟啼嘟”的聲音,

提醒盲人可以過馬路。


深刻認識中國與日本發展的差距


汽車和行人都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無論是市內還是市外的車流,

看不到如中國常見的不斷強行併線、

超車、夾塞、甚至進入逆行道

往前超車等違反交通規則的情況。

據說日本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低,

在世界上也是交通事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從表面上就可以看到,

日本是一個很守規則的社會。


在日本訪問旅行,

中國人經常會問,這裡安全嗎?東西會丟嗎?

在日本人的心目中這都是不成問題的問題。

日本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

安全根本不是問題。


陪同我們的人說,他在日本生活二三十年,

基本上沒有碰到過丟東西的現象。

中國人總是說,你幫我看著東西。

可日本人不明白,東西你看它幹嘛。

在日本的機場、飯店、賓館等各個地方,

經常可以看到放著沒人看的行李,

旁邊人來人往,並沒有人覺得東西不安全。

陪同的人告訴我們,

在日本沒有人家裝防盜門,

窗戶上也沒有防盜網,

因為他們不擔心會被盜。

我們專門看了街上停放的自行車、

摩托車,有些是上鎖的,

也有不少是不上鎖的。

這也印證了日本社會的安全。

我們感到,在日本真使人有一種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感覺。


深刻認識中國與日本發展的差距


日本還是世界上最公平的國家之一。


日本朋友甚至開玩笑說,

我們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

人們不管是從事哪行哪業,

工資收入差別不大,而且非常透明,

沒有工資外的灰色收入。

要知道日本人的收入很容易,

只要知道他大學畢業時間和年齡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大學剛畢業每月收入20多萬日元,

相當於人民幣1.6萬多元;

30多歲的人一般收入30萬~40萬日元,

相當於人民幣2.5萬~3.3萬元。


據日本的教授講,

一般資歷比較高的教授的收入與日本首相相當,

都是一年1200萬日元左右。


日本實行嚴格的個人所得稅和遺產稅,

遺產稅率從10%到70%,

這些都成為調節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因此,日本的基尼係數比較低,大約是0.285,

屬於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小的國家之一。

我國的基尼係數在0。55.

是日本的兩倍!


日本還是世界上最廉潔的國家之一,

一直處於最清廉的前30個國家之列。

日本還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高的國家,

女性的平均壽命為85.33歲,

男性為78.33歲,

均創下全球最高紀錄。


第五,日本具有很高的國民素質。


人們普遍承認,日本的國民素質很高。

這首先與日本的教育水平高有很大關係。

高中畢業的學生大多數都可以上大學,


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的一半左右。日本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幾點特別突出:


一是講禮節。


對人非常有禮貌,赴約非常守時。日本人的鞠躬世界聞名,商場、賓館、飯店總可以看到服務人員對客人鞠躬致謝。在日本幾乎看不到無禮的舉動或粗魯的行為舉止。


二是重信用。


日本人誠實守信,在商業買賣中幾乎不會發生欺詐行為,坑蒙拐騙的事情絕少發生。日本的企業也以講究信用、產品質量精良著稱於世。


三是嚴格自律。


日本人的口頭禪是“不給他人添麻煩”,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並盡力做到盡善盡美。在日本看到街上的小汽車,都是擦得乾乾淨淨,每家每戶每個商店門前也都是收拾得乾乾淨淨,這也是“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具體表現。在日本的大街上、地鐵裡,看到的上班族都是西裝革履,日本人喜歡穿西裝是一種自律的文化要求。令我們驚奇的是,出租車司機也都是西裝領帶,和公司白領沒有差別。日本人工作負責,講究效率,勤勉敬業,精益求精,工作中加班加點成為常態,而且都是人們的自覺行為。


四是團結精神。


在日本,給人的感覺,這是一個高度一致的社會,根本沒有如其他國家那樣的不同民族、種族、語言、文化上的差別,更沒有這些方面的社會衝突。日本人具有一種團隊精神,大家都融入到集體行為之中,為了集體的和社會的利益,甘願放棄自己的個人利益。日本民族始終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意識,有非凡的適應能力,有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這些都是日本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因素。


中日經濟合作具有巨大的空間。


中國與日本經濟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很大的互補性。日本擁有先進的技術、管理和人才優勢,中國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不斷髮展的國內市場,這些都提供了中日經濟合作的巨大空間。節能減排、生態環保、技術創新這些方面,都是重要的合作領域。應該將中國的市場優勢與日本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和管理更好地結合起來,推動兩國的經濟合作不斷拓展。日本近年來出現了新的產業轉移趨勢,一個基本的考慮是產品設計研發必須靠近市場需求,這樣才能更好地設計出滿足市場需要的產品。因此,日本企業的研發中心出現了向中國等國家轉移的趨勢。我們應該抓住這一國外產業轉移的新機遇,加快提升中國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