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測序成本平民化,大數據會導致“基因決定論”嗎?(一)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甚至在2019年3月還表示,基因測序成本將會降至1000元人民幣。而僅僅在三年前基因測序的成本還需要1000美元。這種成本下降的速度被稱為超摩爾定律。人類很早就進行了基因研究。但成本一直都是影響研究進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現在的測序成本是25年前的300萬分之一,是13年前的兩萬四千分之一。1985年美國科學家率先提出的人類基因組計劃聚集了全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耗時13年耗資30億美元進行了一次完整的基因測序。2003年,雙螺旋結構的基因測序花費了2400萬美元。

成本的下降自然會使得基因的樣本大幅增加。2018年相比以往樣本量漲了8倍。相比以往的基因決定人體基因和特徵的研究,比如血型、紅綠色盲、鐮刀型貧血等,這類由單基因決定的特徵被稱為“簡單性徵”。但是這類簡單性狀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只佔人類各種特徵的很小一部分。

而絕大多數人類特徵,比如受教育程度、飲酒和吸菸傾向等,都是受到很多基因控制的“複雜性狀”。與一個複雜行為特徵相關的基因可以多達幾十、幾百,甚至更多,而每一個基因的貢獻其實很微小。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破譯,到底是哪些基因和我們的行為特徵有關。比如,科學家已經可以證明,一個群體受教育時間的長短,不僅僅和後天環境有關,和先天基因狀況也有關係。

其實基因測序成本進一步下降,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倘若大部分的基因都可以預測了,就會進行人為的篩選,使得自己的下一代的“複雜性狀”更加滿足未來競爭。正如國漫《靈籠》描述的人類末世情景。


基因測序成本平民化,大數據會導致“基因決定論”嗎?(一)


當人們在某些領域取得傑出成就,例如梅西、C羅之於足球,科比、詹姆斯之於籃球,朗朗、李雲迪之於音樂,我們最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他真是個天才!”似乎他們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全賴血液裡流淌的那股“天賦”,或者用個更加科學的字眼——基因。然而,這種早已在我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觀念真有道理嗎?基因和大部分的人類複雜的行為特徵的關係的準確性如何正如B超對生男生女的影響。

那決定性因素還是先天基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