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正在“出賣”你

你的朋友圈正在“出賣”你

一個來自500強企業大學的校長曾經聊到他在招聘新員工時的一個方法。這些企業大學一般招聘的人數不多,但是對人的要求很高,特別是學習力,如何快速辨別呢?

首先,面試時跟應聘者聊一會兒,並加上彼此的微信。

然後,加上微信後藉口要上廁所,到門後便打開這位應聘者的微信朋友圈,看他平時都發些什麼內容。因為朋友圈能透露出很多的信息。這位企業校長說,通過看這些應聘者的朋友圈,他發現按照朋友圈內容來分,有三類人:

第一類,沒有在朋友圈發過任何信息,或者是很久沒有發。

第二類,經常發一些家長裡短,曬娃、曬美食、曬旅遊、曬產品。

第三類人,朋友圈有一長排的轉發,而且都是直接轉發,沒有任何的點評或者觀點。

第一類人,看不出他的學習能力怎麼樣,但是,可以謹慎的懷疑,他不注重自己的影響力。

第二類人,比如同樣是曬娃,有些人一天發三次,每次都用九宮格,他覺得自己的娃太可愛,每張圖都不同,但是別人看起來根本沒區別。另外一些人,就曬得有趣味,別人愛看,並真心的點贊。這兩類人在表達時的區別就是是否考慮到觀看的人的心理的。

第三類人,對他來說,感動很容易,但是要他輸出很難。

那兩個多月的應聘中,他面試了近百人,發現第一第二類的人比較少,最多的是第三類人。最後,他錄取的兩個人朋友圈是怎麼樣的呢?就是經常會在朋友圈發表一些自己的思考、經驗和應用。

看來,學習力真的是一項非常稀缺的能力,如何提高呢?趙周老師的這本書《這樣讀書就夠了-個人學習力升級指南》就告訴了你秘訣----把知識“拆為己用”。

趙周,拆書幫創始人。拆書幫是中國最大的非營利性學習愛好者組織,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關聯經驗,聚焦實際問題的解決。至今已培養出1100多位拆書家,深度影響數十萬人的學習與生活方式。

《這樣讀書就夠了》一書就告訴了我們,“如何把知識拆為己用?”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一、 拋棄“乾貨式”學習

現在互聯網流行一種病,就叫做“收藏乾貨”。比如,半小時帶你瞭解一本書的精華;不用看書,看這張思維導圖就夠了;100條人生哲理,值得你收藏。這些知識,一看之下,好像就是曬乾的魚乾,包裝精美的燕窩,看起來富含營養,但是這樣你咬不動啊,你總得加水,加調料一起烹製,才能成為美味又營養的佳餚。要不然,你就只能把它收藏在冰箱裡,等過哪天過期變質就扔掉了。

上次我們訓練營在講到如何寫書評時,提到六要素,這六要素就是乾貨了。但是對於這些乾貨,你能消化嗎?比如第四點,“邏輯主線”。從這四個字,你怎麼去理解?

然後,老師講了一個自己的例子。

你的朋友圈正在“出賣”你

以《會賺錢的媽媽》為例,我看完這本書的立意是什麼呢?

立意是:社會競爭如此激烈,如何避免成為又窮、又忙的“窮忙族”?

我梳理出來的邏輯主線就是:做好職業規劃,找到適合自己的完美事業;增加被動收入,擴大收入渠道;做好時間管理,避免一天到晚都在忙忙碌碌;如何投資自己,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如何找邏輯主線,我的方法有點簡單粗暴,就是根據自己的立意,從書裡找到相關的答案,然後再把這些答案按照邏輯順序梳理一下。

你看,省去的恰恰是最有可能幫助學習者內化和應用的東西,留下的是最不值錢的核心知識。

二、 培養全新的思維模式

從小到大,如果你向父母提出問題,父母很多時候會直接給你問題的答案;小學老師會要求你背誦公式和課文;中學老師會要求你揣摩作者的意圖。像這樣的學習,學習者更多的是停留在知識的記憶上。是一種以知識為中心的思維模式。

但是,我們是否有思考過,比答案本身更重要的是不斷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問,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盡力消化和應用學到的知識。這就是我們應該培養的以應用為中心的思維模式。

你的朋友圈正在“出賣”你

我們要培養以應用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可以從兩方面來入手。

1. 學會提問

比如:孩子這次考試成績不好,沮喪的把試卷遞給家長,有的家長會說“怎麼考成這樣?我都經常叫你不要看電視,多學習,你都聽到哪裡去了?”而另一些家長會說“這次確實比之前的成績下降很多呢。不如我們一起來找找是什麼原因吧?”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意識到自己考試之前經常看電視,而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太少。

雖然“結論”是一樣的,但是第一種家長的做法直接戳中要點,給了孩子正確的答案,可是孩子可能不會認為你說的是正確的,還會起逆反的心理。

而第二種家長的做法,是跟孩子進行了有效的溝通,提出“怎麼成績會下降,有哪些因素影響?”他不給你正確答案,而是引導孩子去反思、追問。

你的朋友圈正在“出賣”你

2. 學會回答

小孩子認識世界,會從提問開始。比如“小鳥為什麼會飛啊?”作為家長,你會怎麼回答呢?“因為小鳥有翅膀啊。”也許這就是你給了的所謂的正確答案。但是有些小孩可能還會問“為什麼有翅膀就會飛呢?”作為家長,你如何回答就很重要了。有的家長就直接敷衍了事;有些家長會以此為契機,追問孩子“你知道為什麼有翅膀就可以飛嗎?”然後引導孩子去思考,可以陪孩子去找資料,瞭解其內在的原理,還可以聯繫到我們常見的飛機。這樣一系列的引導,給予孩子的不只是正確的答案,而是一種正確的思考。

正確答案似乎滿足了好奇心,實際上是把學習者探索未知的熱情轉化成了記憶事實性知識的苦差。

在現代社會,很多人老覺得自己欠缺知識,對學習有焦慮感,因此成了“囤課”族,覺得買了課,好像自己就能把這些知識擁有,以作為自我安慰。其實,他們缺少的不是知識,是如何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 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提到知識體系,很多人認為就是把書的結構、專家的邏輯和學科的體系搬到自己的頭腦中。這是書上的知識體系,跟自己的知識體系是一樣的嗎?

有的人遇到挫折的時候會說“我只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安穩生活”,明天看到雞湯文激起鬥志又說“人生就應該轟轟烈烈,有一番成就。”

林語堂說某些中國人“得意時信儒,失意時信道,絕望時信佛”,也正是此意。這不叫“把知識拆為己用”,只能說是拿來為自己做出的選擇或行動進行合理化的辯護。

這樣的人都是沒有自己的知識體系的,都沒有真正的學習。他們的知識再多,也猶如一盤散沙。沙粒堆得再多,也難以成塔,只要風雨一來,隨時都有可能坍塌。

現在是自媒體時代,你會發現,很多做得好的人,都有自己的知識體系。而他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我們很熟悉的張萌萌姐,她剛開始的“1000小時小樹林計劃”,開啟她的目標管理之路。後來她學到SMART原則,聯繫自己的經驗,把SMART原則運用在自己的實踐中並總結了一套自己的經驗方法,最後根據自己的親身實驗和總結反思,開啟了多門有關的課程,以幫助其他學習者解決問題,促進他們的目標實現。

這就是形成自己體系的一個過程。開始接觸到一個知識點,先追問和反思經驗,然後分析和整理信息,最後把它內化和應用。這樣,知識才是你的,而不是書中作者的。通過這一個過程,相當於你接收到一盤散沙時,用粘合劑把這些沙子按照他們的位置慢慢粘合起來,構成自己堅硬的堡壘。

你的朋友圈正在“出賣”你

小馬過河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小馬駝著糧食準備要過河,不知道河水的深淺,就跑過去問牛伯伯,牛伯伯笑著說“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馬聽後準備趟過河裡,小松鼠馬上制止它說“小馬別下去,這河可深了。”小馬不知道聽誰的好,只好去找媽媽,媽媽跟它說,我們一起去看看。小馬試著一步一步自己淌過河。這時它才明白,河水既沒有牛伯伯說的那麼淺,也沒有小松鼠說的那麼深。只有自己親自試過才知道。

毛主席也說過“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口嘗一下。”知識不是點贊、收藏、轉發就是你的了,只有你把它應用到實踐中,與過往的經驗相結合,總結並能通過輸出的方式來影響其他學習者,才是真正有屬於自己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