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陰山山脈,我國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山脈,東西走向,包括狼山、烏拉山、色爾騰山、大青山等。山頂海拔2000米—400米。集寧以東到沽源、張家口一帶山勢降低到海拔1000米—500米。山地南北兩坡不對稱,北坡和緩傾向內蒙古高原,屬內陸水系。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黃河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是黃河沿岸的沖積平原。由賀蘭山以東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平原),內蒙古狼山、大青山以南的後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又稱前套平原)組成,面積約25,000平方公里。是鄂爾多斯高原與賀蘭山、狼山、大青山間的陷落地區。地勢平坦,土質較好,有黃河灌溉之利,為寧夏與內蒙古重要農業區和商品糧基地。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河套是指黃河“幾”字彎和其周邊流域。河套平原一般分為寧夏青銅峽至石嘴山之間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和內蒙古部分的“東套”。有時“河套平原”被用於僅指東套,和銀川平原並列。東套又分為巴彥高勒與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又稱“後套”,和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的“前套”。有時河套平原稱河套—土默川平原。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南臨黃河、背靠陰山的八百里河套平原地處我國北部邊陲的蒙古高原,是由流經此處的古黃河沖積而成的一片扇形平原。這裡海拔1000多米,常年乾旱少雨,年降雨量僅為150~200毫米,而年蒸發量卻高達2000~3000毫米,是降雨量的10~20倍。儘管如此,河套平原卻仍能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和陝北防護林營造基地,根本原因就在於河套平原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不遠萬里,繞了一個大大的“幾字”灣後來到這裡,只為深情無限地來澆灌滋潤這一片蒼天厚土。


所以,自古以來就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好傳說。假若河套平原得不到黃河母親歷經百轉千回後的親睞與眷顧,這裡恐怕早已變成茫茫戈壁荒漠,哪裡還能成為地球內陸同一緯度上的一片稀有綠洲。因此,有人也曾說:水利興,河套興;水利亡,河套亡。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河套水利的興修始於秦漢,興於清末,盛極於解放之後。遠古時代,由於古黃河的不斷沖刷變遷淤澄,逐漸造就形成陰山腳下這一片廣袤肥沃的平原土地。


自神州古國實現大一統之後,從秦漢伊始,朝廷就開始派遣數萬內地居民來到陰山腳下的河套平原戍邊墾荒。


其時,就有人利用古黃河沖積平原地帶所遺留下的一些溝壕水道等,開挖渠道,引黃河水灌溉周邊土地,墾荒種植,獲利頗豐。但其規模面積頗小,由於朝代更迭、戰亂頻發以及水患橫生等諸多原因而數度荒廢淹沒。


清朝建立初期,為確保邊疆地區安定,實行民族隔離禁邊政策,禁止在河套平原墾耕。此時,放眼河套平原,到處都是茫茫草灘澤國,偶爾能見到一些牧人放牧的身影,一切就如南北朝民歌《敕勒川》中所描述的那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清朝後期,由於烏蘭布和沙漠侵襲與地質形變等多種原因,黃河發生了對河套平原影響深遠的重大改道事件。


原來流經河套平原的古黃河河道並不在現在的位置,而是位於河套平原北邊的陰山腳下,現在的黃河河道只是古黃河所分出的一段支流,這段支流最終又與向南折出陰山的古黃河主河道匯合東流。


而河套平原則恰好是由北邊的古黃河與南邊的支流完全圈套起來的一片淤扇平原,故名“河套”平原。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後來,隨著本地地形氣候的持續變化,烏蘭布和沙漠不斷向東侵襲,大約在清朝道光年間,沙漠壅堵住流向陰山腳下的古黃河河道,使得古黃河河道被迫南移。


將河套平原南端的那段支流演變成以後的黃河主河道,而原來的古黃河河道則又演變成為河套平原阻擋排洩陰山洪水的烏加河,後來又逐漸被改造成為河套灌區退水排水的總排乾溝。


百年之間,可謂是滄桑鉅變哪。與此同時,也使得黃河故道烏加河成為黃河母親饋贈給河套人民的又一筆巨大寶貴的自然歷史遺產。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清朝末年,清廷出臺墾荒鼓勵政策。以河北難民王同春為代表的一批有識之士帶領著眾多勞苦大眾,充分利用河套平原西南高、東北低的特殊地形條件,與南邊黃河行河可以開口引水、北邊黃河故道烏加河可以退水排水的優越地理結構,以及平原上的一些天然溝壕水道等,沿著黃河北岸線,順其自然、因勢利導地開挖了八條蜿蜒北伸的人工乾渠。


以後又增加到十幾條,進而使得富含礦物質營養的黃河水通過自流形式逐漸流入乾渠兩側新開墾出來的大片土地中,用以澆灌農作物。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而且,所有引水乾渠全都配套設置了退水口,可直通平原北面的原黃河故道烏加河,以此使得從黃河中多流進來的水量能順著退水渠道逐漸匯流入烏加河內,最大限度地避免河套地區洪澇災害的發生,同時還可起到上引下拉,避免渠道淤積壅堵等功用。


烏加河中的大量積水還可以逐漸匯流於平原東部的烏梁素海(也屬於古黃河河道的一部分,由古黃河折出陰山,向南衝洩向平原地帶形成),烏梁素海中的多餘水量又可以順著其下游的一段古黃河河道返退回平原南端的黃河之中。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如此一來,在黃河、烏加河以及烏梁素海之間的河套平原上就逐漸形成一個有進有退的引水灌溉體系,這也為日後將河套平原逐漸改造建設成為一個有進有退、有灌有排的先進宏大灌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河套地區土壤肥沃,大小阡陌縱橫交織,適於種植春小麥、水稻、糜、谷、大豆、高粱、玉米,向為內蒙古、寧夏地區的主要農業區。有塞外米糧川之稱。平原上還蘊藏著煤、鐵、銅、金、石墨、石棉、鹽、鹼等多種礦產資源。


河套平原地下水甚豐,黃河北岸山前埋藏較深,平原較淺,由10~30米減至2~3米;含水層由厚變薄,湧水量由100噸/小時遞減為60噸/小時;礦化度漸增,一般由0.5克/升增至3克/升。 黃河南岸地下水埋深約1~3米,湧水量10~40噸/小時,礦化度1~3克/升。


黃河流經巴彥淖爾盟340公里,年經總流量315億立方米,水利資源非常豐富。1959年修建了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1969年開挖了總乾渠(二黃河),全長180公里。1975年完成了總排乾溝工程,結束了有灌無排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