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

每個時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

01

"除了焦慮,對我而言,更大的恐懼來自於你明明知道世界在變,變得如此之快,變得如此無孔不入,進入你的方方面面,但是其實你並不知道它是怎麼變的。"張泉靈在一次演講中說道。

時代拋棄你的時候,不會和你說再見。

初次遇見這話,被狠狠地焦慮了一番。

細細想來,比起焦慮,我們更應該腳踏實地自我成長。

聽過很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有人經常拿這個甩鍋,在他們看來講那麼多大道理是無用論。為什麼聽過很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真的就只是聽聽,風吹過耳,瞬間即逝。沒有真正求證驗證這些個道理是否是正確,有沒有漏洞,是不是真的可以用到生活中。無心一聽,未曾求證,沒有內化成為自己的認知,運用到實踐中,也確實是沒什麼用的。



02

古人云書中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讀書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一種途徑。那些個持讀書無用論的人,他們無法無心從書中獲取信息,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付諸實踐,所以書中的知識改變不了他們。書中的信息觸動不到他們的腦電波,就像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從書中獲取信息,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看得更遠,也看得更清。當然不排除有斜肩的可能,這就需要我們用明亮的雙眼去發現,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是金子總會發光。我們對待任何事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不做接盤俠,就像淘金子一樣。這種思維就是淘金式思維。思考和判斷的過程,也是不斷提問的過程。



03

影視劇裡經常會看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指責未生娃的媳婦,說她們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這種畫面。

擁有淘金式思維的人,看到這之後,他們可能會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這話出處哪裡,有何典故?

2、作者在何情況下寫出這話?

3、古人的價值觀真是這樣的?

4、我並不認同這個觀點

淘金式思維最大的特點就是參與和互動,他們會和作者之間展開對話,和作者之間相互交換觀點,所以他們對於書中的知識點會思考得更加深刻。

經資料查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

傳說中,舜帝的父母不賢,導致舜帝一直沒能娶妻,舜帝最後只好不告知父母,自行娶妻。舜帝在沒有告知父母的情況下,娶了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這是一場政治問題,堯年老時,想尋求一位繼任者,眾人推薦了舜。當時,舜是一個鰥夫,而堯卻決定用六戚觀人法考察他,於是把二女嫁給了舜。

孟子的原意應該是:“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娶妻的時候沒有稟告父母,是沒有盡到後輩的本分。但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但與稟告了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因為舜娶妻是在堯考察了舜的德行後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的,而此時,舜的父母對舜還有偏見,稟告他們並沒有什麼好處)。”

假設以沒有子嗣是大不孝的觀念為價值標準,眾人不會推薦舜,堯也不可能去考察他。可見孟子以舜不告而娶來論證孝不孝的問題與傳子孫以繼香火無關。實際上,堯嫁二女的目的是考察舜是否具有成為繼體之君的資格,無論這個資格涵蓋哪些內容,肯定與婚姻子嗣無瓜葛,因為舜那時就是鰥夫(無妻或喪妻的男人)。

東漢末年趙岐在所注的《孟子章句》裡明確了“三不孝”的具體所指,並將“無後” 解釋為“沒有後代”。學界對孟子這句話的探討都集中在 “君子以為猶告也”一句,而對“無後”的解釋則大多沿襲趙岐所注,大同小異。

影劇界引用“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後代,出自趙岐所注。而孟子這句話的原意是不盡後輩的本分是最不孝的,與子嗣無關。當時也沒有沒有子嗣是大不孝的這種價值標準。

通過淘金式思維,同樣的一個信息,我們看到了不同的本質。龍應臺說過:每個時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 。淘金式思維就是在不斷思考中找到答案,找到精華中的精華,提升自我。學會淘金式思維,讓我們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多一個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