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代人的崩潰總是來得猝不及防?

前幾天我的朋友雲起給我說了一句話,讓我非常詫異

每天只有下班回家路上的時候,我才是真正的放鬆

在我的印象裡,雲起一直都是一個手有存款,家有賢妻的一個讓人非常羨慕的存在,他和他的夫人是從小認識的,從產房到婚房,從鉛筆橡皮紙到現在的油鹽醬醋茶,兩個人合拍到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要做什麼,我非常不理解,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感覺。

“阿偉,你知道嗎,我過的不幸福,上班要面對禿頂上司,外出要面對油膩客戶,回家要面對妻子的眼神”

我不明白為什麼妻子的眼神可以和上司客戶相提並論,妻子的眼神不是充滿愛意的嗎?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問的,雲起露出了一個苦澀的笑容,說道:

“你不理解,有時候雙方太過了解也是一場噩夢,我好羨慕你。”

“見鬼,羨慕我什麼?”

“沒有家庭啊。”

“hh,畢竟我從小就是想做一個丁克”

這是我和雲起最後的一次談話,之後他就離開人世了,對沒錯,他是自殺,我不理解,為什麼?為什麼要自殺,就算自殺為什麼要選擇跳樓,你不知道給你收拾遺體的時候警察有多難做嗎?你以前不是最討厭麻煩別人了嗎,你不是最討厭把自己搞得很醜, 你不知道你從樓上跳下來全身摔的稀碎的樣子很醜嗎?

之後我才瞭解,他跳樓的前一晚和他太太吵了一架,而吵架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一瓶沒有開封的醋,故事的大概情節和《月亮與六便士》一模一樣只不過我認識的“思特里克蘭德”並不是去了巴黎,而是去了更遠的地方。

ps:故事純屬虛構,如有巧合真是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