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給父親煮麵!這才是我們希望培養的孩子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位網友因為一碗麵哭了。

他半夜聽到廚房有動靜,起身查看,發現女兒正睡眼惺忪地煮麵。

女兒知道爸爸每天6點就要早起上班,而第二天正好又是他生日,她就親自給爸爸做手擀麵,煎了雞蛋,買了一把花。


孩子給父親煮麵!這才是我們希望培養的孩子


孩子給父親煮麵!這才是我們希望培養的孩子


爸爸七尺之軀,被自己女兒感動的無法表達,躲在房裡擦眼淚。

一、體諒

一個家的溫暖,莫過於,你給我遮風擋雨,我為你做一碗麵!

我們總認為父親是堅毅的,就像一座大山,他沉默不語,不善表達,他也很少將愛掛在嘴邊。

但是,他在外拼搏奮鬥,心中念著孩子,再苦再難也不會在孩子面前說一個字。

這位女孩讀懂了“體諒”二字的含義,她也許沒有優秀的成績,也許沒有聰明的頭腦,但她這一點,彌足珍貴。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意。

我們很多孩子,一味地索取,少了一份體諒,尤其是對父母。

嫌棄飯菜不夠豐盛,嫌棄衣服不夠新潮,嫌棄玩具不夠炫酷,嫌棄父母不夠有錢。

往往給的越多的孩子,越是不懂體諒。

等到他們真正懂得體諒了,父母也老去了。

孩子給父親煮麵!這才是我們希望培養的孩子

、互愛

父親對孩子的愛,藏在行動裡。

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慢慢地,她體會到父親的辛苦,更多了一絲風來雨去的心疼。

這份付出給孩子踏實和安心,孩子同樣回饋她力所能及的禮物。

父親的愛,往往是在孩子長大以後,才能體會的真真切切。

筷子兄弟唱的《父親》,唱出了多少兒女的心聲: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

當我們還在責怪父親的嚴厲時,堅強和獨立也同時深深駐紮在我們的心裡。

父親是容易滿足的,就像這位為父親煮麵的小女孩,沒有太多的語言,一碗麵足以表達對父親的愛。

三、溫暖

家庭的教育,無需太多的道理,也沒必要太多的條條框框,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笑臉,一句鼓勵,都能讓孩子心生溫暖。

在溫暖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陽光,也更懂得感恩。

比起那些整天為了孩子作業而雞飛狗跳的家庭,這份溫暖,對他的成長更加珍貴。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當我們帶著挑剔的眼光看待他們,那麼他們也會越來越無光。

如果我們關注他們的特點,給以鼓勵,他的成長就多一份色彩。

孩子的煩惱也許很多,但他一回家,如果能吃到溫暖的飯菜,得到關心和問候,再多的不快也會煙消雲散。

、感恩

彼此都感恩,這個家就有了溫度,就足以抵擋很多不如意,比如:貧窮、疾病、焦慮等等。

感謝孩子來到我們身邊,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員,緣分把我們牽到了一起。

劉向說:父母之愛子,則為計深遠。

生活需要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培養孩子的感恩心,讓他從小體會的生活的不易,也讓他懂得珍惜。

父母與孩子之間,是螺旋上升的關係,彼此促進彼此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