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施主何不食肉糜?善哉出家人是不吃肉的 誰說僧人不能吃肉?

相信在最近這幾天正月,不少人的伙食都非常的不錯,天天大魚大肉,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和尚不能吃肉?我自小就開始學習易學,因此對我國的主要宗教佛教和道教也十分感興趣,但每當看到電視影視之中的和尚不能吃肉的橋段,自小就在我心中留下了很大的疑惑。後來經過求教老師與自己查詢多方資料,於是就有了這麼一篇文章。

小施主何不食肉糜?善哉出家人是不吃肉的 誰說僧人不能吃肉?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而外國的佛教和藏傳佛教是可以食肉的,事實也是,至今除了漢族佛教徒,其他地域的佛教徒都有吃肉的習慣。而佛教之中的葷腥指的是蔥、蒜、芥、薤(藠頭)和芫荽(香菜)這類吃了以後會亂人心性的蔬菜植物,並不是指肉。而佛教本身是可以吃三淨肉的,即眼不見殺、耳不聞殺和不為己殺。我專門還查詢了資料《不變詞經》2.2經中有一修行者唾棄迦葉佛食肉,說食肉是比食素腥臭的。迦葉佛答:“殺生、傷害、說謊、欺騙和邪淫這些才是腥臭的,而不是因食肉帶來的腥臭。傲慢、無禮、妒忌、欺騙那些才是腥臭的,而不是因食肉帶來的腥臭”我想說到這裡,讀者朋友們都很能感受到佛家對於食肉的看法。

小施主何不食肉糜?善哉出家人是不吃肉的 誰說僧人不能吃肉?

有一次我和一位老師提起來這個問題,老師告訴我。我們這裡的佛教徒不吃肉是因為當時在南北朝的時候,有一位皇帝梁武帝,他就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這位梁武帝蕭衍不吃葷、不近女色,不光如此他還為了防止人們殺生,而強行讓國內的佛教徒們食素,一時全國上下流行食素。甚至上在祭祀宗廟的時候,梁武帝都不允許用豬牛羊,要用素食代替,最後在大臣們勸諫之下,也僅僅使用了面捏成的牛羊來祭祀神靈。自此之後,我們這裡漢族的佛教徒便開始了食素的傳統。順便一提,漢地僧人頭上要留戒疤也是出自梁武帝之手。

小施主何不食肉糜?善哉出家人是不吃肉的 誰說僧人不能吃肉?

關於為什麼要持戒,和尚不能喝酒、吃葷和近女色等等。這一看似不明不白的行為,實際上有理有據。佛教經典《楞嚴經》之中有:“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簡而言之就是,當你持戒了不接觸女色葷腥等亂人心性的事物,你才可以靜下來(這個定也有入定的意思),當你定下來之後才可以得到智慧。

小施主何不食肉糜?善哉出家人是不吃肉的 誰說僧人不能吃肉?

而關於肉食,美國暢銷書《每週健身四小時》之中,作者在尼加拉瓜每天吃三頓,連續吃了二十一天帶脂的有機食草牛肉。回來之後睪丸酮的分泌量明顯增多。而卡魯瑟斯的《成年男性雄性激素缺乏症:病因、診斷和治療》當中也有,實驗表明,嚴格的低膽固醇飲食會導致睪丸酮數量和自由睪丸酮數量降低14%,尤其是低蛋白質的素食飲食會使素食者體內的性激素結合球蛋白數量上升,從而進一步降低自由睪丸酮數量(這一物質的減少會降低性需求)。從這裡看來,大量食用帶脂肉類會提高人的性需求。

梁武帝這一有心之舉反而給我們的漢地佛教帶來了更正確的修行方式?談談你的看法吧。碼字不易,還請喜歡的讀者朋友們點個贊,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