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作者:▶商文君◀每日更新
1402年,燕王朱棣率軍揮師南下,嚮明朝的南京進軍。一路上經過浴血奮戰,朱棣終於這年的六月初三渡過長江,在攻取鎮江後,率軍駐紮在南京附近的龍潭。朱棣並沒有立即攻城,這因為南京城高池深,易守難攻,而且城中尚有二十萬守軍!
就在幾年前,朱棣在攻城戰鬥中吃過大虧。那是在濟南之戰中,當時鐵鉉率領殘兵敗將固守城池,重創燕軍,打破了朱棣不可戰勝的神話。圍城沒有足夠的兵力,攻城風險太大,所以朱棣在抵達南京城外後,並沒有採取進一步的軍事行動。
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南京城不戰而下,建文帝居然沒有組織軍隊守城,就從歷史中消失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在燕軍抵達南京後,建文帝手下的大臣們就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有人主張離開南京去浙江,也有人主張去湖北、湖南一帶。
這時候,方孝孺提出:“今城中尚有勝兵二十萬,城高池深,糧食充足,盡撤城外民舍,驅民入城,足以為守。”客觀而言,方孝孺所說的有一定道理,固守南京,等待勤王之兵,然後裡應外合,還有一戰之力。畢竟當時朝廷手中還有兩支重兵,而且距南京都不遠,一支是駙馬梅殷率領的,駐軍淮安,另一支軍隊駐在鳳陽。
為了拖延時間,建文帝還採用了緩兵之計,先後派出自己堂姑慶城郡主,接著又派大臣李景隆等人,之後是安王、谷王諸位王叔,最後是自己的母親,讓他們去朱棣營中議和。然而,南京就在眼前,朱棣怎麼會同意放棄即將到手的皇位呢?
在議和失敗後,建文帝就開始任命朝廷重臣防守南京各個城門。南京城是朱元璋歷經二十多年建設的都城,規模宏大,由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牆組成。其中外郭有16座城門,周長達120裡,內城有城門十三座,再加上20萬守軍,這套防禦體系絕對是易守難攻的。
然而,南京城堅固城防以及20萬大軍,卻沒能保住建文帝的皇位,朱棣兵不血刃進入南京城中,奪取了皇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建文帝最信任、親近的人背叛了他!一個就是李景隆,另一位是谷王朱橞。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兒子,算是建文帝的表兄。
而朱橞是朱元璋的第十九子,按照輩分還是建文帝的叔父。李景隆曾奉命討伐朱棣,結果屢戰屢敗、損兵折將,朝臣紛紛建議誅殺李景隆,結果建文帝沒有追究責任,反而依然非常信任。谷王朱橞在靖難之役爆發時,也沒有支持朱棣,而是來到了南京,向侄子表示忠心。
不過隨著戰局的變化,兩人的心思也發生變化。朱棣抵達南京後,建文帝曾先後派李景隆、朱橞去朱棣軍中議和,大概那個時候,雙方就有勾結。之後,兩人奉命守衛金川門,他們在六月十三日,打開了南京城門,迎接朱棣大軍進城。燕軍進城後,二十萬明軍頓時失去鬥志,幾乎毫無抵抗,史稱“金川門之變”。
就在此時,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率領為數不多的家丁去抗擊朱棣的大軍,此人就是魏國公徐輝祖,也就是朱棣的妻弟。然而,徐輝祖的抵抗也無濟於事,大概只能為建文帝拖了一些時間。此時宮中燃起大火,朱棣趕緊殺入宮中。在一具被燒得面目全非的屍體面前,朱棣掉了幾滴“鱷魚淚”,說道:“小子,何苦如此!”
參考資料:1.《奉天靖難記》;2.《明史紀事本末》;3.《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