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

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

华章妹说

记忆是伴随一生的事情,学习、工作、生活,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有些人能记住很多事情,而另一些人往往对记忆力感到困惑。

所以,我们是怎样记住事物的?更重要的是,遗忘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为什么会遗忘?

运用下文的10个原则,可以轻松帮你记住想要的内容。以下,Enjoy:

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

作者:肯尼思·希格比

来源:华章管理(ID:hzbook_gl)

病人:“医生,我的记忆出现问题了。当我和他人谈话的时候,说到一半我就忘记我在说什么了。”


精神病医生:“你的这个问题出现多久了?”


病人:“什么问题?”


妻子:“啊!我忘记拔掉熨斗的电源了。”


丈夫:“别担心,房子不会烧掉的,我也忘记关掉浴缸的水了。”


有三个迹象表明你正在变老,第一个是开始遗忘……另外两个我忘了。

以上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记忆的段子和笑话。

据说我们开玩笑的事情通常是我们最困扰和关心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如此多的段子是有关性、金钱和体重的原因之一。这也许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的段子是关于记忆的。

虽然记忆段子不像其他三个话题一样成千上万,但是记忆和遗忘始终是许多幽默故事的主题。

我们关心自己的记忆是怎样运转的,特别是它不运转的时候尤为关心。我们是怎样记住事物的?

更重要的是,遗忘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为什么会遗忘?

01 我们为什么会遗忘

遗忘并不是坏事,这一点在我们讨论短期记忆时已经提到。如果没有遗忘,你的大脑将会被许多琐碎的事情胡乱地塞满,以至于不能甄选出有用的和有意义的信息,帮我们做出决定。因此,让我们的大脑充满不重要的事物是不值得的。

忘记不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记住重要的。当然,关键是要能忘记不重要的,而不是重要的。

不说大概你也知道,遗忘比记住容易很多。但是为何如此呢?

你只要在记忆三部曲——读取、存储、检索的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导致遗忘,但是必须同时做好“三部曲”才能做到记住。这就好像只有一次机会记住与三次机会遗忘的对比。

心理学家已经提出几种理论来解释遗忘的原因。

衰退说。这种解释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在大脑中产生的一些物理“痕迹”会逐渐衰退或消失,正如草地上的小路如果没人走,便会杂草丛生。

压抑说。这种解释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研究潜意识时提出来的。这些记忆被故意地压抑到潜意识,从而使人们免受其煎熬。

扭曲说。记忆也许会受到我们价值观和兴趣的影响,所以我们记住一些事情是因为我们想要记住它们。

干扰说。与其说时间流逝导致了遗忘(如“衰退说”认为的那样),不如说该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对遗忘的影响更大。许多遗忘可能是由于其他学习带来的干扰。

索引说。这种关于遗忘的解释较之前面论述的四种解释更新。该解释认为,遗忘是检索失败(与读取和存储相比较)。记忆并没有消失,也不会受其他信息的干扰,而是仅仅取决于有没有找到通向记忆的正确线索。

学习和记忆的某些基本原则是大多数记忆工作的基础。使用这些原则中的一个或多个足以帮助你记忆几乎所有不同类型的内容。

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

02 意义:“毫无意义”

决定“一件事情学起来的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内容对学习者的意义程度。如果内容没有意义,那么学起来就很难;越是有意义的内容,学起来越容易。

单词比无意义的音节更容易记住。


具体的词汇比抽象的词汇更容易记住。


被分组进有意义类别的单词比无意义的指令更容易记住。


句子比无序的单词更容易记住。


被组织好的段落和故事比没有精心组织过的内容更容易记住。

在各种层面,意义影响记忆。

在一项研究中,显示了意义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人们记住了200个无意义的音节、一篇200字的散文和一首200个词的诗歌。无意义的音节大约花了1.5个小时记忆,散文用了不到半小时,诗歌花了大约10分钟。

03 组织:“把这一切联系在一起”

如果单词以随机顺序而不是按字母顺序排列,那么一本字典会有多少用呢?在字典中,你可以找到一个特定单词的原因之一,是单词按字母顺序排列。

同样地,你可以在一个图书馆里找到一本书,或者在一个文件柜里找到一个特殊的文件,是因为这些信息是有组织的。你不必查找字典里所有的单词、图书馆里所有的书,或者文件柜里所有的文件,你只需到所需内容存放的位置。

人们可能会强加有组织的特性,来帮助学习一组没有类别的项目。他们仍然倾向于用类别来回忆内容,即使他们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没有按类别。

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

04 联想:“这提醒了我”

联想是指将你想学习的东西和你已经知道东西联系起来。这可以通过类比、隐喻和例子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比较、对比或重组实现。

联想帮助记忆的方式之一就是使内容有意义。你对一个主题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要把新知识和它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一件事你联想的知识点越多,越是容易记住它。这是我们接下来将要讨论的点。

除了赋予意义,联想可以通过交叉引用记忆中的内容帮助我们记忆。

同样,你可以把一个特定的事实与你记忆中更多的信息相联系,这样你就有更多的途径找到它。

事实上,有证据表明,即使我们没有故意做出这样的多重联想,信息也会通过印象中的网状联想再次出现在记忆中。

05 意象:“所有东西历历在目”

你家里有多少个窗户?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时,你的记忆搜索更可能是视觉化,而不是语言化的。你脑海中真切地浮现每个房间的画面和窗户的数量,然后继续想象下一个房间。这项对大多数人并不太难的任务,说明了意象在记忆中的作用。

早在19世纪就有研究证据表明,意象可以提升对文字内容的记忆。然而,从20世纪早期到60年代,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意象不是一个合适的研究领域;它被看作人内在的不能被客观研究的东西。

事实上,在1952年发表的一个关于人类学习的广泛调查中,根本没有提及心理意象和意象。但在过去的20年里,对意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意象的研究,变得越来越被认同了。

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

06 专注:“我没有注意到它”

奥利弗·温德尔·福尔摩斯通过声明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记忆原则:人必须在忘记一件事之前先关注它。当我们经常说我们忘了什么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应该说的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关注它:我们从来没有有意识地注意它。

如果你想记住某件事,你必须将注意力放在它上面,专注于它,并确保从一开始你就把注意力放在它上面。只有在有过专注地学习后,我们才能谈论遗忘。

同样地,我们试着去学习复杂或困难的内容,如果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或者不集中,我们就不能学得很好。

解决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方法是将注意力放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当你把雨伞放在柜台上时你甚至可以告诉自己:“我正在把雨伞放在柜台上。”这将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并减少你走后忘记的可能性。

07 重复:“那又是什么?”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重复的重要性。我们也许可以一次就学会,但大多数的学习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内容。当然,重复确实有助于学习,但有些人没有意识到,虽然重复对学习是必要的,但是对于大部分学习而言,仅仅重复是不够的。

也就是说,大部分内容的学习离不开重复,但如果只是重复,并不能保证你学会,重复与其他学习的原则结合才是有效的

重复不仅可以让你学到更多(和信心更多),而且可以在你学习技术性和不熟悉的信息时形成不同类型的知识。

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

08 放松:“慢慢来”

你有没有参加过这样的考试?你不记得一些问题的答案,但在交卷之后,你的状态放松下来,答案都飘进了你的大脑。

事实上,焦虑会干扰记忆,甚至是在没有特定产生焦虑的压力的情况下。记忆测试中,人在高出一般焦虑水平的情况下(通常是对生活感到焦虑),往往比焦虑水平低的人做得更差。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焦虑对记忆的影响,有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是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处理焦虑症——治愈或者预防。

一般来说,你为考试或者表演准备得越好,你的不安就会越少。这意味着对有技巧的表演需要广泛的实践,对一个回忆的执行需要过度学习。

我们已经看到,过度学习能够提高你记忆能力的信心,增加的信心有助于减少焦虑。相比你学习得非常深刻的知识,焦虑更可能会干扰你学得一般的知识的记忆

09 环境:“我在哪里?”

虽然大部分基本原则是解决你学习什么或者你怎样学习的问题,但环境能够解决你在哪里学。

当学生在不同的房间里被测试,研究室留了一些环境线索帮助回忆。环境的影响会被通过有目的地将所学的内容与房间的功能相联系来提高。

事实上,一项研究发现,只有建立起这样的关联,同一环境才能够帮助更好地回忆。我们假设环境是一个记忆的地标,当环境与所学的内容相关联时,这样的地标可以从记忆中产生,并用于指导检索内容。

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

10 兴趣:“你是什么?”

有人抱怨说,他们在数学或者力学这些学科上“不好”,这样经常抱怨的原因是他们对这些科目不感兴趣,他们在这些科目上没有看到价值,不想去做,不想努力学习。

为什么有些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可能会觉得很难学习和记住新的信息,兴趣是一个可能的原因。许多老年人对过去比他们现在或将来更感兴趣,并且花更多的时间思考过去。

目前已经提出了用兴趣帮助记忆的两种方式。在记忆中,兴趣帮助我们关注并激励我们去记住。另一种有助于记忆的方法,是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那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考虑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我们也看到了重复能够帮助学习。

除了开发内在的兴趣,你还可以刺激外部或人为的兴趣。外部动机如奖励或惩罚,可能有助于创造兴趣。例如,你可以推迟一个愉快的任务,直到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

11 反馈:“你怎么做?”

学习中的反馈有两个作用。首先,知道你在学习中的进展有助于维持你在学习中的兴趣。如果你不断学习,但是不知道你是否记住其中多少内容,你很快就会变得无聊和失去兴趣。

反馈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和记忆内容。有些人在完成阅读后就对他们的书面内容进行了测试。一半的人收到了关于他们测试情况的反馈,另一半则没有收到任何反馈。一周后,那些收到反馈的人记忆内容的效果要比那些没有收到反馈的人好。

关于作者:肯尼思·希格比,美国杨百翰大学心理学教授,专门教授有关记忆的各种课程。专业期刊常刊登他的文章,他也帮不同对象举办各种工作坊,包括商业和专业人士、记忆研究人员、儿童、学生和老年人。

本文为“华章管理”(ID:hzbook_gl)首发,内容摘编自《如何高效记忆》,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出版,转载请与我们取得授权。

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

《如何高效记忆》

推荐语:美国更权威、流传更广的记忆教程,畅销40年,博客来百大学习新知类年度畅销书。世界记忆大师,《最强大脑》选手余彬晶耗时一年的专家译本,更深刻,更专业。

德鲁克 | 拉姆·查兰 | 团队 | 时间隐形冠军 | 马利克 | 领导力 | 演讲表达柳井正 | 技能学习 | 个人成长 | 逻辑思维稻盛和夫 | 书单 | 复盘 | 陈春花 | 决策力职场提升 | 市场营销 | 人力资源 | 定位

300000+人已关注我们

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
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
10项原则,助你高效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