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练习毛笔字有一段时间了,求老师指点,可以吗?

周永强


练习毛笔字有一段时间了,写得怎么样?求指点。

我是乡村唐老师,我也是书法爱好者。看到你的提问,虽然我没有水平指点,但是我非常乐意和你一起交流。

书法能锻练意志修身养性,学好书法贵在坚持,看来小周应该还是年轻人,那就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帖,看帖读帖,认真临摹,向古人汲取书写的技巧。持之以恒,必有进步。还要有机会多看看书法展览,看看书法家们创作的书法作品在用笔,用墨,以及整个作品的谋篇布局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有利拓宽自己的视野。

如果您是老年朋友退休之后拿起笔来写字,以作为兴趣爱好,修身养性的话,我认为可以不拘泥于学习什么人什么体,也不管你写楷书也好,行书也罢,总之是自己喜欢就好。平日里可以和同样有书法爱好的老朋友老同事一起练练写写,书画怡情,自得其乐。即使人家说你是老干部体也好,说你是江湖书法也好。本来人在江湖走,又不求书法赚钱,夕阳之下图个开心足矣。

有一条我认为,学书法写字,还是规规矩矩的好,哪怕字写得不好,但千万不要去装神弄鬼地写那些鬼符一样的东西,不要吼,不要舞,不要射,因为那些是艺术家们的才可以有的杰作,非老百姓所宜。

以上是我有感而发,说得不对之处欢迎老师们指点。更欢迎各位老师光临我的视频,我的视频有我的书法习作,请老师们给我的涂鸦之作给予指教,不胜荣幸。

下面发我的习作两幅,互相交流。


乡村唐老师


个人观点,如错勿听。

一,结体比较随意。

上图几个字结构应该有问题,这样写不美观。如“书”字头重脚轻的厉害,而且笔画比较拥挤别扭。

二,用笔要再提高。

用笔还是单调了些,而且有的地方用的不合理。

如“勤”字的最后一笔显得无力,那一撇太漂浮。

“书”字的长横也是如此。

三,用墨要有变化。

整篇对轻重的把握不够到位,所有笔画基本上相同粗细。


翰诺书法


您好,通过观察您以上两幅作品,我觉得您的字“自我风格”很强,没有看出您学过哪一家。以您目前的水平,我认为有必要再加强一下基本功的练习,这样才能在不失法度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如何才能真正地学好书法?我做了如下几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怀素《论书帖》


首先,从优秀的古碑帖中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认真临摹。

临帖是书家的毕生功课,所以选择一本好帖尤为重要。我们要在古碑帖中选出最好的,经典的版本,然后,再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出符合自己审美的,自己最喜欢的一本。初学书法建议先从楷书开始。唐楷法度严谨,结构精到,是初学书法者的最佳选择。如:《九成宫醴泉铭》、《皇甫君碑》、《多宝塔碑》、《九嶷山赋》、《神策军碑》都是适合初学者的绝佳资料。

颜真卿《多宝塔碑》


先精临,再通临,直至把一种字体临透为止。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述: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况拟不能似,察不能精,分布犹疏,形骸未捡;跃泉之态,未睹其妍,窥井之谈,已闻其丑。

孙过庭《书谱》


在这个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不仅是熟悉了传统书法的规矩法度,还会不断提升你的控笔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心、手、眼的配合能力,从而对进一步学习书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由专到博;由“形似”到“神似”;由“临摹”到“创作”。

通过不断临摹,就会入规矩,循法度,从而彻底掌握一种书体。此时再由专到博,由楷书到行书、草书,进而了解隶书、魏碑、大篆、小篆等。在专精一种书体的基础上广学众家之长,最终就会在不失法度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在这一阶段,要多读帖,精研各家名碑名帖,深入了解各种书体的风格特点,利用背临、意临等手段不断强化对各家书体风格的记忆,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写出神采,从而逐步将“临摹”上升到“创作”。

秦 大篆《石鼓文》


王僧虔《笔意赞》: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乃为《笔意赞》曰:
  剡纸易墨,心圆管直。浆深色浓,万毫齐力。先临《告誓》,次写《黄庭》。骨丰肉润,人妙通灵。努如植槊,勒若横钉。开张风翼,耸擢芝英。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纤微向背,毫发死生。工之尽矣,可擅时名。

赵孟頫《心经》


第三,多读书,读好书。书法不是停止在技巧层面的艺术,它直接和人的精神境界相通。

书法是表现人的精神与万物哲理的艺术,它还可以表现社会与大自然蕴含的美的规律。正如西方人以音乐为重要艺术修养一样,中国人是以书法为重要艺术修养的。宗白华先生也说:“中国乐教衰落,建筑单调,书法成了表现各时代精神的中心艺术。”书法蕴含一切美学特征,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诗词歌赋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学习书法的最终结果是“人书合一”,即如宋人崇尚的“魏晋风骨”,这也是书法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王羲之《远宦帖》


总结

以上几点是本人几十年习书和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各位书友分享交流,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