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73,服役40年,它依然活跃在战场

红箭-73,服役40年,它依然活跃在战场

2019年10月1日,大阅兵中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武器装备依然让人历历在目,在这些先进的武器中有一种已经服役了40年的老兵,这就是出现在步战车上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很难想象,一枚服役了40年的反坦克导弹竟然还会出现在中国的现役主战装备上,这也充分体现了这枚小小的导弹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红箭-73,服役40年,它依然活跃在战场

红箭-73反坦克导弹(代号:HJ-73),是中国仿制前苏联AT-3型(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的产品,于78年设计定型。

导弹直径120毫米,长854毫米,翼展393毫米,重11.3千克。线控制导方式,射程3km,破甲厚度400毫米。当射程400-600米时,命中率约60%左右,对600-3000米的目标,命中率可达90%以上。

红箭-73,服役40年,它依然活跃在战场

红箭73有基础型号、B、C等(已发展到E型)三种型号,是我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80年代,研制了红箭73C型。它采用光学瞄准、红外跟踪、半自动控制的制导方式,电源采用30伏镍镉蓄电池,一次充电可持续发射30多枚导弹。导弹可在有自然光和红外光干涉的环境中,有效地攻击400-3000米距离内的坦克等各种装甲目标,也可用于摧毁火力点和各种轻型野战工事。

红箭-73,服役40年,它依然活跃在战场

1985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首次用于实战。当时中国军队在老山战场上用红箭73对越军指挥所发动了斩首行动,4发4中,共炸死越军营、连以下官兵19人,这也是红箭73最经典的战例。

红箭-73,服役40年,它依然活跃在战场

随着坦克等防护技术的不断进步,红箭73也不断地进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攻击能力,加之尺寸较小重量较轻适合单兵携带,使它为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军队所喜爱。相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红箭73及其改进型号依然会活跃在世界的战场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