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四年播音,進縣臺都難

讀了四年播音,進縣臺都難

金三銀四,金九銀十,3、4月的開年春招,9、10月的大熱秋招,兩個關鍵節點是不少應屆播音生的就業大考。詹同學作為2021屆畢業生,就讀於西部某地方高校播音專業。近日他參加了多家縣市臺主持人招聘,既有線上遠程面試又有遠赴外地趕考,原本以為可以搶跑等到摘取果實的秋收,結果卻是顆粒無收。

“為何讀了四年播音,進個縣臺都難!”詹同學介紹,就業時,他考慮自身學校層級和個人質素,瞄準縣市媒體。但在輾轉多地多家縣區廣播電視臺中,卻遭遇多重困境。

讀了四年播音,進縣臺都難

在面試時,不少用人單位會著重本地生源,但詹同學來自東北,他的職業穩定性成為媒體思慮之處。此外,他還發現,與自身競爭的播音主持崗人選中,不少是非播音專業出身者,但他們的本地戶籍、籍貫會成為優先考慮。

“我發現不少縣市臺有地方保護政策,本地生源非播音,外地大學生想去都不成。”詹同學直言,這種隱形條件,沒有明確寫在招聘簡章,但這種招聘壁壘,讓不少人連門檻都跨不過

同樣參加過縣市臺招聘的齊同學也發現,縣級融媒體等基層媒體機構,播音員主持人崗位的音聲播說技能只是考慮因素之一,更多需要提筆能寫、開口能說、遇片能編的多元複合技能

而不少播音生僅有單純的播說專業技能,卻少了技術的加載,使得用人單位會考慮再三。“我們的專業技能不強大,人家又需要前期能拍、後期能編,因此很多普通話還算過關的非科班更有競爭勝勢。”

另外,縣區臺融媒體中心大多編外招聘,要想爭取到編制內招聘名額更是難上加難。“而編外招聘工資待遇不高,很多外地生源確實不會長期留存。”川南某縣臺90主播小鐘表示,自身當初進入臺裡,用了三年時間才進入編制內,此前每個月只有2800的工資待遇,因此,很多媒體單位會考慮應聘人員的穩定性,特別是外地生源。

當然,縣區媒體的行政化明顯也是難以引進活水的原因。小鐘認為,縣臺一般專業導向氛圍不濃,專業好壞在這裡得不到充分彰顯,對於一心向往廣電擇業的播音科班生,認清現狀再出發也是應有之義。“人才不可替代在這裡不是第一位的思考,所以很多招聘難以招進真正的主播人才。”

不過,覆盤自己的求職之旅,詹同學也有過反思,他認為,雖然求職基層媒體遇到各種有形無形的腸梗阻,但 “有稿能播、無稿能說、提筆能寫、前期能拍、後期能編”採編播一體化目標,還有著不小距離。他在面試和筆試過程中,就有不少需要提供解決方案的實務考題,自身還有著學生思維的作答。

“縣臺確實是人才窪地,吸引人才難,留住人才更難,比如區位劣勢讓不少播音生不安於長期在此發展,一些無形的老傳統一直存在,人為製造人不少堰塞湖。”在豫某高校任教播音的李老師認為,不能還沒有走上一線崗位,種種無形壁壘傷了年輕職場人的心。

讀了四年播音,進縣臺都難

作者:楊竣博 ©️播音中國版權所有(圖片除外)轉載請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