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後悔的二十年前的一件事

  二十年前,我兒子也就三歲多一點吧,忙碌了一天的我,回家還沒喘口氣,孩子的奶奶和叔叔相約一起到我跟前告狀,說孩子打了叔叔家的孩子了,原因是那個孩子搶了他的一瓣橘子,而引發的戰爭。當時我的頭腦嗡的一下子,火氣就上來了,對著興沖沖叫媽媽的兒子就是一巴掌,打完之後我就後悔了,因為我清楚的知道,我是在遷怒,遷怒奶奶和叔叔因為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這麼慎重其事的到我面前告狀,何況我當時不在現場,也不能阻止這場鬧劇的發生。這件事,一直埋在我的心底深處,時不時會拿出來翻一翻,而悔意也一直索繞著我。

  《論語》裡的一句話,“不遷怒,不貳過",意思是自己犯了錯就要承認自己犯了錯,而不是找各種理由,因為什麼所以才會犯這樣的錯,從而遷怒於他人,而我們在社會生活當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事發生。

至今後悔的二十年前的一件事

  國外用踢貓效應來解釋這一現象:有一個人受了領導的氣拿自己的手下撒氣,手下回家拿送快遞的出氣,送快遞的出門拿貓撒氣,踢了貓一腳,這隻貓受了驚嚇,把一個人咬了。

  而我們中國有句著名的諺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啃泥巴。也說明了這一個弱肉強食、以大欺小的現象。

  不管是踢貓效應還是以大欺小,都存在一種現象,就是你受了別人的欺負或者你自己做了一個錯事,又無處發洩,於是就發洩在別人身上。而這個別人是你認為可以欺負的人身上,然後這個人再欺負下一人,直到這個負面的氣氛一直髮展下去,這個社會也會因之而變得糟糕了。

  那麼怎麼終結這個踢貓效應呢?自己能夠意識到不要遷怒。就是在有負面情緒產生時,能夠讓自己的情緒暫停一下,這種暫停我叫它作積極的暫停。及時提醒自己:哦,這是我自己的問題,我不能怪別人,就事論事。

  用積極暫停的方法做到古代聖賢的教誨:不遷怒,不貳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