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溝通?不信任父母?父母需要做到三個“言”

《人民日報》曾說:“教育好孩子,才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

孩子不願溝通?不信任父母?父母需要做到三個“言”

為人父母者,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困惑和問題,比如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跟父母溝通;孩子不再信任父母;父母的話對孩子越來越沒有用,等等。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需要做到·這"三言”,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01、少言多聽:保持良好親子溝通的鑰匙。

在父母與孩子日常交流中,出現最多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不停嘮叨、說教。

為什麼父母喜歡不停地嘮叨、說教?

嘮叨、說教,更多的是因為父母自身的焦慮。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很多父母奉行的這句話,給父母帶來了焦慮。不能輸,那只有讓孩子不停地跑。於是,就表現在嘮叨孩子:“快點去上學。”“快點去做作業。”“快點去學習……”,“你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麼辦?”

孩子不願溝通?不信任父母?父母需要做到三個“言”

父母還希望通過嘮叨,給予孩子指導。或幫助孩子改正錯誤,促使孩子成長。

於是,父母對孩子不停地嘮叨、說教,成了親子交流的常態。

但是,父母的不停地嘮叨、說教,並沒有起到他們要的作用。因為父母在嘮叨、說教時,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而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

美國親子教育學家、著名暢銷書作者阿黛爾·法伯曾說過:

親子之間的根本問題,很多時候是大人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心理研究表明,當孩子的感受被成人忽略或者否定時,他就會產生困惑或者憤怒的情緒,在這些消極情緒的驅使下,他會選擇迴避跟大人交流。

因此,父母的嘮叨、說教,導致孩子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交流。

孩子不願溝通?不信任父母?父母需要做到三個“言”

而保持親子溝通的順暢,最重要在於父母的少言多傾聽

教育家周弘曾說過:

要想和孩子溝通,就必須學會傾聽。傾聽是和孩子有效溝通的前提。不會或者不知道傾聽,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麼,連孩子想什麼都不知道,何談溝通?

父母傾聽孩子:要對孩子的訴說表現出極大的耐心,對孩子的談話表現出興趣,不要打斷孩子的傾訴,時不時表現出對孩子的讚賞,會讓你的孩子更願意溝通。

02、言出必行:誠信,贏得孩子信任的基礎。

孔子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而言而有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孩子不願溝通?不信任父母?父母需要做到三個“言”

而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要言出必行,說到做到,對孩子信守承諾,保持誠信,這樣,孩子才會對父母產生充分的信任感,才願意把自己的心裡話告訴父母。

但太多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比如,孩子哭鬧時,父母常用許諾來哄孩子:“別哭了,回頭給你買輛小汽車。”

於是,孩子信以為真,滿懷希望地等待著,可是,媽媽把這隨口一說的許諾,忘記到腦後,並沒有兌現,一次次的"空頭支票”似的許諾,讓孩子的一次次希望都成泡影。這樣下去,孩子會覺得父母在撒謊,逐漸失去對父母的信任。

而且,在哄騙中長大的孩子,也不會對自己的承諾負責,會做出違反誠信原則的事情。

所以,要想孩子信任自己,父母一定要對孩子言出必行,說話算數。

著名學者馬未都提過:成年人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說話算數。

孩子不願溝通?不信任父母?父母需要做到三個“言”

教育家裴斯泰洛齊也說過:“父母對孩子要說話算數,所給的許諾應及時兌現,這是給孩子做出誠信的榜樣、增加自己的威信、教育孩子誠信的最好方式。”

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許諾時,要慎重考慮自己有沒有能力和把握做到,對不能做到的,就不要輕易答應,不能隨便哄騙孩子,既然答應了孩子的事情,父母一定要想方設法做到。如果實在無法做到時,要向孩子道歉。

美國心理學家羅達鄧尼說過:

爸爸媽媽們要是無法完成承諾的時候,跟孩子說一聲對不起,能夠讓孩子建立自尊,並且也可以培養孩子遵守諾言的習慣。

03、言傳身教:父母對孩子的最有效的教育。

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個道理也適用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孩子不願溝通?不信任父母?父母需要做到三個“言”

如果父母自己做得好,你什麼都不用說,孩子也會模仿你,變得優秀;如果父母做得不好,你再怎麼說教都沒用。

如英國教育家托馬斯·阿諾曾說:

父母的言行就是無聲的老師,自覺或不自覺的榜樣,強有力地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

曾經看到一個勵志的事:媽媽是護士長,平時工作非常忙,當她感覺準備考研的女兒複習不在狀態時,決定做個"陪考媽媽‘’,用實際行動感染孩子,激勵孩子考研。

工作十分忙碌的她,制定了嚴格地複習計劃,利用碎片化時間及週末,見縫插針地學習。媽媽的努力和自律的行為,讓女兒備受鼓舞。結果,母女雙雙都考上研究生,成了校友。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費盡心血,可有時候,孩子的成長並不如人意,其實,父母說千遍道萬遍,不如父母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孩子不願溝通?不信任父母?父母需要做到三個“言”

李玫瑾教授說到:

孩子的任何一個表現,基本都是父母的水準。孩子如果有教養,那父母肯定也是有教養的人。如果父母是一個很智慧的人,他孩子就會很智慧。

托爾斯泰說過: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做到:少言多聽、言出必行、言傳身教,一定可以培養出一個出色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