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驅起步的人生,每一條賽道都要贏,試駕凱迪拉克轎車家族

無後驅,不算豪華


汽車始於後驅,而前驅因經濟性而生,出身之高低不言而喻。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為後者奠定了基礎,建立了秩序,永不過時且歷久彌新,後驅的驕傲是印在基因裡的。


除去玄學的部分,從機械佈局的角度來分析依然是在理的,汽車圈的事兒,每一個氣缸就是一個尊嚴。

前驅的機艙要塞進變速箱、傳動軸、發動機等等,最多隻能容下六缸,就像你買個剛需兩居室,只能互相遷就,裝修頂多走走簡約風,早上用洗手間還要排隊。

而後驅先天的佈局優勢,動力與驅動分開佈局,V6、V8、V12、甚至W16都能懟進去,豪宅嘛,不管是歐洲宮廷還是復古中式,再浮誇的傢俱都不過分,更衣間該設幾個才是問題。

排量能不能代表正義不一定,但與豪華劃等號基本是沒跑的,這件事體現在機艙以外的地方,除了尾標上的數字,再就是車身的比例了。


後驅起步的人生,每一條賽道都要贏,試駕凱迪拉克轎車家族


豪車的體態特徵:長軸距長車頭,車頭越長越有氣場,沒車頭的那不是公交就是大貨。


因為發動機與變速箱縱置的緣故,後驅車型普遍的車頭都比較長,而且不用佈置前輪傳動系統,前懸也普遍較短,整體姿態比前驅更容易展現高級感。

不能打橫走的,那不叫車。

從人群來看,後驅除了代表上層建築,後驅更是車手們的信仰。

最基礎的是分工邏輯,後驅車前輪只負責導向,後輪負責驅動,前驅是導向驅動都在前輪,後輪完全放空自己,不難理解後驅在轉向的精準程度上是有優勢的。其中還帶著一種類似齋啡瞧不上三合一咖啡的優越感。

當然還有個四驅,理論上四驅的性能表現應該是最好的,但後驅還有個保留項目:漂移。這個從懂車到不懂車,從十歲至六十歲都上頭的動作,規規矩矩走線跑得再快,也比不上瀟灑的用車尾滑出的曲線,漂移的真諦不在快,而是在於帥。


後驅起步的人生,每一條賽道都要贏,試駕凱迪拉克轎車家族


其實漂移並不能算是後驅的專利,但只有後驅才能最輕易最完美的做出漂移,後輪突破抓地力的瞬間反打方向盤,在失控的邊緣瘋狂試探。沒有一個駕駛員能拒絕甩出車尾的感覺,哪怕只是在立交橋的轉盤上也不忘幻想自己橫著轉彎的姿態。

要是有後驅車就好了

畢業照當天,女生都化了精緻的妝,穿上了高跟鞋,鮮花配上學士服,那一刻男生最渴望莫過一輛帥氣的座駕:鮮明的配色,凌厲的氣場,最好還是後驅。

凱迪拉克CT4完美復刻了我當時顱內的畫面。


後驅起步的人生,每一條賽道都要贏,試駕凱迪拉克轎車家族


是令人懷念的,開動CT4的那一刻,站在中年門檻上的我太熟悉這味兒了。

Comfort模式下已經略感沉重的轉向(同車妹子開得直喊太重),試探一腳油門一腳剎車,那衝動的響應像極了剛畢業的年紀,是一匹還沒被馴服的野馬,手上腳下的動作要足夠細膩才能把TA開得平順。


後驅起步的人生,每一條賽道都要贏,試駕凱迪拉克轎車家族


賽道上最活躍的也是四兒,收起公路上的小心,一切從一腳地板油開始,前兩圈開著ESP跑,尾巴剛開始有點躁動就被按住了,放心給油就完了,基本兩腳剎車就能完成一圈。

第二圈跑完,教練說:你開得還成,把ESP關了試試吧。

謝謝教練,我不會辜負你的。

第一個高速彎就是滑著過去的,之後的繞樁與中低速彎道不得不收緊給油的腳,尾巴太靈活了,沒有一點點防備就往外劃拉,結果還是在倒數第二個急彎來不及回方向,表演了一把spin,以橫掃一大片樁桶作為收尾。


後驅起步的人生,每一條賽道都要贏,試駕凱迪拉克轎車家族


對不起我沒開好,教練,我還想開車…

那你上CT5再跑一圈吧。

還是後驅車好

拒絕油膩,修長的車頭,順滑的溜背,微翹的尾翼,燻黑19寸輪轂,CT5並不是傳統的中型車的形象,渾身散發著一股“我很能跑”的氣質。


後驅起步的人生,每一條賽道都要贏,試駕凱迪拉克轎車家族


戰鬥氣息到位了,CT5在機械規格確實也比CT4高一個段位,同樣是後驅,CT5進階到10AT,並且在後軸上搭載了LSD機械式的限滑差速器。

動力參數不變,更多的擋位會把動力分割的更加細密,再加上本身定位的差異,CT5在公路上會更加容易駕馭,足夠靈敏,但不至緊張。

中青年與少年心性的差別在於可以接受可以忍耐的極限更高,CT5有著領跑同級的軸距,有著245mm的米其林PS4輪胎,Brembo四活塞剎車,LSD機械式限滑差速器,就算同是後驅,CT5的彎道極限也非常高。


後驅起步的人生,每一條賽道都要贏,試駕凱迪拉克轎車家族


同樣的賽道上,一樣關閉ESP,CT5的姿態顯得從容很多,只有在高速彎道上才能迫使車尾開始表現,大部分時間TA都能準確執行你用方向盤畫出的軌道。

要知道將近2000元一條的輪胎是不會輕易被你突破抓地力的,更長的軸距也讓彎道穩定性更好,CT5不會輕易漂起來,保留了一份中型車的持重。

但漂移是對後驅車最基本的尊重,而且CT5搭載了後驅最佳拍檔機械式的LSD,一旦尾巴甩起來,LSD會把扭矩分配到有抓地力的外側輪胎,動力持續輸出給外側後輪就更容易實現長距的漂移。


後驅起步的人生,每一條賽道都要贏,試駕凱迪拉克轎車家族


也因為LSD對扭矩的合理分配,可以大大減輕輪胎和剎車所承受的壓力,用教練的話說:加了LSD,原來跑10圈就要休息,現在20圈都沒問題,沒別的,就是耐造!

跑10圈車確實不見衰減,但我忘了自己沒那麼耐造,教練,我開夠了…

至少得是後驅車

高度集中的刷賽道讓我有點頭疼,為了維持身體姿態要頂著門板和中控,幾圈下來膝蓋直接幹出戰損…

尤其是CT4這種帶著鋼炮兒屬性的車,確實不是我30歲老腰能長期挑戰的,回程我決定坐CT6。

後驅對於CT6的意義更多的在於豪華的氣場,後移的車廂配修長的車頭,後排老闆位離車頭越遠越能突顯尊貴感,上車的瞬間你就贏在氣場上了。

這才是CT6正確的打開方式,坐在後排的大沙發上,打開座椅按摩,然後無聊地眯著眼睛細品MRC主動電磁感應懸掛的自適應調整成效,如何化解高速的起伏,過濾低速的碎震。


後驅起步的人生,每一條賽道都要贏,試駕凱迪拉克轎車家族


一體兩面,對待駕駛員與乘客,CT6並沒有那麼的厚此薄彼,後輪隨動轉向“縮短”了這臺5米長車,最厲害的是剛剛解鎖的隱藏秘技,市面上最實用的輔助駕駛系統之一:Super Cruise。

高速上自動識別一鍵啟動,若不是法規的掣肘與安全冗餘設計,Super Cruise可以完全解放駕駛員的雙手。


後驅起步的人生,每一條賽道都要贏,試駕凱迪拉克轎車家族


箇中奧義在於高精地圖,有多高精?精細到釐米級別,大概就是地上有個釘子Super Cruise也能知道。

這與市面上的L2級輔助駕駛有質的區別,常見的技術主要靠雷達與攝像頭等傳感器來判斷行駛狀況,經過運算處理在作出響應,就像一個人一邊看路一邊跑。

有了高精地圖,就等於在相同的硬件下,預先熟悉了賽道,並且實時追蹤你在賽道上的位置。相當於拉力賽中副駕上的領航員,你一邊跑他一邊給你播報路書,除了跑巴音布魯克的沈騰,一般光桿司令是沒可能跑得過帶領航員的車手。


後驅起步的人生,每一條賽道都要贏,試駕凱迪拉克轎車家族


高精地圖基本已是自動駕駛界公認必備的進階技能,可以大幅增加自動駕駛車輛的感知範圍,解決傳感器“看不到”的問題,無論是安全性還是巡航的暢順度都能更進一步。但也因為對芯片的運算能力與地圖的精確程度要求都比較高,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的輔助駕駛系統還沒能配上高精地圖。

這樣的CT6,無論什麼場景下都是足夠排面與舒適的高端出行方案。

我想買後驅,不你不想…

在“主流”價值觀中,買後驅車好像是一種盲目的喜歡,一種不接地氣的信仰,畢竟多幾指的腿部空間似乎比能甩尾來的更容易觸及。

因此那些大幅加長,機械結構簡單,內外精裝修但成本卻不高的車型往往最暢銷,甚至被冠以國民好車的頭銜。


後驅起步的人生,每一條賽道都要贏,試駕凱迪拉克轎車家族


但你最終會發現無論人生哪一個階段,都繞不開一輛後驅車。

不信你回頭細品凱迪拉克的轎車陣營,你會發現,在寶馬兩廂1系不再進口之後,CT4是這個級別僅存的駕駛樂趣;在中型車徹底軟化舒適的時候,CT5是唯一還在努力兼顧中青年車主們獨駕時的感受;在你越過山丘準備放慢腳步的時候,技能點滿的CT6讓你在不惑之年面對後浪依然保持體面淡定。

讓駕駛進階為駕趣,讓乘車成為一種偃意,後驅,讓豪華載具的價值迴歸本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