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水里的三口之家,蝎子遇上鱼儿

星座配对告诉我:天蝎座和双鱼座是绝配。同是敏感的水象星座,爱情五颗星,友情五颗星,亲情五颗星。这句话,是我沉迷星座的开始,因为这句话是对我生活关系的完美总结。


我最好的朋友,挚爱的父亲,都是双鱼座。

三口之家——双鱼座老父亲

活在水里的三口之家,蝎子遇上鱼儿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多愁善感却体贴的双鱼座父亲,“闻之变色”的天蝎座姐弟。

星座介绍和人们的固有印象总是在说:“双鱼座是多愁善感的,爱哭的,敏感的,善于倾听的,极好的琼瑶剧编剧,善于脑补各种情节并为之做出夸张反应。”会这样说的人,你们可能是没有遇到一位双鱼座的单亲父亲。

小时候的一场意外,让家里失去了母亲。双鱼座父亲自此又当爸又当妈,就这样,12年过去了。双鱼座的爸爸,从来都是体贴细心的,脑子里的想法很多,也很擅长“设计情节”。

16岁的我,出国上学,带着三个行李箱和爸爸深切的挂念。星座科普总说:“天蝎座的第六感超准”,他们都落下了我的双鱼座爸爸。四年来,几乎每次,我在澳洲所受的挫折和不便,爸爸都会“知道”。然后告诉我:“什么都别怕,千万别让自己太累,都有爸爸呢。”

我的双鱼座爸爸好像从来都不优柔寡断,从不柔弱,从不瑟缩。去年,肆虐的澳洲山火;今年,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他都替我做了决定:“我们不念了”,“现在就回家,爸爸养你一辈子”。

而有的时候,他也变的脆弱和依赖。大一的寒假,因为课程安排冲突,我留在悉尼上了寒校。一向狠心要锻炼儿女的爸爸突然变得可双鱼座了,最后一节寒校的课上完,交完论文。还有一周,大一下学期就开始了。爸爸委委屈屈的打来视频:“宝贝,爸爸可想你了。今年的小龙虾可好吃了,你买张机票回来吧。”就这样,为了回去安慰泪眼朦胧的老父亲以及狂吃小龙虾,躲避澳洲寒风的心,我买了机票,飞行十一个小时,回国吃了整整五天的小龙虾。

回来的那一天,剥了五天小龙虾的爸爸开始念叨我:“就五天,你还跑回来,飞机票这么贵,还要送你,折腾死了。”

我:“........”

我爸:“当初让你就在国内上学多好,想你了就去看你,你想回来了就回来。也不知道你在那么远的地方.......”

我的老父亲,也会突然双鱼座脸谱化。

三口之家——天蝎座姐弟

活在水里的三口之家,蝎子遇上鱼儿

“你是什么星座呀。”

“我天蝎座的。”

“哇......”

“你弟弟好暖好贴心呀,他什么星座的。”

“他天蝎座的。”

“......哇........”

天蝎座在大众眼里已经是“记仇”,“小心思”,“心机深重”的代表了。他们的“哇”中带着些惊讶和胆战心惊。为什么会惊讶呢?自然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认识的我们并不是那么“天蝎”。其实,在天蝎的生活里有两种人:“我在乎的人”和“您哪位?”

对于我们蝎子在乎的人来说,很多底线都可以适当降低,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对你好。前提是,我是你的唯一,我是你生活里的之最。我要是你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爱人,我要是你生活中不可取代的存在。

而我的弟弟和我,对于我两来说,我们是彼此的唯一和最爱。对于那些“您哪位”的陌生群体,我们礼貌对待,事事周全。因为我们想让自己成为自己心中的形象,也就是,天蝎座们都想要的“很厉害”的形象。人们眼中的:TA成绩不错,长得好看,性格也好,真是太厉害了。天蝎座有着自己小小的骄傲和虚荣。

而在家里,对于彼此。放肆和欠揍就是我们两的常态。我们是一对相差七岁的姐弟,只是,弟弟已经习惯了照顾我。也许是因为同一星座的关系,很多事情不用我说,弟弟也能知道。比如,穿马丁靴很帅,但是穿脱太麻烦了。所以我每每套上马丁靴准备出门时,他都会自然而然的蹲下来,给我系上漂亮又不容易解开的蝴蝶结。我疲惫到家刚关上家门的时候,弟弟就会推开自己的房门,给坐在沙发上的我解鞋带,然后自然而然的从我的包里拿出他爱喝的奶茶。用餐巾纸擦掉包装上的水珠,把不那么冰的一杯递给我。这是我们的习惯。

天蝎座对着所有事物都抱有好奇,我们喜欢所有获取知识的途径。一起逛b站,一起看杂书。他会在晚上十一点溜进我房间,带着薯片和可乐开始撒娇讨好,让我帮他开会员,让我帮他找一本小说,告诉我他在学校的点点滴滴。然后,我们就会被爸爸发现数落,集体撒娇开始。


这样看,我们一点也不像天蝎座。不记仇,不小心思,不理性。但这是因为,我们是彼此在乎的人。对于在乎的人,我们的原则是模糊的。我们对彼此的爱是纯粹而永恒的。

活在水里的三口之家,蝎子遇上鱼儿


我是一个沉迷星座等各种卜算的人,我愿意相信我如今美好的生活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期待着,只要我继续善良,持续友善,神明就会延续我的幸运。我爱的人永远健康,世界永远美好。其实我也知道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个体,每个结果都是无数复杂成因揉乱而成。若是真的有神明,看看这个世界在遭受的苦难,我只会更害怕。

所谓条条框框,刻板印象等,都不会是一个人真实的面貌。每个人都是鲜活的,复杂而可探寻的。愿每个人都能从一个人的言行中了解他,用眼睛和心灵,而不是耳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