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之一独孤信多面体印居然是路上捡来的

游览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这件特殊的藏品所吸引,黑底多面体,周身多面都有红色的印章字,小小的物件有着浓浓的中国风。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之一独孤信多面体印居然是路上捡来的


传奇的多面体印章

这枚印章是由26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多面体,其中14个正方形印面上刻着规范的楷书印文。

印章由煤精刻制而成,煤精也称煤玉,是褐煤的一种变种,以低等植物为主,也有部分高等植物遗体组成的腐殖腐泥混合煤。

而这枚印章的主人是西魏八柱国之一、鲜卑族上层人物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

印文的内容可分为三大类:公文用印,如“大都督印”、“大司马印”、“柱国之印”、“令”、“密”等;上书用印,如“臣信上疏”、“臣信上章”等;书简用印,如“独孤信白书”、“信启事”等。多面体印章使得这位身兼数职的独孤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之一独孤信多面体印居然是路上捡来的


传奇的天下第一老丈人

独孤信不仅自身战功赫赫,他的女儿也很有名。他有7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明帝,成为周明敬后;七女儿嫁给了隋开国皇帝杨坚,是历史上以嫉妒著称的隋文献后;四女儿嫁给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

因此他作了连续三个朝代的国丈或太上国丈,所以人们戏称他为“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不过正因为有此渊源,所以隋唐两代最高统治者身上都流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

因此大唐盛世吸纳各方精髓、接受异族文化就没有太多的心理障碍,这也成为隋唐两代社会开放、民族平等的前提之一。

再现世间的传奇经历

然而还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枚印是一名学生在放学路上捡到的。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之一独孤信多面体印居然是路上捡来的


据说1981年,陕西学生宋青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了这枚印章,当时的印章还被黄土包着,就露出了其中的一两个面,上面隐约可看到几个字,年仅13岁的宋青以为里面镶嵌着金属,将其洗干净拿回家。然后经常带到学校去和小伙伴一起玩。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之一独孤信多面体印居然是路上捡来的


后来宋青的老师裴少强知道了这件事后,告诉宋青这可能是件文物,最好是交给文化馆保管。于是,宋青就将东西交给了文化馆,最开始的时候这枚印章被保管在县博物馆,直到1990年7月被调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集中保管。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之一独孤信多面体印居然是路上捡来的


如此传奇的古物件不得不让人对西魏时期产生兴趣,而且研究隋和初唐史,有必要对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发端——西魏八柱国有所了解。

单独介绍西魏的史书较少,也必须结合那个纷繁复杂的历史时期整体学习,作为魏晋南北朝史领域的学习入门书,《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既不失为一部分量沉重的专门学术著作,同时也能满足广大普通魏晋南北朝历史爱好者的阅读需求。其清通简要的特点,决定了其既能阳春白雪,亦能下里巴人,使学习与研究兼得。

《北魏史》这本书叙述了北魏从建立到衰亡的全过程。内容包括:拓跋魏国家的创建和疆土的扩展、北魏中期的社会改革与进步、北魏王朝的崩溃与灭亡,最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之一独孤信多面体印居然是路上捡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