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有两篇马宁的论文,大家欣赏一下

第(一)篇、影响足球裁判员执法心理的主要因素

马 宁(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江苏 无锡 214121)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电视转播技术的日益提高, 比赛场上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能被清晰地捕捉, 裁判员的判罚更是近乎在“显微镜”下经受来自各方的检验,稍有不慎就成为口 诛笔伐的对象, 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对裁判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通过查阅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结合亲身经历,对影响裁判员执法心 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足球裁判员 执法心理 影响因素

足球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 它给人们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和无限的精神满足感,其魅力毋庸置疑。 随着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该项运动的竞技性和观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希望裁判员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比赛公平、公正进行的同时保持比赛原有的流畅性。

近年来随着电视转播技术的日益提高, 比赛场上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能被清晰地捕捉,裁判员的判罚更是近乎在“显微镜”下经受来自各方的检验,稍有不慎就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对裁判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对影响裁判员执法心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归纳为性格特征、自信心等内在因素和比赛的难易程度、以往判罚的战例、媒体的宣传报道等外在因素。

一、内在因素

1. 性格特征

心理学将人的性格特征分为活跃型、完善型、能力型和平稳性。 活跃型性格的人的优点是善于劝导, 注重与别人的关系;而弱点是缺乏条理,粗心大意。 完善型性格的人的优点在于做事讲究条理,善于分析;而弱点则在于强调完美主义,凡事过于苛求。 能力型性格的人的优点是善于管理,主动积极; 而缺点则在于缺乏耐心,对人事方面感觉迟钝。 平稳型性格的人优点是恪守自己的职责, 并善于倾听, 具有天生的协调能力,能够把相反的意见和力量融合在一起;而缺点则是过于敏感,缺乏主见。 由此可见,拥有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将外界影响因素内化的程度也不同。 同理,裁判员因个体性格特征迥然有异,对事物的态度、处理事情的方法也随之不同,在分析比赛、判断各种情况和对犯规识别等方面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我这里有两篇马宁的论文,大家欣赏一下

2. 自信心

具有超强的自信能力是裁判员必备的优秀品质之一。 自信心的形成并非与生俱来,它是个体后天努力的结果,这个奋斗的过程十分漫长,是在无数次失败中逐渐积累经验,在无数次自我否定中逐步历练而成的。 即便这样,自信心也有强弱之分, 而自信心又可以直接影响裁判员在比赛判罚上的心理变化:自信心强的裁判员在遇到问题时的心理变化相对稳定,易冷静地处理各种情况。 相反,自信心弱的裁判员在遇到问题时的心理变化则相对不稳定, 处理各种情况的时候表现为犹豫不定、判断错误等现象。

3. 执法能力和经验

同样一场比赛由不同的裁判员执法, 往往会取得不同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裁判员的执法能力和经验不同。 具有较强基本功的裁判员面对比赛,尤其是高水平比赛时比较从容、淡定,对常规判罚游刃有余,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也会因经验充足而使矛盾迎刃而解;能较容易地引导比赛顺利进行。 执法能力相对较弱的裁判员接到比赛任务后比较紧张, 经过备战后

对常规判罚基本能做到客观、准确,但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却显得有些茫然,往往导致错、漏判的现象,错误的出现加剧了裁 判员对自己的否定,使其原有的执法水平不能很好地发挥,出现低级失误,而低级失误又进一步制造了紧张情绪,紧张情绪再次导致错误,错误再次滋生紧张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裁判员的执法心理受到极大的影响和打击。

4.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职业不同,其职业的准则和规范也就不同,根据职业的特点形成了一个职业的道德规范、意识和标准。 例如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之一即是“百问不烦、百答不厌”,如果学生一问就烦,教师一答就厌,那么他就缺乏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裁判员的职业道德就是应该秉承体育道德精神,公正、严谨地履行自身职责,认真完成执法任务。 如果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因某种利益关系有违基本的职业道德、故意偏袒一方,则势必造成其出现不良的心理因素,导致比赛结果有失公正。 如果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能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则其执法心理必然不容置疑。

5. 体能

裁判员的体能储备是完成一场比赛执法任务的基础和保证。 体能状况受平时训练强度、精神状态、比赛压力、气候环境和场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在赛前出现体能问题,将直接导致裁判员出现心理顾虑, 在执法比赛过程中注意力将由执法比赛转移到如何分配体能、如何减少跑动,在选位和判罚的准确性上将大打折扣,从而导致判罚上失误增多。

除此之外,裁判员个人的文化与修养、年龄、学历、社会阅历、是否从事过职业足球运动也是影响其执法心理的内在因素。

二、外在因素

我这里有两篇马宁的论文,大家欣赏一下

1. 比赛的难易程度

一场比赛的难易程度是由比赛性质和双方的实力决定的,例如职业联赛中涉及夺冠、保级,杯赛中的小组出线、淘汰赛及冠亚军决赛等比赛难度较大,经常被誉为焦点之战,比赛双方对结果的关注程度较高。 承担这样的比赛任务,裁判员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相对重视程度和准备程度会比较高,在执法过程中精神也会比较紧张,出现积极的心理状态。 反之,一些夺冠无望、保级无忧、实力悬殊,或是杯赛中出线无望、提前出线、强弱分明的比赛都会被认为是难度较低的比赛,甚至被看做是“垃圾比赛”,这样的比赛往往会使裁判员的重视程度 降低,心理较放松。

2. 比赛中球员、教练和球迷的干扰和施加的压力

每个教练员和球员都希望自己的参赛队伍能在比赛中战胜对手,球迷也希望自己拥护的球队获胜,他们往往带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去评判比赛, 无论自己是否犯规都希望裁判作出对本方有利的判罚。 与他们不同,裁判是球场上的法官,讲求的是公正,不能偏袒其中任何一方,他需要根据比赛的相关事实、依据足球竞赛规则的条文和精神客观执法。 对于判罚, 必然会出现一方对的同时另一方错, 这势必会造成无论裁判怎样判罚都会引起其中一方有不满情绪。 球员、教练、球迷会借助这些不满情绪干扰, 甚至是谩骂主裁判, 影响其判断能力,使其作出对本方有利的判罚。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裁判员还是比较有经验的,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不为所动,但也有部分裁判员怀疑和否定此前的判罚,出现了“找平衡”的心理,从而影响判罚的准确性。


第(二)篇高校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马 宁

[摘要]体育作为一种被社会广泛认可和普遍接受的社交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发挥了越来 越广泛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其积极向上、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更是受到追捧和推崇。 通过分析体育精神的基本内涵,归纳高校体育精神培养的类型,并就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培养体

育精神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高校;体育精神;探索

[作者简介]马宁,男,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现役足球国际级裁判,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足球管理。

所谓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 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 意识。体育精神是由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所孕育出来 的、同时又超越了单一体育运动项目本身的外在表现 形式,上升、演化为一种内在意识形态、信仰、追求,它 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一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一) 自信乐观是高职素质教育中心理教育的体现要求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自信、积极、阳光、乐观、豁达、 开朗、正能量的心态和思想,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努力方向,也是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理念。我们常说“身心教育”,只有健康的体魄,没有良好的心态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者,尤其心理健康在教育过程中显得更加重要。所以体育已从仅仅关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转变到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自信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的人格品质,对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智力因素和取得成功有很强的影响 作用;同时,自信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环境的熏 陶培养出来的。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 学过程中应当多采用积极、正面、肯定的话语和行为 来鼓励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足够的自信,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1]。

我这里有两篇马宁的论文,大家欣赏一下

(二) 团队协作是高职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迫切需求

美国女科学家朱克曼做过相关统计,近几十年来,诺贝尔各大奖项的获得者绝大多数都是团队,极 少有单人夺魁。事实也证明,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充分发挥“1+1>2”的超能量,是当今人际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作为体育运动,很多集体项目 更加能够充分体现“团结的力量”,个人再优秀,如果 脱离了集体的支持,也毫无价值可言。而现在高职院 校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 90 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所体现出的自私、自我更让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清 醒地意识到了团结、合作、大局意识观念的树立对学 生的重要性。

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 过集体的力量、相互配合,完成训练和比赛,让同学们 体会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和成就。要教会学 生理解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引导广大学生学会借 助集体的力量,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当然,也要 有自我牺牲精神[ 1]。

(三) 永不言弃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耐挫教育的体现

体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竞技、成败,还有“重在参与,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正是这份积聚了正能量的精神力量支撑着我们有勇气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例如,被称为“永远伴娘”的牙买加运动员奥蒂, 她曾经参加过七届奥运会,却从未获得过金牌,但她仍旧能够坚持不懈,当她 50 岁的时候还仍然奔跑在竞技场上。广大体育爱好者都很敬佩她,也没有人把她称之为“失败者”,相反,更多的人却被她永不气馁、不轻言放弃的执着精神所感染,这正是当今社会, 高职院校学生所应当具备的精神,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

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耐挫能力出现公共课程改革了普遍下滑的趋势,各大媒体经常报道有些学生因为 考试成绩不理想,与周围同学相处不顺畅等而自杀的 新闻。一次小小的阻碍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选择用 逃避现实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 力量。其实结果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重 要的是努力和付出的过程。所以,作为高职院校体育 教育工作者,要着重培养学生不轻言放弃的体育精神,要纠正这种“逃避”的心态,让学生迎难而上,坦 荡面对失败,享受参与的快乐。

(四)和平与公正素质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基础

体育向我们传递的精神除了以上的永不言弃、团结协作等,还包括“和平”“大爱”“公正”“尊重”。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的“神圣休战”,这是对广大运动员的尊重,更是对和平体育精神的尊重。裁判员在体育活动中应当公平公正执法,运动员应当公平公正地参赛,不弄虚作假,这是对体育比赛的尊重,更是对社会、自我和他人的尊重[ 2]。

“公正”通俗而言,就是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在严格要求别人的同时,也要严于律己,其实 这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将来,高职院校的学生走 上社会,可能会面对着各种诱惑,如何守住道德这一 底线,如何公正的参与竞争是一种挑战,而这个挑战 需要自我修养,更需要通过高校素质教育来完善和提 高。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学会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就是 教会学生用发展的、全球的眼光提升自身的实力和综 合素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为例,具体 阐述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通过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革 教学方法、完善综合评价体系等方式,不断渗透体育精 神、强化体育精神,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转变体育教育重技能、轻体育精神培养的观念

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更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是否达标以及各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师在上课时,常常将授课的重点放在某一运动技能

要教技术,还要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强化学生 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等的培养,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 综合素养。

(二)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强化体育精神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通过校际交流、骨干教师培 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 3];通过认真开展体育教学教研活动、研讨会等多种

渠道探讨体育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力求将体 育精神的培养与增强体魄的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在实践中,除了传统的现场教学法、示范法、游戏法等,还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实际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比赛赏析、评述、立志人物故事讲解等,多渠道、多途径地传递体育精神, 让学生正确理解体育精神,进而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切实将体育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等有机融合,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体育精神,并产生认同感, 从而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强化体育精神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比较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至少应该包括体育运动成绩、体育知识掌握成绩、身体健康成绩、心理健康成绩、体育精神领会与实践成绩等方面, 且在这些考评指标中建议增大体育精神的比重[4]。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体育成绩评定时,改变过去仅以竞技成绩作为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果的评 价体系,强调过程考核、强调态度考核,从学生自身的 纵向发展、进步情况等各方面来整体衡量学生的学习 成果。通过综合考评,强化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与习惯 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尤其是体育精神的培养是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体育教 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认真贯彻实施,使之成为提升 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