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何謂“無我”?慈悲心、包容心、勿喜心,是大境界

一切人類思想,包括宗教和哲學,都是以“我”為起點,來描述對世界的認識。不管對“我”是什麼態度,無我非我,唯我崇我,我,始終是衡量世界的尺度,是定位萬物的座標。

但中國的宗教和哲學向來是崇尚無我。子曰毋我,莊尚非己,佛言無我,儒道釋對“我”的看法,雖然角度和程度有差別,但總體上都不主張執著於“我”。聖人無我,大抵上是共同價值。但何謂無我呢?踢開門戶的識障,也撣掉歷史的浮塵,所謂無我,就是拋卻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定式,設法以萬物、以眾生、以TA為視角來看待、對待這個世界。所謂“聖人無恆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就是這個意思。聖人以百姓之眼看世界,以百姓之耳聽世界,以百姓之鼻聞世界,以百姓之口言世界,以百姓之感想世界,以百姓之我為我,百姓就是我。這個百姓,推而廣之就是眾生,就是萬物,我即眾生,萬物即我。這是聖人的境界。

看起來,聖人的境界只是一個換位思考的問題,但卻是一個知易行難的哲學命題。何謂以百姓之眼耳鼻口感為自己之眼耳鼻口感?什麼是以百姓之我為我?百姓數以億計,一億個人就有一億個哈姆雷特,一億張嘴就有一億個聲音,世界因人不同,看法因人而異,聖人如何調和鼎鼐、燮理陰陽,如何化眾生異為眾生和、並萬我成一我?如何做到真無我、正無我?這應該包括三個意思,一個是慈悲,一個是包容,一個是勿喜。

所謂慈悲,就是要有悲天憫人的心懷。在這次疫情中,特別是在武漢封城時,就是要秉持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心,堅定不移地落實“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尤其要想到鰥寡孤獨、一老一小,不讓任何一個人能救而未救,把每一個病人視同自己家人,不管他是98歲還是28歲,不管花多少錢,也不管用多少人力,都要一體施救。當然,如果確實救不了,那也只能接受人在自然面前的侷限,以節哀順變之心繼續投入救助之中。只有救不了,絕沒有不救,這就是慈悲。慈悲心是無我的基礎。

對待疫情中的一些怨言,一些憤激,當然要回應,該解釋就馬上解釋,該改正就立即改正,一時改正不了,也要努力改;暫時解釋不清,也要給老百姓一個好的態度,千方百計讓老百姓諒解、理解,可接受、能忍受,至於一些情緒性語言,就當做家人的口不擇言,氣頭上的話吧,不要計較,大可一笑置之,切不可大動肝火,也不理性起來,那就缺了包容之心,更談不上無我之境。實際上,事實會讓一些怨言和情緒冷靜下來,看看當初那些口舌之利,在如今境內外疫情形勢面前,是不是隻剩下口舌之利了?事實和時間最能說明一切,不強同,不排異,不憤怒,包容可以融化,包容就能和諧。包容心是無我的根本。

在取得抗疫階段性成績時,不鬆勁,不懈怠,不驕傲,是該有的態度,對別人的困難能幫就幫,當然要對之前幫助我們的人湧泉相報,即使對當初隔岸觀火者,也不要睚眥必報,畢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今日別人說不定就是明日自己,幫助別人也是在幫助自己,地球村的現實已經證明了這個道理。何況我們的成績也是付出慘痛代價、作出巨大犧牲取得的,沒有理由驕傲自滿。想想數千名罹難同胞,想想封城的一千多萬人,想想被打亂生活的14億人,再設想倘若一個家庭失去了親人,會是什麼態度?哀矜勿喜,是我們該有的態度,也是無我的要求。

聖人無我,一慈悲,二包容,三勿喜,固眾生之願,亦百姓之福。


疫情下,何謂“無我”?慈悲心、包容心、勿喜心,是大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