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挑釁,唯有不斷通過創新驅動引領國防科技騰飛


用創新驅動引領國防科技騰飛

文/ 高東廣

2020年1月10日,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技獎勵大會。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大會並向2019年度最高科技獎的同志頒發獎章和證書。應當說,這是國家的盛事,更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無比榮耀的時刻。李克強總理在代表黨中央和國務院發表的講話中,強調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踐表明,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進步都與科技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關,科學技術創新日益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而通過創新驅動提升國家綜合實力並在大國博弈中佔據先機之利,越來越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

通過創新驅動提升國防科技質量。軍委習近平主席深刻提出:“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些年,我國在經濟、國防、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裡的飛速發展,實證了這一科學論斷的真理性和科學性。人類文明實現的每一次飛躍,都與科技創新緊密相聯,科學技術創新日益成為社會進步的主要源動力和驅動力,通過創新驅動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拉動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發展的普遍選擇。許多智庫分析認為,主要軍事強國的科技研發經費佔比達到GDP的3%以上,而其科技進步貢獻率往往達到65%以上。各國為了在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都把創新驅動特別是自主創新放在國家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發達國家靠著其在科技上的自主創新、原始創新,也正是強勁的創新驅動使其長期佔據戰略前沿技術優勢,並進而實現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高度發達。發展中國家則由於在創新驅動上的被動,則長期陷入過度依賴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顯然,引進的所謂“先進技術”,往往是別人不太在意的低端技術,關鍵技術這些發達國家是不會輕易輸出的。發展中國家假如沒有系統創新、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不重視創新驅動。將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處於被動地位。這是知識時代經濟領域競爭的重要規律。國防科技領域更是如此。主要軍事強國高度重視國防戰略前沿技術創新與研發,特別是新興領域高新精尖技術,不斷優化創新體制,逐年加大經費投入,大量引進尖端人才,強化技術儲備,在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上不斷有新突破,這就確保了這些國家在軍事裝備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我國總體經濟實力已經穩居世界第二,國家各項指標在國際排名都在穩步提升。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要看到我們在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特別是在太空、深海、網絡等新興領域,原始創新、自主創新和綜合集成創新方面還有不少差距,這些從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質量。這就需要我們,切實轉變觀念,把國防科技創新作為引領裝備建設發展的第一動力,持之以恆,紮紮實實,謀求創新,銳意創新,通過創新驅動,提升國家國防科技整體水平。

通過創新驅動實現跨越發展。創新是一個國家進步的基石。不論是國家、民族,還是一家公司,甚至每個人,沒有創新就不會有大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前,我國科技領域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我國科技在視野格局、創新能力、資源配置、體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著諸多不適應的地方。”這一深刻論述,是我們克服短板弱項,全面提升國防科技研發質量的科學指南。我們要按照習主席重要論述的要求,以問題為導向,把握問題關節點,實施科學而精準突破。要切實努力在原始創新、自主創新和綜合集成創新上狠下功夫、下苦功夫。努力在一些基礎性、前沿性、戰略性新興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防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進一步科學統籌、優化資源配置,有效解決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方面的突出問題,加快國防科技領域創新步伐,持續穩步推進軍事創新,不斷提高軍事裝備自主創新能力。

國防科技領域重在自主創新。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水平,關鍵之關鍵就是要提高軍事尖端技術和主戰武器裝備的自主創新與研發能力,這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戰略基點。堅持原始創新、自主創新、綜合集成創新並與引進消化再創新相結合。要充分依靠我國自身的科研力量,實施通力合作,集智攻關,甚至於運用舉國體制強大優勢,研發具有我軍特色的“殺手鐧”和國之重器,以此全面推進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這是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的根本要義所在;與此同時,要大力提倡利用系統集成的理念和思路,項目建設的先進方法和路線,研發高新精尖的武器裝備,使武器裝備研發主要建立在我們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上,這是我們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的基本法則;對於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裝備,要通過消化、吸收、融會貫通和再創新再提高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完全轉化為我們自己的研發能力與創新能力。事實表明,提高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是大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提高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需要把握:一方面,要把高精尖科技人才資源作為第一戰略資源。要建立健全科技人才科學培養、合理使用機制,真正把人力作為戰鬥力,擴大國防科技人才隊伍,培養過硬創新人才方陣。深化科技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選人用人機制,營造風清氣正的選人用人環境,確保真正的創新人才能夠脫穎而出。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制度,有效抓住國防工業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新產業發展、重大工程建設等時機,利用重點學科、重點院所、重大專項,培養一大批國防科技創新人才。另一方面,要構建軍地結合的國防科技創新平臺。把國防科技創新融入到國家科學技術整體創新體系中,打造軍地一體的創新平臺,妥善處理好軍用技術創新與民用技術創新的關係,通過狠抓軍地科技創新體系融合,推進國防科技創新步伐,著力實現社會、經濟和軍事效益最大化。


面對美國挑釁,唯有不斷通過創新驅動引領國防科技騰飛

軍事戰略專家高東廣


國防科技領域重在關鍵技術創新。軍委習近平主席要求我們:“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新時代實施關鍵技術創新,至為關鍵與緊迫。中國特色新軍事變革風起雲湧、一浪高過一浪,我軍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複合建設與發展進入加速推進的重要時期。按照建設一流世界軍隊這一要求,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與提升、新質戰鬥力加快形成與完善,軍事理論、人才隊伍、組織形態、裝備技術都必須瞄準新一輪世界新軍事變革發展趨勢。當下,按照“軍委管戰、戰區主戰、軍種主建”這一總原則,已經取得重大成果,正在向著攻破最後一公里進發。當下,建立健全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系統、一體化聯合訓練系統和聯合保障系統、提高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推進主戰裝備體系跨越發展、構建新質作戰力量和保障力量等等,都離不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特別是新興領域關鍵技術的強大支撐。要紮實抓好大數據、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各個國家國情不同,國防經費總是有限的,我國國防科技較之西方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我們要堅持“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必須擺脫後發劣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彎道超車,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是註定要落後的。為此,一要清醒地正視差距。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國防科技領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但底子薄、起步晚,掌握戰略尖端技術或者說關鍵技術還不夠多,科技支撐能力有限,突破關鍵技術領域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對這一點我們不必迴避。統計表明,美、英、法、日等國關鍵技術對外依存度都在10%以內,多數僅為5%。而我國關鍵技術的對外依存度在40以上。國防科技領域關鍵技術對外依賴度越大,對國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是極為不利的。我國在國防科技新興領域諸如新材料、新技術、新能源,芯片技術、動力技術、生物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與發達國家相比也還有一定差距。馬克思說過:“只有技術獨立,才有經濟獨立,才有政治獨立。”我們必須在關鍵技術上主要的還是走獨立自主、自主研發的路線,這是我們在經濟往來、政治交往上取得主動的關鍵一環。二要在國防關鍵技術上選準突破口。集中力量,形成軍地通力合作,實施精準發力,聚力突破,通過創造局部優勢,帶動我國國防科技戰略前沿技術乃至國家整體科技水平的提高,這才是一條科學而正確的選擇。因此,必須在國防領域關鍵技術上求創新求突破。信息時代,在以諸軍兵種一體化聯合作戰為基本特徵的現代高技術戰爭條件下,先進的武器裝備系統與保障裝備系統有效地發揮好戰鬥力、保障力,都愈來愈依賴於關鍵技術之功。現代戰爭是系統與系統、體系與體系的綜合對抗,以一體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為主要特徵的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系統建設,已經成為現代武器裝備體系構建與發展的主流趨勢。毋庸置疑,越是高新技術武器裝備,越是要求質量可靠、系統配套、性能穩定、操作和維修便捷。因此,現代高新技術武器裝備體系的構建與創新發展,無疑對關鍵技術創新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嚴的要求與挑戰。比如,在日益複雜的武器裝備體系發展決策中,如何能夠做列知己知披;在海陸空天電一體化聯合作戰中,現役武器裝備系統如何能夠採用統一標準,實現互聯、互通、互操作;在以精確打擊為主要毀傷手段的信息化戰場上,作戰裝備如何能夠達到量值到準確統一;在高技術武器裝備系統統籌規劃建設中,如何能夠將先進的科技成果儘快轉化成為現實的戰鬥力;在武器裝備系統質量可靠性方面,如何能夠確保戰時頂用好用等,這些都需要關鍵技術保障。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關鍵技術創新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全面實施科技興軍戰略,堅持自主 創新戰略基點,依靠科技創新把我軍建設轉到創新驅動發展的軌道上來。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把科技創新這個強大引擎發動起來。”全面貫徹習近平主席這一重要思想,國防科技領域必須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必須面向部隊,努力為部隊提供更為先進、更為精尖的武器裝備,並作好信息和技術服務,不斷提高部隊熟練掌握新型武器裝備的手段與方法,並有效解決部隊在武器裝備運用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國防科技領域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必須注重實效,實施科學的有效監督管理,努力實現從主要重視解決技術資源有無的問題,向技術創新與全程監督並重、體系建設與機制建設並舉轉變,加大檢查督導力度,努力提高國防科技創新的整體層次和質量。


作者:高東廣 著名軍事戰略專家

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戰略研究所 研究員 博導 專業四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