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概率來看,哪些互聯網大廠適合創業的人比例更高?

從概率來看,哪些互聯網大廠適合創業的人比例更高?

大學畢業後選擇加入互聯網大廠,積累足夠經驗後再出來創業,這是一些互聯網從業者規劃的職業路徑。但從結果來看,並不是所有在大廠待過的人都適合創業,像宿華這樣從百度出來,後來做成快手的案例是極少數。

一個人離開公司出來創業,一般是完成了(階段性的)人脈 + 行業經驗雙重積累。如果碰到創投市場熱情,投身創業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大概有以下幾大驅動因素:

#1 時代驅動

這是最大的驅動因素。比如 2010-2012 年的移動互聯網創業熱潮,創始人大多有百度(2000)、騰訊(1998)、阿里巴巴(1999)、新浪(1998)、網易(1997)、搜狐(1998)等老牌互聯網大廠的從業經歷。比如網易系創業者裡,誕生了 YY(2005)、陌陌(2011)、春雨醫生(2011)、雪球(2010)、猿輔導(2012)、本來生活(2012)、紛享銷客(2011)等公司。括號內是這些公司的成立年份。搜狐、新浪更加是內容和視頻領域創業者的黃埔軍校。當碰上移動互聯網這樣的時代機遇,不論是大廠高管,還是創業公司骨幹,都會大量湧入進來。

#2 財務驅動

另一個因素,是隨著大廠 IPO 提供的股票套現機會,帶來更多創業者。2018 年美團點評、小米、拼多多等新巨頭 IPO;未來幾年字節跳動、滴滴出行、螞蟻金服、快手、車好多集團等新一代巨頭將迎來 IPO,可以預見也會產生新的批創業者。有意思的是,這一批公司,同樣是過去 2-3 年裡大量吸引最 TOP 年輕優秀人才的主力。

#3 產品驅動

對於產品驅動型的機會,產品創新型的創業公司骨幹也有優勢,或是以核心成員的身份加入到一個新的創業團隊中。比如曾經的豆瓣、豌豆莢;如今的字節跳動、快手、小紅書、知乎;不過在進入下半場之後,產品驅動的創業機會越來越少,門檻也越來越高。

#4 產業+技術融合驅動

產業互聯網 + 交易平臺的趨勢不可逆,互聯網完全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之中,這些各領域頭部的獨角獸公司,未來幾年內也會湧現一批創業者。比如汽車領域的車好多集團、車和家;房產領域的貝殼找房;餐飲領域的美菜、易酒批、美團點評;物流領域的滿幫集團…

總體來說,時代機遇、資本扶持、行業人才流動走向都是觀察創業者來源和生態的重要因素。

從概率來看,哪些互聯網大廠適合創業的人比例更高?

#1 疫情期間,創業公司和中小企業如何從錢、人、組織方面應對?

#2 前鮮生活集團 COO 應磊:分享這 7 條寶貴經驗給新手創業者

#3 企業協作服務創業 8 年,500 萬美元的經驗和教訓

加入社區

職人社是圍繞個人職業經歷和能力開展交流的實名社區,社區用戶來自國內外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及獨角獸公司,在這裡圍繞專業、職業和行業開展討論,而不是其它。

如果你也樂於分享交流,歡迎點擊這裡快速註冊,30 秒加入社區。若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請隨時聯繫我們,微信號: ZhirenOps。

從概率來看,哪些互聯網大廠適合創業的人比例更高?
從概率來看,哪些互聯網大廠適合創業的人比例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