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盤隔夜下跌,週四A股低開,但盤面展現出了一些韌性,多數個股收復了失地。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31%至2819.94點,深證綜指漲0.48%至1744.39點。中小板綜指漲0.45%,創業板綜指漲1.35%。權重股大多表現平平,僅個別券商股有些表現。非權重股表現略好,其中數字貨幣、區塊鏈、國產軟件等漲幅領先。週四北上資金淨流入57億元,與前一天相差不大。
滬指今日分時圖
隔夜美股跌了2%以上,對A股多少會有些壓制,但壓制程度較有限。美國疫情數據出現些反覆,最近一天美國新增確診病例數達40768例,創出了新高,這對多頭心態肯定有些影響。之前我曾懷疑已經見頂,可沒想到紀錄又被刷新了。
近期美國一些地區加大了檢測力度,其目的之一是讓查出“已產生抗體的人”可以放心地復工。這樣的檢查雖然能查出帶抗體的人,但同時也會查出更多的新增病例。加大檢測本身是好事,不可能是壞事,但市場本能上易將疫情數據創新高看成利空,所以不僅隔夜美股下跌,週四亞太地區的多數股市也是下跌的。
回顧一下本週A股表現,我發現A股雖然也會對美股漲跌做出反應,但並不完全同步,許多時候是有背離的。如果再進一步細緻觀察,不難發現A股對我們自已的疫情情況及前景更為在意。以週二A股大漲為例,當時消息面上有“兩種新冠滅活疫苗投入試驗”的消息,所以當天A股盤面是十分活躍的,與週一的低迷判若兩人。
我們疫情防控相當出色,但也只是沒有太多的“近憂”,但“遠慮”卻始終揮之不去。我們防疫是很成功,可代價也是相當大的,比如國際航班大幅縮減,比如我們邊境進行了無差別的檢測與隔離。這些措施雖然很有效,可成本不低,長久來看,這麼幹下去可能會拖累經濟。
圖片來源:攝圖網
防疫與恢復經濟天然會存在矛盾,這應該是投資者的一大心病了,能調和兩者矛盾的也只有疫苗。疫苗也許至少得等上一年,看上去似乎有些“遙遙無期”,市場中很少有人能有那麼久的耐性,所以這種情況下股市一般就很難大漲。
投資者有些“遠憂”無可厚非,只是我覺得如果過度憂慮就沒必要了。投資者別忘了我們已經挺過最艱難的冬天,這其實已經贏了一大半。
再過段時間就到暑期了,疫情或有機會暫時消停些,而這應有利於經濟秩序進一步恢復。來年冬天遠在大半年之後,這半年的時間不一定夠我們研發出疫苗,但半年之後再來看疫苗或許就沒有現在這種“遙遙無期”的感覺了。股市表現與預期息息相關,只要預期有所轉好,股市就算不能上漲,那至少底部也能有所抬高。
明日我國有大量3月份經濟指標公佈,這些數據包括GDP、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零售等。投資者可重點觀察一下固定資產投資及零售,因前者大致上能看出復工情況,後者大致上能看出內需能否抵消外需的下滑。
假如數據不好,投資者不必拋售股票,因接下來是週末,完全不排除會有經濟對沖政策出臺的可能。順便說下,下週一新的LPR利率會公佈,個人感覺這個利率與經濟數據肯定也會有所關聯。
現在已進入了報表最密集時段,但好在業績預報應已結束,所以部分公司的業績風險其實已經減少,特別是業績預告規則更嚴厲的創業板、中小板公司。所以我覺得現階段投資者可以增加中小、創、科創板公司操作。
還有,對一些外需型公司或許也可前瞻性地進行佈局,不宜靜態地看待“外需凍結”這一現狀,因為歐美疫情總歸是會過去的,且大概率並不會太久。
(鄭步春)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截至4月16日18:56,新冠肺炎確診83798例,死亡3352例。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