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陝協作結碩果 決勝脫貧奔小康

寧商外貿服飾產業園瑪威爾琦外貿服飾熱火朝天趕製著今年首批外貿訂單,高淳柞水共建千畝無性系茶葉種植示範園栽種新茶苗吐露出嫩綠的新芽,柞水縣人民醫院眼科門診更是吸引周邊地區患者絡繹不絕上門就診……

這一項項成績的取得,都凝聚著高淳柞水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的心血汗水,都見證著雙方為此邁出的堅實足跡。2017年以來,高淳柞水兩地積極響應東西部扶貧協作號召,按照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原則,以產業為支撐,以項目為載體,積極創新扶貧協作模式,穩步推進產業合作、人才支援、助醫助學、社會幫扶等工作,圓滿完成各項協作任務,柞水縣蘇陝扶貧協作成效考核連續三年位居全省前列,2019年順利實現整縣摘帽。

發揮頭雁效應 堅持示範引領

大雁群飛頭雁領。為有力推動蘇陝扶貧協作工作走向深入,兩區縣黨政主要領導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互訪交流、帶頭一線調研,推動編制《高淳區—柞水縣“十三五”結對幫扶規劃》,督促建立縣鎮村、黨政企多層次、多領域協作機制,蘇陝扶貧協作工作有了方向,更有了保障。

“要進一步加大高柞兩地在產業發展、企業互動、醫療幫助、勞務輸出、人才培訓和土地指標轉移等方面的合作力度,聚焦公共服務和民生項目,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久久為功,不斷把蘇陝扶貧協作工作向縱深推進。”高淳區委書記吳勇強在柞水調研扶貧協作工作時說。三年來,兩地精誠合作,攜手並進,同心唱響“協作之曲”,累計召開聯席會議6次,黨政企各層面累計學習交流168批1240人次,簽訂協作協議46份,投入統籌外援助資金1000萬元,先後援助柞水實施了千畝無性系茶葉種植示範園、深度貧困村衛生室、飲水工程、村級道路橋樑等項目建設。高淳區固城街道等7個鎮辦和磚牆鎮永成社區等24個村(社區)與柞水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在商洛市率先實現深度貧困村結對幫扶全覆蓋。

做強主導產業 夯實發展根基

整整齊齊已長出黑木耳的菌包,密密麻麻排在田間地頭,幾位戴著草帽的農民正在田間忙著澆水鋤草……這幅自然生態與現代元素融為一體的靚麗風景,正是蘇陝協作項目柞水木耳金米產業園的現實寫照。該項目通過“支部+三變+集體經濟”和“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已發展為集科研、生產、栽植、加工、營銷於一體的木耳全產業鏈示範項目,項目建成以來為周邊群眾提供就業崗位700餘個,示範帶動周邊250戶貧困戶實現年戶均收入1萬元以上。

為了支持全縣木耳產業發展壯大,高淳駐柞水聯絡組主動和江蘇南京企業對接聯繫,引進菌包生產設備和先進菌包製作技術,在菌種選育、高效栽培、菌棚建造、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撐,有力保障了木耳的產量和質量。同時,高柞兩地充分發揮蘇陝協作資金撬動作用,累計投入蘇陝協作資金5310萬元,助力柞水實施“1153”工程(發展木耳栽植1萬畝1億袋、年產量5000噸、實現木耳產業產值3億元),先後謀劃實施金盆、窯鎮、金鳳等5個木耳菌包生產企業和一批社區工廠,帶動全縣42個村建立吊袋和地栽村級扶貧木耳基地,把全縣60%以上貧困戶都鑲嵌到木耳產業鏈中,直接帶動9509名貧困人口增收。

三年來,高柞兩地累計爭取蘇陝協作項目資金7841萬元,實施協作項目52個,拉動投資5.94億元,帶動19756人次貧困人口增收。

實施外引內培 提升造血能力

“原來我跟父母一直住在溝裡,父親半身不遂,母親高位截癱,因為要照顧父母無法外出務工,家裡一點經濟來源都沒有,但是需要花錢的地方卻很多。”汪森說,“2018年,通過移民搬遷,我家搬到黃金移民小區,政府為了解決我們的就業問題,去年在移民小區邊上開辦了社區工廠,現在我就在廠裡的熨燙車間上班,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還可以照顧父母,經濟上寬鬆多了。”每每說到這裡,汪森總有一種溢於言表的興奮。

汪森所在的商洛瑪威爾琦服裝有限公司是2019年高淳駐柞水聯絡組會同柞水縣經貿局,通過蘇陝協作渠道招商引進的陝西首個外貿社區工廠項目,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達效,目前已帶動60餘名周邊人口實現就業,其中貧困人口近20人,人均月收入達3000元以上,2020年預計可帶動100至150名搬遷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就業,為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外部巧借力、內部深挖潛,在全力抓招商引資的同時,高淳駐柞水聯絡組組長楊宏玉在如何挖掘柞水資源稟賦,變資源為資產上做起了文章。柞水是商洛市唯一沒有種植茶葉的縣,為了終結這一歷史,開創新的起點,他帶領支農專家趙福榮等跑遍柞水50餘個村。在反覆調研論證後,決定引入龍井43號、金萱等耐寒耐旱優種茶苗,並將氣候、土質適宜茶樹生長的杏坪鎮定為茶葉試種區。

高淳柞水千畝無性系茶葉種植示範園項目採取“飛地模式”,通過利益聯結機制,為柞水縣24個深度貧困村137戶424名貧困人口實現增收和就地就近就業提供了平臺,可解決周邊100餘名村民的就業問題。尤其是隨著高淳鎮村結對援助資金持續注入,2019年底杏坪鎮張氏溝、石家山一期300畝茶園已初現規模,二期400畝茶苗擴種工作正在推進,一副荒山變茶園、舊貌換新顏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搭建銷售平臺 助力消費扶貧

“柞水木耳味道鮮美、個大肉厚、泡發率高。”這是南京市民李女士對柞水木耳的評價。在南京商洛共同舉辦的“最受南京市民歡迎的商洛農產品”招標活動上,柞水木耳被授予“最受南京市民歡迎的商洛農產品”。

柞水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為食用菌、中藥材等提供了絕佳的生長環境。2018年柞水木耳入選國家品牌計劃,成為“網紅”產品,為了把小木耳做成大產業,高淳駐柞水聯絡組充分運用南京、高淳網絡平臺和營銷優勢,會同兩地工商聯、供銷社、扶貧局等部門,探索“企業+基地+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的合作模式,加快推進以木耳銷售為主的農特產品旗艦實體店和網絡銷售平臺建設,先後在南京、高淳新建柞水木耳土特產品南京眾彩物流、固城湖農特產品等旗艦實體店4家,促成南京固城湖電商、南京誠加信等公司與柞水分別建立線上線下合作關係,截止2019年底,柞水木耳累計在江蘇南京市場銷售60噸453萬元,其中線上銷售達200多萬元。同時,高淳駐柞水聯絡組積極推動柞水中藥入寧,先後促成柞水“盤龍七”等系列道地中藥材列入江蘇省醫藥採購目錄,南京紅太陽集團和柞水盤龍藥業簽訂銷售協議,累計銷往江蘇地區柞水中草藥、木耳等特色產品價值12941.74萬元,其中銷往南京2175.77萬元。

聚集人才資源 強化智力支撐

“醫生,恩人啊!您是我這輩子看清的第一個人,我終於可以看到我的家人了,太感謝您了!”身患眼疾的胡世蘭激動得緊緊握住了楊建的手。40多年來,她從未看清楚丈夫和孩子模樣,正是在援柞人才楊建醫生的精心治療下才重獲光明。

為補齊柞水醫療、教育等方面的人才短板,高淳累計派出像楊建醫生這樣的專業技術人才36名,僅2019年高淳援柞支醫人員就在柞舉辦培訓班8期,培訓759人次,引進眼科、內科、外科新技術30項,其中楊建主任醫師開設的眼科專業,不僅填補了柞水醫療衛生多項技術空白,有效緩解了柞水眼科患者就醫難問題,同時也吸引了周邊縣區患者來柞就醫。高柞兩地中醫院協作參與的科研課題《基於“炎症因子”干預探討龍杞方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項目,成為江蘇省首個列入中醫藥科技發展計劃並立項實施的跨地區科研項目。柞水也先後選派黨政幹部6名、專業技術人員102名赴高淳區掛職交流。

深化勞務協作,拓寬增收渠道

幫助貧困群眾穩定就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脫貧途徑。高柞兩地堅持將“送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一手抓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一手抓企業項目招引,全力幫助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

在“送出去”方面,通過完善勞務協作機制,搭建勞務協作平臺,建設勞務輸出基地,舉辦蘇陝勞務協作招聘會和定崗、定向、定單培訓等方式,將有就業能力和務工意願的貧困人口送往江蘇等東部地區務工增收,三年來累計舉辦蘇陝協作勞務招聘會33場次,組織江蘇40多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7200多個,舉辦就業創業培訓6期221人,向江蘇輸出貧困勞動力273人,到其他地方就業313人,有力促進了轉移就業工作。

在“請進來”方面,廣泛動員、積極對接有實力、有需求的江蘇企業來柞興廠辦企,幫助貧困群眾實現 “一人進廠、全家脫貧,當年進廠、當年脫貧,穩定就業、穩定脫貧”目標。同時,邀請南京市創業講師為柞水中小企業負責人實地授課,解決當地企業發展問題。截至目前,通過蘇陝協作渠道引入或扶持社區工廠項目9個,幫助柞水2000餘名貧困人口實現了就近就地就業。

凝聚社會合力,共書扶貧篇章

習總書記指出“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如此一項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少不了方方面面協同作戰、合力攻堅,只有打出“組合拳”,才能啃下“硬骨頭”。

扶貧協作開展以來,高淳柞水兩地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民企幫扶、社會參與”的思路,積極引導和動員社會各界參與脫貧攻堅工作。高淳駐柞水聯絡組主動衝鋒在前,積極擔當作為,先後爭取愛心企業和社會組織累計捐贈醫療設備、圖書、衣物等物資價值2108.69萬元,其中為柞水建檔立卡貧困戶、五保戶、低保戶等弱勢群體捐贈衣物價值411萬,幫助柞水縣20所學校建立愛心圖書室,改造貧困村小學2所,爭取江蘇瑞華基金會300萬元扶持基金對貧困家庭高中學生實施分階段教育補貼,向柞水縣醫院援助醫療器械11臺總價值150萬元.....捐贈捐獻的款物和項目直接或間接受益貧困對象近萬人,柞水縣爭取蘇陝扶貧協作社會幫扶物資數量連續多年名列全省前茅。

兩地同舟共濟 共克疫情時艱

今年3月,蘇陝協作工作隊副領隊肖延川在柞水調研復工復產工作時指出:“駐柞水聯絡組要會同縣各相關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持續加速推進扶貧項目、扶貧車間復工復產,絕不能因為疫情影響貧困人口脫貧步伐。”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高淳駐柞水聯絡組組長楊宏玉一方面主動爭取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捐贈30萬元,為柞水購買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資,一方面深入一線幫助企業、項目協調建設用地規劃調整、道路設施入庫立項、產業項目資金扶持、企業用工招工、後續發展技術支撐等實際問題,全力推動48個蘇陝協作產業項目實現全面復工復產。

高淳支醫人員主動作為,通過開設網絡課堂形式,對《新型冠狀病毒標本採集》等相關知識開展學習培訓,參與指導柞水縣人民醫院成立新型冠狀病毒危重症搶救組,協助縣人民醫院制定婦產科應急預案和新冠狀病毒感染孕產婦轉診機制,開通孕產婦疫情線上諮詢服務群,並與柞水中醫院共同研究推進中藥方預防新冠肺炎工作。

為有效降低疫情對貧困人口就業增收影響,高柞兩地密切協作、攜手聯動,大力開展線上招聘暨“點對點”輸送農民工返崗復工行動,開展線上招聘活動31場次,發佈崗位信息28330個,線上訪問量9600餘人,達成就業意向230人,實現轉移就業105人,其中赴江蘇就業57人,貧困人口12人。通過“專人、專車、專廠、專線”有組織輸送返崗農民工57車次1088人,送往江蘇務工6車次120人,其中貧困人口38人,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

隨著東西部扶貧協作與經濟合作的深入推進,高淳與柞水接觸越來越多、距離越來越近、感情也越來越深,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面對柞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關鍵之年,高柞兩地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問題、目標和結果導向,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拓寬合作領域,加深交流合作,強化攻堅責任,持續提質增效,全力以赴交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優異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