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公司、巨頭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國內能否產生C2C教育大公司

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時間週期,能成事的效率是不同的。比如技術上的基礎設施,PC時代互聯網普及,電商成為可能,移動互聯網時代無現金支付成為可能,4G乃至5G的普及,遊戲、電商直播低延時、觀眾體驗度沒有低於不滿範圍,加上一些外部因素推動,爆發在年月之間。


在教育行業亦然,互聯網基礎設施越加成熟,消費者付費意願從線下到線上轉移,線上教育滲透率上升,線上教育市場正在增長。


以國內一級市場密集關注的2013年前後階段,k12、職場教育、素質教育等領域以直播、錄播訂閱,多種班級形態復現。


有一些模式躺坑成功,到達下一階段,以現在在線教育的數個頭部項目為標誌。有一些模式,當時風風火火,但無不最後崩塌。比如本次要探討的C2C教育平臺。當時國內在k12、職場教育、興趣愛好類,一批C2C教育平臺“乘風(口)而起”。初創公司、巨頭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


至今的結果,初創公司B輪之前被收歸大公司或者停滯不前,二是互聯網巨頭公司的虧損經營。但很有意思的,也是一個有待解答的問題是:在美國C2C在線教育公司,現在已經出現頭部公司Udemy。Udemy平臺有大量(有一定專業技能的)大眾在平臺生產視頻課程。今年E輪融資後估值20億美元,這個體量是在線教育一個亮眼的存在了。而國內正如上文所提,6、7年前有參與者陸續進入,但並沒有達成相似的體量,其中的差異是什麼,以及國內當下到底能不能出現對標的大公司呢。


解答這個問題,我認為有兩個維度是最重要的:


  • 第一是C2C教育平臺如何落地。它是由什麼構成的。在過去的結果上,美中兩國出現了差異,其中有哪些關鍵原因——以及當下國內是否發生變化。這個問題我會嘗試從平平臺商業模式和C2C的兩個C端成熟度拆解。


  • 第二是C2C的“C”端生產(此處是與專家、科班角色專業角色對比)視頻形態課程,到底能不能形成一個可行的消費產品。簡單來說,用戶到底會不會為此付費。這個維度,我會從消費者在不同場景視頻消費、以及在線學習媒介對比。


解答國內能否出現對標大公司的問題後,我們再來探討一下,如果能夠,它對國內而言可能性是什麼。


一、C2C教育平臺是如何落地的:它的平臺組成與運行機制


平臺組成是指平臺上有哪些產品、角色參與,運行機制是使產品、角色願意持續參與的規則。在一個C2C教育平臺,基本的三個角色是,平臺、課程創作者和消費者,平臺是發起方,後兩者主要是C端個人。


初創公司、巨頭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國內能否產生C2C教育大公司


平臺發起方為什麼能使兩個C端入駐平臺,花時間製作、花錢消費呢?


對於C端課程創作者,願意在平臺創作在於

  • 首先是平臺分成機制,製作課程,售賣可以獲得預期收入。
  • 如果平臺有大量的有效流量加持,預期潛在收益高,將激勵創作者持續產出符合平臺C端消費者期望的課程內容。
  • 使創作者得以創作的基礎設施,如果可以做到簡單易用,那更是創作者優選。


比如我們之前提到 Udemy Top5 課程的收入數據,範圍在57萬~470萬美元之間。這些“明星”頭部效應,為考慮是否進駐udemy平臺的講師,提供了高天花板的預期收入實例。


初創公司、巨頭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國內能否產生C2C教育大公司

來源:teachinguide.com


對於C端消費者,願意付費在於

  • 一個大量C端創作者生產課程的平臺,有豐富的學習課程可以選擇。
  • 有數量基礎,得益於平臺開放的用戶評價機制,消費者可以基於評價反饋做出購買選擇。
  • 流暢易用的學習平臺是優選。


對於平臺方,為什麼要發起這樣一個撮合平臺?

  • 平臺的收益(商業模式)在於獲得交易佣金。
  • 平臺圍繞消費者需求(課程品類、品質)做出相應機制、推動付費行為。
  • 結果是創作者賣出課程數量和收入越多,平臺潛在收入分成也越高。


這類C2C視頻課程平臺,平臺機制/規則是可以複製的。但是兩個C端參與者,在不同的消費社會/國家,是存在差異的、不容易複製的。因為平臺產品的生產,對創作者的能力基礎有要求。產品的付費,基於消費者對知識學習的需求。


什麼是對創作者的能力要求。比如基礎的教育和職業背景,大量在教育體系成長、在職場磨練過的C端,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儲備。以教育水平為例,美國上世紀90年代,約有20%左右國民接受過本科教育,在中國95後一代能達到這個比例。不是說要達到這個階段才可以講課、傳授技能和知識,而是說相對普及的教育體系以及其他豐富的教育場景,支撐起了大量創作者知識儲備的基礎。


與之相對的是,在美國90s、00s以及10s都分別誕生了一個有由大眾C端生產課程、知識材料的在線學習大公司。在中國,現在已經有各類綜合的、甚至休閒娛樂平臺,有學習型創作者的參與,比如B站,它驗證了國內大量C端創作學習內容,在國內已經越來越具備可能性。


如何理解消費者對知識學習有需求。一可以從消費動機:對個人技能增長硬技能、認知、其他軟素養能力的提升有需求,二是消費習慣,無論是課外學科培訓,還是職場上的持續學習、“終身成長”付費習慣。國內各類知識付費產品得以運行,佐證了消費者需求(以及他們付費能力支撐起的商業化公司可能)的存在。


二、C端生產的教育視頻,能不能支撐起一家大公司


C2C教育視頻平臺落地,商業機制可以複製,兩個C端在不同國家/消費社會存在差異、難以複製。後者在國內正在發生正向的變化,這意味著:相應的平臺運行機制與參與者角色,在國內越來越具備可能性。


下一問題是,更具體的課程產品層面。C端創作者生產的視頻形態產品,能夠支撐起商業化平臺運營嗎。在教育行業這個答案又如何。


1. C2C視頻場景:從泛休閒文娛,到教育垂類視頻網站


初創公司、巨頭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國內能否產生C2C教育大公司

備註:C2C模式在教育行業,對應的生產者是大眾專家C端,創作形式是上圖PUGC


首先看C端生產的視頻產品。在美國,休閒文娛領域,更早之前由專業、專家生產的視頻平臺比如1997年的Netflix(影視訂閱平臺),有大量受眾。後來2005年出現了YouTube,大量C端生產休閒文娛以及泛領域的視頻內容。這是視頻內容創作者從專家、專業層面,往大眾層面的一次轉移(下沉)。


在國內,與Netflix相似專家生產影視視頻內容的有愛奇藝,後來在B站(除了專業版權的影視動漫),大眾生產視頻內容的能力(與熱情)得到釋放,大量C端個人用戶生產視頻。


再後來,是C端消費視頻的場景轉移,從休閒文娛,到教育。這個轉移發生在美國消費群體了,比如上面我們提到的Udemy,它成立於2010年,由大量C端消費者生產。這裡說明一下,教育行業C端產出課程的創作者,需要一定專業技能,因此從課程、內容生產角度,C2C模式,創作者是大眾用戶裡的專家,生產模式是PUGC。


PUGC形式產出的視頻課程,在消費者中接受度越來越高,這在一級市場也得到反饋:更早之前成立的Lynda.com,在2013年完成第一輪1億美元融資,它是最早的PUGC課程視頻網站。C端大眾專家可以申請在平臺開課,另一個C端用戶付費訂閱課程。


總的來看,C2C模式下,視頻形態產品從休閒文娛,到教育類場景是可以轉移的,在美國消費環境是得到了驗證。儘管後者在國內暫時沒有相應平臺。


2. 在線學習媒介:從書面材料,到視頻形態


初創公司、巨頭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國內能否產生C2C教育大公司


在結果實現上,C端生產的視頻產品,在美國完成了從休閒文娛到教育場景的過渡。而在國內暫時停留在休閒文娛場景。那麼其中的差異是什麼呢?答案可以從學習媒介的消費習慣形成過程來看。


在美國,不僅是視頻形態的教育產品,學科書面材料,從商業結果來看也支撐起了亮眼的大公司。比如PGC形式的Chegg(市值90億美元),這個在線平臺有很多專業教科書,學生可以訂閱租賃、線上使用。後來從專家下沉到大眾專家PUGC,Course Hero,在這個平臺,(除了專業教科書)書面資料生產者,是某一學科乃至是對某一個題目能給出答案的學生C端,他們可以上傳學習資料分享到平臺。想查看資料、但沒有上傳資料的學生,付費訂閱。


美國消費者,從為C端生產的學習資料付費,到C端生產的視頻課程付費,這個消費過渡,顯然比國內消費者一下子為C端生產的視頻課程付費要從容。


但國內的優勢在於,Z時代及往後一代的成長,伴隨著在線知識版權付費(泛知識閱讀、音樂、電影、音頻訂閱)、伴隨著大量的課外培訓付費(國內形成了全球最大的K12教培市場)。還有“明星偶像”去中心化、C端個體IP(大眾專家)崛起——比如B站、抖音上關注的數萬粉絲個體學習型IP,C端消費者願意為個人IP付費、打賞。這些因素,將推動國內C端生產視頻從休閒娛樂,到教育場景的轉移,支撐起C2C視頻模式平臺型公司的可能性。


三、國內視頻媒介的C2C教育平臺可以怎樣做


1. 相對成熟的商業模式如何做


看完平臺運行機制與產品形態可行性,再來看可借鑑的商業模式:到底C2C視頻平臺如何盈利。


在休閒娛樂視頻場景。以往專業創作者生產視頻(比如影視、賽事)的平臺,按照用戶訂閱、點播付費獲得收入為主。比如netflix,它主要的營收來自影視訂閱費(及增值服務),1.67億會員、接近200億美元營收,貢獻總收入99%。國內的專業生產內容(及購買版權的)愛奇藝,去年41億美元收入中,約50%收入來自會員費,29%來自在線廣告服務。


到了C端生產視頻的平臺,則以流量廣告為主要盈利模式。比如文娛休閒領域的YouTube,它早期收入來自廣告,與C端創作者按一定規則分成廣告收入。


初創公司、巨頭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國內能否產生C2C教育大公司

來源:知乎@漂浮的兔子洞 JadeCheung


儘管後來Youtube引入了音樂、影視頻道,增加訂閱付費收入類目。但根據Google2019年財報數據,Youtube主要貢獻仍是廣告,達151億美元。


在教育類視頻場景。專業創作者(比如Udacity、Coursera)生產視頻的平臺,以課程收入為主,對應類似休閒文娛場景的付費訂閱或點播。而大眾C端生產課程視頻的,以Udemy為例,主要營收仍來自課程收入(分成) ,與休閒娛樂場景的廣告模式不同。


為什麼教育場景的C2C視頻平臺模式,與休閒文娛類存在差異,沒有和後者一樣採用廣告營收模式呢?


  • 首先是Udemy教育網站定位,優先將流量服務於平臺課程,類比可以理解為“廣告主”是課程創作者。
  • 從分成機制來看,Udemy自然流量銷售C端創作者課程,分成達50%,這比YouTube早期廣告(25~30%)分成比例更高了。
  • 再者,即便Udemy在教育垂類網站排名前三,但Udemy網站獨立訪問量僅為休閒文娛類YouTube的1/68(2020.4-2020.6),相對有限的平臺流量,最大化服務於平臺課程視頻,仍是最優的收入模式。


初創公司、巨頭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國內能否產生C2C教育大公司

Udemy網站獨立訪問量2470萬,YouTube為16.87億,前者僅為後者1/68(2020.4-2020.6)


2. 有待探索的方向:誰是下一代賽道參與者


釐清現有的成熟C2C視頻平臺運行機制、商業模式,最後回到開始的問題,國內有哪些機會與方向可以探索:


這裡提及我看到的兩種形態可能性。一是C端大眾專家(PUGC)在泛視頻社區平臺,作為一個獨立類目。二是垂直獨立的C2C教育視頻平臺。


在第一個可能中,以B站為例。B站平臺有豐富泛領域的UGC+(通過激勵機制逐漸增加的)PUGC視頻。2019年B站除了53%、24%的收入來自手機遊戲、直播與增值服務,其他的收入包括12%來自廣告、11%來自電商。其中,廣告收入,與上文提到的C2C休閒文娛視頻場景YouTube類收入模式是相通的。電商收入的邏輯(比如與淘寶打通,在up主頁面賣商品,佣金由up主與B站分成),可以延伸到視頻課程場景,與課程創作者分成課程收益。


事實上,B站已經開設的課堂區,從目前來看,這個課堂區,更多以平臺監製+邀請外部C端講師產出課程 。這種課程創作的形態,比起Udemy,對C端創作者有更高的門檻,模式與上文提及的Lynda.com更相似。


基於B站現有的大量多元水平的知識up主,未來能否承載一個開放的PUGC視頻課程區域,由大眾專家課程創作者,更接近Udemy平臺機制,我認為起碼是值得期待(與嘗試)的。原因包括在B站,生產端,已經有不少“大眾專家”創作的課程視頻,在消費端更是形成了國內來看相對良好的付費(“打賞”)行為習慣與社區氛圍。B站課堂區走Udemy平臺機制,只需補上相對有效流量分發和對課程生產者的激勵規則。


初創公司、巨頭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國內能否產生C2C教育大公司

目前B站已經開設了專門的課堂區


另一種可能是垂直的C2C課程視頻平臺參與者。這類參與者,如上文已提,得益於國內當下C2C的兩個C端越加成熟,借鑑被驗證的平臺機制與商業模式,具備重新探索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