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说|那段被惠泉酒尘封的往事

芳官道:“藕官蕊官都不上去,单我在那里,也不好。我也吃不惯那个面条子,早起也没好生吃。才刚饿了,我已告诉了柳婶子,先给我做一碗汤,盛半碗粳米饭,送到我这里,吃了就完事。若是晚上吃酒,不许叫人管着我,我要尽力吃够了才罢。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趁今儿我可是要开斋了。”


贾宝玉和姐妹们住进了大观园,贾政放了外任,王熙凤偏偏又病了。

大观园真正进入了无政府主义的狂欢,这种狂欢在宝玉生日达到了顶点——

红楼小说|那段被惠泉酒尘封的往事


白天,史湘云喝醉了四仰八叉躺在大庭广众之下。夜里,又呼朋唤友在怡红院开了酒局。

酒是琼浆玉液;

菜是玉盘珍馐;

行的是清雅高尚的酒令。

仿佛瑶池仙境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仙女。

却不知好酒好菜的钱,来自于对农庄佃户的剥削;来自于王熙凤辈的印子钱,或许还有枉法弄权的不义之财。

不知道,或者装作不知道。

红楼小说|那段被惠泉酒尘封的往事


大观园好像滤水器,经过沁芳闸流进来的雪花银,被洗去了污垢、血泪,干净了,大观园里的主子丫鬟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安心享用了。


红楼小说|那段被惠泉酒尘封的往事


得宠的丫鬟也得以登堂入席——比如芳官。

但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芳官在开宴前说的那句话——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

我却疑惑,在进戏班,学“劳什子”之前,芳官究竟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里?


红楼小说|那段被惠泉酒尘封的往事


惠泉酒产于江南无锡,是历史悠久的好酒。在清代更是成为皇室贡酒。据记载,1722年,曹家在江南织造任上,曾一次进贡40坛惠泉酒给雍正皇帝。这也可能是曹雪芹将惠泉酒写入《红楼梦》的原因。

日常喝得起“好”惠泉酒,可见芳官的原生家庭非富即贵,并非普通人家。而能允许幼小的女孩子喝“两三斤”酒,可见父母长辈对于芳官的宠爱依顺。芳官的童年时代很可能有一段无比幸福的回忆。

芳官到怡红院年纪尚小,学戏时更幼,家族在短短几年间败落,很有可能和后来的甄家、贾府一样,是犯了事被抄了家,女子发配乐籍。


红楼小说|那段被惠泉酒尘封的往事


宝玉只穿着大红绵纱小袄儿,下面绿绫弹墨夹裤,散着裤脚,系着一条汗巾,靠着一个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和芳官两个先划拳。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驼绒三色缎子拼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是水红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头上齐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粗辫,拖在脑后,右耳根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显得面如满月犹白,眼似秋水还清。引得众人笑说:“他两个倒像一对双生的弟兄。”


这一段极力描写宝玉与芳官好似“兄弟(妹)”。装束上的相像是一方面,可能还有气质上的相似。或许曾经, 芳官也有过和宝玉一样众星捧月的好日子。寿演上,她唱的一曲是【赏花时】,说的也是富贵荣华黄粱一梦的故事。


红楼小说|那段被惠泉酒尘封的往事

这样说来,芳官种种放肆的行为就更好理解了。芳官在戏班子里唱的是小旦,并非头牌。元妃省亲赏的也是龄官,没她什么事。可见她并非因为色艺双绝而恃才傲物。但是她的作为却比玉官、藕官、蕊官等姐妹张狂得多。她挑嘴、懒惰,一味贪玩、不会服侍,她掰碎馒头喂雀儿,包括本文一开头指使柳嫂子开小灶,与其说“恃宠而骄”,到更有些理所当然的味道。也许,还是当年千金小姐改不掉的臭毛病。


红楼小说|那段被惠泉酒尘封的往事


不过,即便宝玉再喜欢芳官,怡红院再宽容芳官,也没有人关心她的过往。香菱尚且有周瑞家的问一句:“家乡何处?家里还有什么人?”

从来没有人问芳官。仿佛她生下来就是戏子,是供人取乐的玩意儿。可以让宝玉随意改名,被众人戏称“野驴子”也只能选择微笑的玩意儿。

今日流落异乡,在寿宴上为人唱曲的芳官,是后日“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的史湘云、巧姐的预演;后来削发为尼的芳官和再再后来青灯黄卷的惜春,更是同一个人。这正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了。


那一晚,芳官喝得酩酊大醉。是惠泉酒熟悉的香味让她想起了遥远的、却始终忘不掉的童年吗?只有躲进醉梦里,才能忘记一切,才能再见到深爱自己的爹娘姐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