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一九五七念秋出土于山东曲阜县城东十公里书院公社陶洛村南。碑阳有界格,格距4.5厘米,刻字为典型的汉代隶书,字径四厘米。背阴也有界格,格距四厘米,字亦隶书,径3.6厘米,刻故吏、门生四列。

此碑阳阴两面书风一致,当出自一人之手。用笔以圆为主,时兼方笔,例如“大”字、“石”字的横笔,皆是有意的突出方的效果。从全部存字来看,不论用笔是方是圆,都能达到非常精熟的地步。这些字中,几乎没有一笔写得草率的笔画,即便是一些很微笑的地方,也都把握好用笔的节奏,收到恰到好处的效果。(摘自《书法》杂志)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陶洛残碑》的线条略细,有些像《张景碑》,然细却不觉得其笔单力薄。笔画变化较《张景碑》要大得多,与《礼器碑》相似处更多。例如波笔和挑笔,粗细、方圆、伸缩,绝没有单调和雷同的感觉。取势也一任自然,收则极力的收,放则尽情的放,隶书的线条美,在这里得以充分的发挥和表现。《陶洛残碑》的结体尤其活泼,从整体上看,它是以方正为基准的,初看给人一种安详、平静的体势,其实仔细品之,便感觉到它外静内动,平正中却充满了奇气。总之,《陶洛残碑》的书风,清超而遒劲,庄重而典雅,高古而又充满逸趣。(摘自《书法》杂志)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汉刻小集——《陶洛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