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創業板註冊制開始實施,“十八羅漢”的故事幾天能講完?


8月27日,本週最大的熱點是創業板註冊制實施,首批被譽為“18羅漢”的新股閃亮登場。在經歷了連續兩天大漲之後,昨天終於迎來了首次分化走勢。

8月24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儀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舉辦。這樣的場面是否似曾相識,想當初科創板成立之初,其場面異常熱鬧然而現狀如何?美國成熟、自由的股市市場和市場制度能夠真正在中國異花齊放?能否真正給當下低迷、嚴峻的經濟帶來一縷清風,起到保駕護航和刺激作用,有待進一步考證?

我國創業板註冊制開始實施,“十八羅漢”的故事幾天能講完?


被譽為“18羅漢”的創業板註冊制首批企業閃亮登場,分別是:維康藥業、金春股份、蒙泰高新、捷強裝備、海晨股份、天陽科技、回盛生物、歐陸通、康泰醫學、傑美特、聖元環保、安克創新、大宏立、南大環境、卡倍億、藍盾光電、美暢股份、鋒尚文化。18家企業合計募資總額達到200.66億元,其中有9家公司首發募資金額超過10億元。

外圍市場全面上揚,尤其是標普和納斯達克指數再度創出歷史新高,納斯達克指數高出11672.05點,收漲1.73%,但最終收漲1.73%。不僅僅是昨日中陰殺跌,同時也呈現出破位之勢,真的不該,尤其是管理層大力推動的金融改革註冊制是否也戛然而止?二板正式實行註冊制是否只有三天活躍?正如前兩年試行的股市熔斷制沒有幾天就因水土不服而不了了之。學習西方成熟的金融機制固然重要,但是歷史與國情的因素將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如何避免此次創業板註冊制的三天熱度,這不僅考驗政府,更是考驗著整個市場的成熟度。

實施註冊制是國家金融改革的一項重大決策,為支持實體經濟,高層可以說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能否通過此次註冊制落地實施真正開啟金融改革新篇章有待時間和歷史的驗證!俗話說,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這18只創業板註冊新股最大的意義從另一方面看是為後期更加優質的新股進行試水,更有一種英雄“出師未捷身先死”之壯舉!如果此時你並沒有因為過度興奮而加入到這波大軍中,或許也是一種明智之舉,沒有循序漸進的上揚,而是通過人為操作和一搏暴富之心的入市,形成虛幻的、短暫的牛市,那麼必將是大浪退潮後沙灘上一片狼藉。這樣想或許太過悲觀了一些,但是很多歷史的經驗都很有警示,歷史重現必有其道理。


我國創業板註冊制開始實施,“十八羅漢”的故事幾天能講完?

註冊制度的核心,是市場化發行與定價, IPO變得簡單快捷,一切市場說了算。而包括 IPO終止在內,也將成為歷史。登記制度下,“好公司”與“差公司”的分化將更為明顯,藍籌白馬股,越藍越白;而仙股將來也會越白越多,失血更多。新股發行將像下餃子一樣迅速,缺血將成為常態;大量的股票流動性將喪失,新股、殭屍股將大範圍出現。此外,在註冊制下,企業 IPO就像透明人,想混水摸魚,虛假披露上市,財務造假上市就會難上加難,像瑞幸那樣的造假者的好日子已經結束!但是一切市場說了算,那又有多少的人能夠真正辨別企業的好壞,當不明所以情況下跟風必將成為趨勢,真正有潛力的企業真的能得到公平對待嗎?

一項新舉措的出現,它必然是存在爭議的,要想讓其真正發揮它的價值,就要管好操縱它的人的思想和行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下的自由才是真正意義下的自由,慎獨、克己之下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

數據顯示,18只創業板註冊制新股首日成交總額230.03億元,佔滬深兩市總成交額的2.6%。從成交金額上看,創業板註冊制新股上市沒有對全市場流動性造成明顯衝擊,這符合此前市場人士普遍預期。

從換手率來看,18只新股平均換手率為61.79%,最高的為南大環境的108.71%、最低為回盛環保的47.58%。這一數字相較於科創板開市首日偏低,去年科創板首批上市公司換手率普遍在70%以上,部分公司甚至超過80%。

創業板註冊制的落地無疑是PE/VC機構2020年最為關注的事情,這將為PE/VC項目的退出提供更加便利與通暢的渠道。從科創板註冊制實施一年以來的經驗看,發行方面,科創板註冊制的發行審核流程相對交易所其他板塊首次公開募股(IPO)採用的核準制,效率大大提升。

我國創業板註冊制開始實施,“十八羅漢”的故事幾天能講完?

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表示,在核準制下,一個創投項目要實現IPO,核准到發行的平均等待時間短則兩年,長則3年到4年,許多企業因此錯失發展的黃金時期。而在註冊制下,企業上市週期大大縮短,大部分可控制在1年之內,這就大大縮短了創投項目的退出週期。

成也蕭何敗蕭何,以往上市是要經歷漫長的審批過程,雖然時間長但是經得住時間的沉澱和考驗,現在短平快的上市看似提高了效率,但是對於企業本身是否真的有益處?百年企業是要經歷多層波折,而現在快跑式上市,或許對於創投企業而言可以更快的套現,而但是對於企業而言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時間和企業管理能力的雙重考驗,所以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上市並不是代表企業成功的唯一途徑。

創業板十八羅漢瘋狂的造富效應和情緒,在存量博弈的情況下,已經形成了對滬深兩市的吸血現象。

投資者必須知道的幾個重要規則:

一、新增創業板個人投資者須滿足前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不低於10萬元,且具備24個月的A股交易經驗的門檻。

二、上市規則:虧損企業也可上市。

三、交易規則:漲跌幅擴大至20%

四、退市規則:市值低於5億也退市

五、新增ST規則:虧損一年可能就帶帽

註冊制實施後,小盤股的高溢價格局或將打破,市場估值逐步迴歸理性,投機的空間小了,市場也更為專業,散戶將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未來A股投資者的機構化,專業化是必然的歷史趨勢,不過,這仍然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小散們可以邊走邊看。

創業板註冊制的落地試行,確實標誌著政府正在將市場的權利還給市場,讓企業在市場中自己優勝劣汰,然而真正有潛質的企業是需要耐心等待的,在我們急需要提振經濟的同時,也需要給彼此多一分耐心,多一份深慮、多一份全局觀、多一份長久的視野,而不是隻關注一時的跌宕起伏。

#創業板#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創業板新股N康泰大漲603%##股市行情##經濟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